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及测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以来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制度运行以来存在基础养老金缺乏科学动态调整机制、待遇水平偏低、财政补贴机制不科学、待遇水平区域差距大等问题.因而基于乡村振兴的新视角来设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首先通过待遇调整模型依据三个参考因素计算出最优调节系数,继而分别得出三条“跟踪线”下养老金待遇的增长率,最后以某一年为基期,得到省市两级在三条“跟踪线”下的待遇测算值,通过与实际值比较,得出国家层面调节机制缓慢、省际调节机制区域发展不平衡、市级(省会城市)调节机制表现灵敏并且水平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分化的结论.可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国家基础养老金调节机制来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基础性生态文明理念与治国理政方略——尽管在不同时期采取了略微不同的表述方式或形式①,也是当代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指导性原则.
期刊
在人与动物关系问题上,当代西方左翼思想家阿甘本在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层面打开了独特的思考维度:不仅讨论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的“人类学机制”,勾勒出“人类学机制”的形而上学本真图像,而且结合着对“例外状态”的分析,将“赤裸生命”视为主权权力隐含的新政治主题,揭示了人与动物区分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并试图建构终止“人类学机制”的生命本体论,探寻摆脱主权权力悖论结构的人与动物关系的新模式.应当承认,阿甘本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形而上学-政治哲学解读,对于重新思考二者的关系问题及其政治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当然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开展了以宣传工作、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内教育为主要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始通过政权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得到高度重视,开启了运用专业化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了专业
在谈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问题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欧洲国家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和模式.应该说,这种联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据生态现代化概念的提出者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 ( Martin J?nicke ) 所说,他当初提出该概念时就受到了中国“四个现代化”战略表述的启发.在他看来,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差异并不构成相互借鉴的根本障碍.① 生态现代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荷兰学者阿瑟·摩尔 ( Arthur Mol ) 则认为,生态现代化首先是一种欧洲方案.当将其运用到中国时就会发现,中国和
期刊
林长制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政治推动、先期推进的河长制经验的借鉴参考、林草领域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构成了林长制从地方试点走向全国推广的制度逻辑.林长制同时遵循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效能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要实现“林长治”的改革目标,不仅需要构建系统高效的林长制治理体系,更要提升各级林长的“四个治理”能力,才能将林长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以往乡村旅游的研究侧重于对单一旅游资源的剖析或仅以人为行动主体进行分析,忽视了乡村旅游中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广义对称性视阈.因此,通过对陕西省乡村旅游的经验研究,在历时态变迁的对比下归纳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性困境,试图在行动者网络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经验建构出第三类综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村庄的自然禀赋、文化景观、历史人文记忆等内生动力结构与政府、企业等外源的资本与技术力量相结合,克服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内生与外源的非对称性取向,促
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新发展阶段肩负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殊使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功能应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赶超战略1.0版”升级至新发展阶段的“赶超战略2.0版”,重点解决“僵尸企业”、路径依赖、经营管理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影响国有企业“创新力”的关键问题.其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为缓解生育率下降、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积极实施“三孩”政策、发展辅助生殖技术,以促进、优化生育.但是,现行卵子冻存禁止制度采取了“整体性”控制手段,使女性高龄孕育、通过合法捐卵生育从“可能”到“不能”.现有制度混淆了卵子“冻存”与“利用”分涉两个不同阶段,卵子冻存只是为了“备用”而非必然产生“利用”,忽视了若无对卵子进行利用就不会造成伤害,而没有伤害就不应该禁止.通过采取卵子冻存与利用的分段控制,放活“冻存”,限制“利用”.在冻存阶段,推行卵子冻存备用制度,实现精卵冻存的平等保护,满足主体生育期待的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鲜明主题和根本目标.从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建设“先进的工业国”到新中国初期的“四个现代化”,从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第一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
期刊
当前,乡村振兴实践更需回应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样态村庄的治理需求,相关振兴政策也需回应过疏化状态下乡村空间的重组与治理压力.过疏化村落作为乡村空间治理的独特“标本”,是探索乡村振兴地域化实践的重要样本.通过对Y村过疏化状态和空间治理行动的研究,发现其空间治理面临地理空间“阻隔”、关系空间“分割”和组织空间“退场”的难题,由此导致了诸如空间治理单元碎片化与治理能力弱化、空间治理边界模糊与治理责任缺场、空间治理缝隙扩张与治理结构整合困难.为此,可通过提升地理空间活力、发展空间治理主体多样性、增强空间治理文化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