溺情羊先梦境 最后的鸟图腾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摄影人都对“羊先村”——这个锦鸡舞的发源地有一种魂牵梦萦的牵挂。传说中的羊先村地驻华南,这里无严寒,无酷暑!这片听起来和看起来都好似人间仙境的地方——就是丹寨县羊先村。苗族是这里避不开但又不会厌倦的话题。
  
  吃新节 芦笙吹响长裙舞
  
  每到“吃新节”,摄影人就要背上能带的各种摄影器材随时准备出发。在贵州省丹寨、雷山、台江等县,吃新节是苗族人一年中仅次于苗年的大节。俗话说:“牛歇谷雨马歇夏,人歇‘吃新’不要哇”。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吃新节”也许是唯一没有确定日期的节日。其时约在农历“小暑”到“大暑”之间,以早稻成熟为标志。因为各村水土、气候条件不尽一致,早稻成熟往往会相差一天或几天。所以即便在同一个乡里,各村的“吃新”也会有先有后。各个寨子的“吃新节”往往一个寨子接着一个寨子地连着过,时间跨度达几个月,一直到农历的年末。在丹寨地区,排调镇的羊先地区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鸡场天,而扬武乡的排倒莫地区则是在每年的农历9月第一个虎场天,这样一个县的寨子排下来,吃新节可以过二个多月,所以在这几个月,几乎天天都在过节,真是热闹非凡。
  吃新节当天,每走近一个苗族村寨,耳朵里就听到远处寨子里传来的阵阵芦笙,那是芦笙手们一声声的呼唤,催促村里的女孩子们集中到跳月场上。寨子里各家各户到处都能听到阵阵的鞭炮声,那是客人进家前所必须做的礼信,全村到处都呈现着热闹与祥和。丹寨县内的吃新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吃新节”意为“吃新米节”,就是在每年稻米快要成熟的10月份,人们就要到田里摘取一点新长成的稻米来煮吃,以庆贺当年的丰收在望。作为水稻耕作文化的一个传统祭祀日,“吃新节”以及与它相关的传说、仪式曾随着民族的交融,在我国南方各民族包括汉族中长期延续。日月穿梭,苍海桑田,绝大多数民族都已淡忘了这个神圣节日的今天,苗族,仍然执着地在吃新节杀鱼斗牛、跳月吹笙来庆祝。
  在过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新米和窖酒,姑娘和妇女们在精心准备着过节的盛装,小伙子们忙着修整芦笙,准备在节日里一展身手。到了吃新节那天,亲友们都挑着礼品,带着芦笙到亲戚的寨子来与亲朋好友们共度节日。节日当天,整个寨子非常热闹,斗牛、跳月是最有代表性的节目,男人们都在场子里关注斗牛的勇猛,而女人们则在跳月场上翩翩起舞,特别是未婚的姑娘们,身穿美丽的盛装,头戴漂亮的银饰,手持手帕随着芦笙曲调节拍翩翩起舞,尽力地展示自己的舞姿和衣服上的手绣工艺,小伙子们则卖力地吹奏动听的音乐,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整个舞要一直跳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才曲终人散。
  
  锦鸡舞 多彩舞蹈出深山、多彩生活在高原
  
  苗族锦鸡舞(下称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的麻鸟型短裙的苗族地区。这支苗族系远古鸟图腾部落的后裔,锦鸡舞是远古图腾潜移默化的演化物,只是将鸟和凤变得更具体、完善而美丽。锦鸡舞属芦笙乐舞,芦笙与舞蹈互为载体,在芦笙舞蹈中,刻意模仿锦鸡求偶中的步态、神态跳舞。
  在苗族的盛大节日:“吃新节”“祭祖”“苗年”都要跳锦鸡舞。村寨里的女性从小就学会跳锦鸡舞。各村寨的锦鸡舞虽各有特色,但基本上保持了锦鸡舞的原貌。锦鸡舞最初的功能与祭祖有关,在12年一祭的祭鼓活动全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锦鸡舞的曲目有着严格的定制,传递了苗族远古的信息。锦鸡舞在现实生活中为青年男女的爱情起着桥梁作用,在“吃新节”等大型民族活动中和“跳月”等活动中,让青年男女跳舞交心,以乐示爱。苗族锦鸡舞的表演内容有祭祖和文化娱乐两大内容。在祭祖活动中,要制木鼓,把祖先的神灵请到鼓里,然后用芦笙及芦笙舞(锦鸡舞)唤醒他们,即“唤鼓”或“醒鼓”,之后每一个祭祀环节,都要吹演芦笙舞,直到把祖灵请到原地安息,节日娱乐是锦鸡舞表演的最大内容,婚庆、迎客的礼仪等均可见锦鸡舞的真颜。
  锦鸡舞的表演形式常见的是集体舞,而且场面宏大,男吹芦笙在前,女性随后,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少则七八人,多的不限,并围成两三圈不等。近年来也有双人或四人舞在民间出现。演奏的都是锦鸡芦笙曲,内容也为模拟锦鸡斗架或讨花带。锦鸡舞的角色分芦笙演奏者和锦鸡扮演者,一般男性吹芦笙演奏,女性为锦鸡舞伴。芦笙与舞蹈互为载体,是苗族舞蹈不可或缺的工具,锦鸡舞的伴奏乐器——芦笙,苗语称:“更拉”,又称“四滴水”。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尾尾律动,回环复沓、优雅流畅,含情脉脉,细腻娓婉,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锦鸡舞在无数的传承创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曲调有近百种,而舞步更加独特。步、上肢、腰、手、膝等,都有自己的一招一式。它完全与其他芦笙舞有不同的风格。
  锦鸡苗族服饰(女装),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她们的银饰、绣裙、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高绾发髻,形如粽子,光滑圆润,高昂秀丽。裙长10~22厘米,所挂的彩带达20多条,前围帕短,绣上艳丽花色,后围帕素而长,系上十数条宽花带,垂至脚跟。盛装时,头戴银发簪,发鬓插锦鸡飞舞造型的银饰及银梳、银雀花等,上身穿3~5件短领对襟件短衣,最外一件有银扣装饰,戴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等,犹如一只美丽的锦鸡,靓丽迷人。
  
  TIPS
  
  交通攻略
  游客可乘车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或者黔南苗族布衣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两地都有通往丹寨县城的交通车(凯里市至丹寨80公里,乘车时间约2.5小时,票价26元。都匀市至丹寨60公里,乘车时间约1.5小时,票价16元),再从丹寨县城坐交通车到雅灰,(丹寨至雅灰70公里,乘车时间约3小时,票价:25元)。再从雅灰包车或搭车到羊先或麻鸟等过吃新节、跳锦鸡舞的村寨。
  自驾的朋友可以从贵阳驱车走贵新高速公路(全路段收费),向都匀方向到都匀下高速,沿321国道到达丹寨(全程60公里、油路)或(到麻江转凯麻高速)走凯里方向到下司收费站下高速,沿司辰公路前往丹寨(全程50公里、油路),再从丹寨县城驱车走排调、雅灰方向到雅灰(全程66公里,油路,但是典型的贵州山路,弯多路窄,车速不宜超30公里/时)。再从雅灰到羊先或麻乌等过吃新节、跳锦鸡舞的村寨(到各村寨都通公里,但路面不太好,泥石路)。
  
  特别提醒
  到丹寨县目前只有一条321国道可到达,但从2011年年中起县城就可与黔南苗族布衣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有高速公路相通(厦榕高速),到了苗族村寨,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吃新节中苗族村寨的热闹场景、苗族姑娘美丽的服饰、头饰,跳芦笙舞的场面,作为摄影人的你一定会兴奋得不得了。
其他文献
维生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始于18世纪,其最广泛的用途是缺乏症的治疗和预防,用量一般较小。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正分子医学的发展,维生素的用途愈来愈广,从感冒至精神疾患乃至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里,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图腾的来由  图腾一词最早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商人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图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腊、阿拉伯地区、以色列、日本及中国
怀孕妇女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有时难以识别,因为妊娠本身可以出现心动过速、怕热、情绪不稳定。此外,GOW认为妊娠妇女由于血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升高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合成
1988年用白瓷盆培育施氏鲟苗,成活率为26.55%.1989年用玻璃钢盆和室外水泥池两种方式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5.64%和13.3%.本文还讨论了影响施氏鲟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几个因素. In 19
一部壮丽的大地史诗,唱响海拔2000米的高原!一幅巨型的天然雕塑,展现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艺术珍品,是体现中华民族之魂的惊世杰作。这就是独领风
1967年12月2日晚,南非首都开普敦市发生一起重大的车祸,一位名叫杰丽慈的年轻妇女不幸丧命。当晚,市一家医院的心脏外科专家巴尔纳尔特医生立即将这位女性身中尚在跳动的、
FlexRay数据总线系统是宝马E70车总线系统的创新技术,该系统应用于垂直动态管理(VDM)系统控制单元和EDC卫星式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The FlexRay Data Bus System is an
电脑智能化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相结合以后,产生一项高新科技,那就是电脑农业技术。它的诞生,开拓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新道路,成为加速农业建设的一个催化剂。 After the com
以改革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董玉梅《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大中城市应重点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有条件的还应建设科技馆”。中央
灰白色的外墙镶嵌着别致的窗户,上面是红色半球型的拱顶,托起了一个巨大的银色六角星。清晨的阳光照射到六角星上会发出耀眼的银色光芒,每天下午的阳光投射到对面建筑物的玻璃上,反射到教堂上形成了一片迷离梦幻的光影。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漂亮又大气的欧式建筑,简洁却不失柔美,古老却不显破落。  这曾经是旅居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修建的犹太总会堂,也称犹太老教堂。现在的老教堂被改造成了一个咖啡厅和一个青年旅馆。走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