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农村党建工作难题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barre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郧县结合农村党建工作实践,着力破解五大难题,有力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创新选育机制,破解农村“两委”班子配强难。创新实施在外能人回归和农民企业家回归的“双回归”工程,建立“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农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机制,打破年龄、学历、地域、身份界限,选拔任用村党组织书记。以“提升文化层次和提升致富技能、增强服务本领和增强党性意识”为目标,大力推进“双提双增”工程,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提升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本领。
  创新活动载体,破解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难。在全县广大农村党员中创新开展“一诺三评创十星”活动,分类细化标准,规范评星程序,评星公开、授星公示,确保党员参与全覆盖。合理设置村务监督、信息收发、水电维护、民事调解、代办服务等岗位,引导农村党员挂牌亮身份、承诺明责任、领岗搞服务,使普通党员变“无职”为“有职”、变“无责”为“有责”、变“无为”为“有为”。
  创新管理制度,破解农村社会民主管理难。创新实施“一会两票”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先通过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商定议案,再由党员投建议票和村民代表投决策票,最后由村“两委”负责落实。创新村干部绩效考核“三述三评”制,加大监督力度。召开村干部述职述廉述德“三述”大会,查找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村干部接受组织评议、党员评议和群众评议的“三评”绩效考核。
  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农村群众致富增收难。围绕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一区两带”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果、菜、药、畜、桑”农业特色产业,引导农村利用现有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品牌农作物种植规模,鼓励农民村根据产业特色,建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创新服务方式,破解农村干部转变作风难。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农村农户,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同群众建立真感情,提高领导干部的“群众指数”。
  (作者系郧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其他文献
党刊必须“党办”。因此,省委牢牢将《党员生活》这本覆盖全省党的组织和党员受众群体的刊物拿在手中、顶层设计、坚定支持、正确推进。党刊必须“为党”。因此,《党员生活》必须充分尊重办刊的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借鉴他刊之长,在内容布局和功能效应上突出创新。  当前,党刊需要进一步突出针对性、时代性、知识性和地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刊物具有独特的主要受众群体。《党员生活》主体是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党员干部
“西部是一个表面贫瘠,内核富饶的地方。环境虽然艰苦,生活却极为充实。”在遥远的西部边陲,有这样一批地大人,他们远离家乡,扎根西部,一干就是数年。  他们日日夜夜,或奔走于野外侦查、勘探,或静坐于室内伏案撰写,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在西部生了根,开了花。  2003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的“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创造和奇迹的背后,是2700余名赴西学子热血的奔涌、
恩施市白杨坪镇九根树村是典型的山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2012年我到村里后,村干部带我入组走访,熟悉情况。一路下来,村里的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开始思考: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2013年春节后回村的第一天,路过一个设有公用电话的小卖部,无意中听到了一个孩子对着电话在哭喊:“爸爸,我要你回来……”这一声揪心的哭喊再次刺痛了我。于是那年暑假,我与当地两名志愿者一起
我叫向贤玉,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巴山村党总支书记。自从22岁当村干部以来,一晃就干了23年。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村干部,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有过很多辛酸和泪水,但收获的更多是喜悦和成就。我分别当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五届党代表,第六、七届县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县党代表,2011年被评为全县“时代先锋”,2011年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全县“十佳村党总支书记”。  艰难起步,
那个雪天   我拖着漂泊的累累伤痕   回到你   ——母亲身旁   你用博大的胸襟和慈爱的泪水   和灶门的火光   一点   一点   抚平我漂泊的创伤   盡管窗外雪下得很大   鹅毛般的雪   铺天盖地   冰冷似铁   在你粗糙的掌心   升腾而起的   却是灌满母爱的温暖   啊,母亲   我亲亲的   一个大字不识的母亲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有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爱读书、读好书,潜心写作,发表书评,引领人们“优质阅读”。这个群体被称为书评人。   中国地质大学教职工陈华文就是其中一员,他心怀读书与写作的梦想,乐做书香社会的建设者。近几年,他成为了3家报刊的特约书评人,在各大报刊发表书评作品150余篇,并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写作奖项。2014年12月,他撰写的《三代人同读“梦想”这本书》,在全国总工会举办
吴运铎是一位祖籍武汉蔡甸的优秀革命战士,一位真正的硬汉。我们武汉人都应该了解这位英雄前辈的事迹,使之代代相传。我们武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这位英雄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提升自我,坚定理想信念,真正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省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把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抓好中心组、支部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机关纪委书记、黨员干部以及依托工委党校,抓好科级干部主体班的培训和积极分子队伍的学习等六个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全方位抓好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人活一辈子,可以用一个星期来计算:星期一上学求知,是人的成长期;星期二求职求家,是人的奋斗期;星期三成家立业,是人的成熟期;星期四安居乐业,是人的黄金期;星期五身显名扬,是人的收获期;星期六夕阳无限,是人的晚晴期;星期日日薄西山,是人的余晖期。  星期一,我们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书包越来越重,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值越来越大,一种叫考试的魔鬼周而复始地缠着我们。10余年,我们习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
狭小的操作间,一张布满各种旋钮、按钮的控制台,三部监控显示屏,还伴随着嗡嗡作响的机器声,李红梅在武昌混凝土搅拌站一干就是16年,创下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单月生产混凝土2万立方米的最高记录。  提及李红梅,同事们由衷钦佩:“一听一看,她就能知道设备故障在哪里,而且一指一个准!”的确,在她眼里,搅拌机早已不是机器,而是她的“知心伙伴”。一次,攪拌机上水系统因长期使用导致水垢堵塞,使上水管道流速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