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代”的自身有“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职务;“新高代”的外在也有“三高”:升学压力高、就业竞争高、房价涨幅高
研究者们将出生在70-80年代的青年划为中国的第五代,虽然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反叛、创新等青年文化特色,但这一代年轻人所生活的年代有着与前几代人的青年时代截然不同的特征。
这一代,其实正在成为购车购房的主流人群。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父辈们所不曾经历的升学压力高、就业竞争高、房价涨幅高的“三高压力”,而他们也拥有上一代人所艳羡的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的“三高动力”,因此我,这一群人也被称为“新高代”。
这不,我的一个远在日本工作的男同学,在MSN上发了一堆劳力士手表的图片给我,说让我帮帮眼,打算买一个。我说,有钱我也反对买劳力士,第一,这个品牌在亚洲已经彻底被暴发户化了,你做的是法律界的高尚职业,不应该去趟这混水;第二,劳力士在中国A货的泛滥程度可以与LV媲美,你花了几万的银子买回来,等你一回国,就立马被打入A货的行列,怎么想怎么不合算。
他说,这叫形势逼人买,人不得不买。日本就是一个这么虚荣的、崇拜名牌的国度,工作一两年的小男生,每个人手上都戴一块明晃晃的劳力士,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一伸出手来胳膊上没有一块劳力士壮胆,那是一定被人鄙视至死的。所以,他说,我们应该很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没有受到以虚荣为荣,不虚荣为耻的思潮的影响,否则......他顿了顿说,你这个年纪还不穿PRADA,那也基本不用混了。
不仅是男同学,我一位月光族的女朋友就在一边吃酸汤鱼的时候一边跟我说起,有一个叫加尔布雷斯的经济学家,有一套著名的理论,他说如果花500美元吃一顿晚饭,跑堂的伙计就能够因此受益;买一只价值100万美元的钻戒,钻石矿工就能够过个好年......可见虚荣心能够产生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几年中国的媒体明里暗里地鼓动民众崇拜奢侈品消费的心理,一讲到社会名流、富户商贾、明星运动员,都喜欢说他们又在某处一掷千万金买了豪宅了,他们开的是什么车,私会情郎的时候拿的是什么手袋,两人喝了一瓶价值多少的红酒……想一想,按照加尔布雷斯的理论,这些明星名流的消费,不单是个人的消费行为,更解决了就业问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我突然想到,最近最红的一个名流,应该算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银行家尤努斯,他因为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打动了诺贝尔奖的评审委员,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能够促进民主和平,一定程度上解决穷人脱贫的问题。所以这位曾经努力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阴差阳错地得了个和平奖。可是,如果按照加尔布雷斯的理论,诺贝尔和平奖最应该给的,就不是尤努斯而是拜金女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了。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最近上海电视台一个办了好几年的真人秀节目,类似于《学徒》的那种,最近要开新的一季了,于是在电视上天天打广告,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100万,你会怎么办?"广告中出现了许多个上海年轻男女,面对电视镜头,他们没有说要买10个劳力士或者买50件PRADA之类的话,但是他们说,我要在上海市中心投资房地产、我要盖一个室内篮球场、我要开一间咖啡馆......只有一个国籍不明,大着舌头说中国话的黑人小伙子说,他要帮助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们。看来,外国的新人类,跟我们中国人的“新高代”还真是蛮不一样的。
研究者们将出生在70-80年代的青年划为中国的第五代,虽然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反叛、创新等青年文化特色,但这一代年轻人所生活的年代有着与前几代人的青年时代截然不同的特征。
这一代,其实正在成为购车购房的主流人群。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父辈们所不曾经历的升学压力高、就业竞争高、房价涨幅高的“三高压力”,而他们也拥有上一代人所艳羡的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的“三高动力”,因此我,这一群人也被称为“新高代”。
这不,我的一个远在日本工作的男同学,在MSN上发了一堆劳力士手表的图片给我,说让我帮帮眼,打算买一个。我说,有钱我也反对买劳力士,第一,这个品牌在亚洲已经彻底被暴发户化了,你做的是法律界的高尚职业,不应该去趟这混水;第二,劳力士在中国A货的泛滥程度可以与LV媲美,你花了几万的银子买回来,等你一回国,就立马被打入A货的行列,怎么想怎么不合算。
他说,这叫形势逼人买,人不得不买。日本就是一个这么虚荣的、崇拜名牌的国度,工作一两年的小男生,每个人手上都戴一块明晃晃的劳力士,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一伸出手来胳膊上没有一块劳力士壮胆,那是一定被人鄙视至死的。所以,他说,我们应该很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没有受到以虚荣为荣,不虚荣为耻的思潮的影响,否则......他顿了顿说,你这个年纪还不穿PRADA,那也基本不用混了。
不仅是男同学,我一位月光族的女朋友就在一边吃酸汤鱼的时候一边跟我说起,有一个叫加尔布雷斯的经济学家,有一套著名的理论,他说如果花500美元吃一顿晚饭,跑堂的伙计就能够因此受益;买一只价值100万美元的钻戒,钻石矿工就能够过个好年......可见虚荣心能够产生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几年中国的媒体明里暗里地鼓动民众崇拜奢侈品消费的心理,一讲到社会名流、富户商贾、明星运动员,都喜欢说他们又在某处一掷千万金买了豪宅了,他们开的是什么车,私会情郎的时候拿的是什么手袋,两人喝了一瓶价值多少的红酒……想一想,按照加尔布雷斯的理论,这些明星名流的消费,不单是个人的消费行为,更解决了就业问题,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我突然想到,最近最红的一个名流,应该算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银行家尤努斯,他因为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打动了诺贝尔奖的评审委员,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能够促进民主和平,一定程度上解决穷人脱贫的问题。所以这位曾经努力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阴差阳错地得了个和平奖。可是,如果按照加尔布雷斯的理论,诺贝尔和平奖最应该给的,就不是尤努斯而是拜金女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了。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最近上海电视台一个办了好几年的真人秀节目,类似于《学徒》的那种,最近要开新的一季了,于是在电视上天天打广告,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100万,你会怎么办?"广告中出现了许多个上海年轻男女,面对电视镜头,他们没有说要买10个劳力士或者买50件PRADA之类的话,但是他们说,我要在上海市中心投资房地产、我要盖一个室内篮球场、我要开一间咖啡馆......只有一个国籍不明,大着舌头说中国话的黑人小伙子说,他要帮助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们。看来,外国的新人类,跟我们中国人的“新高代”还真是蛮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