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两极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的大赛,参加决赛的只剩下三位,这三位都可以说是当代最优秀的指挥家。
  抽签的结果,小泽征尔排在最后一个。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开始指挥演奏,悠扬的乐曲响起,他的指挥棒自如地挥洒着,一切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流畅。突然,他灵敏的耳朵捕捉到一丝不协调的声音。这样高规格的大赛,乐谱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也许是自己的耳朵听岔了。在第二次演奏中,他特别留意刚才出现异样的地方,总感觉有点不对头。是乐队的演奏出了毛病吗?他停下来重新指挥演奏,但结果还是一样。综合自己的经验和乐理知识,这一次他断定是乐谱有问题。于是,他向评委提出:乐谱是否有差错?一个评委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乐谱没有问题。“乐谱没有问题?”小泽征尔感到无法理解。再试一次吧,于是,他再一次开始指挥演奏。然而,还是觉得不协调。他又一次提出:乐谱真的没有问题吗?此时,评委会主任、一位德高望重的泰斗级指挥家站起来郑重其事地说:“这乐谱是我亲自审定的,绝对没有问题!”是呀!这么隆重的比赛,乐谱怎能有问题?难道是耳朵出了问题?于是,他又一次重新指挥。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他又一次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他想:如果乐谱没有差错,那就是我的耳朵有问题;如果我的耳朵有问题,那么,我的指挥生涯就彻底完蛋了!以后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指挥席上?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获得了本次大赛的冠军。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怀疑是什么?怀疑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是对自己的充分信任,并用自信对眼前的对象进行审视和批判。国际大赛,世界顶级权威,对于一个参赛者来说,这是何等的重要和关键,这可是需要仰视的呀!但是,小泽征尔却敢于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彰显的是什么?胆量、勇气和自信!该怀疑时就怀疑,而且大胆地说出来。假如不敢怀疑,惟命是从,惟权必尊,这人还能有多大出息呢?对日常生活小事表示怀疑,也许都会,难的是面对重大事件或权威人士。怀疑是创新的前提,是突破的起点,是求索的动力,怀疑也是成功的基石。如果说这个故事说的是小泽征尔敢于怀疑,那么下面这个故事说的则是他的另一种品质——诚于敬畏。
  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翌日,他到中央音乐学院,要亲耳聆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原曲。为他演奏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一位17岁的女生姜建华。她端庄典雅,神情凝重,一声长叹开始后,旋律渐起,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哀婉凄凉,时而缠缠绵绵,小泽征尔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掩面而泣。突然,他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在场的人大惊,姜建华也不知所措地停止了演奏。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同样惊呆了,以为小泽征尔年事已高,出了什么意外,赶紧拉着他的手把他扶到座位上,可小泽征尔不肯,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就这样,他一直跪着,双膝并立,直到曲终。演奏完后,小泽征尔泪流满面地站起来,对姜建华深情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的演奏,要是早一点听到你用二胡演奏它,我是根本不敢指挥乐队再演奏它的。” 随后又喃喃自语地说:“这是真正的天籁,是世界级名曲。”
  一个已经是名声显赫的世界级音乐指挥大师,竟然跪着听《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的作者,是何许人?在民间惨遭折磨57年孤苦飘零贫困已极的华彦钧——一个乞丐艺人;为他演奏的同样是微乎其微的小人物——一个17岁的学生。然而,小泽征尔却真诚地跪下了。敬畏是什么?敬畏是伏地抬头的仰望,是彰显自己的卑微,是用虔诚的目光对面前的对象顶礼膜拜。
  除了怀疑,人还应该怀有虔诚的敬畏之心,对自然,对真理,对艺术。敬畏不分贵贱,敬畏不论古今。怀疑使人燥热,敬畏让人安宁。怀疑是动,敬畏是静。怀疑和敬畏是人的品质中的两极,如果说怀疑是负极,那么敬畏就是正极。这两者似乎很难统一,但现在它却是如此美妙而自然统一于小泽征尔身上。心灵与品质的宽广度,就是怀疑的力度加上敬畏的信度。力度越强,信度越大,其品质就越超群。小泽征尔怀疑的是国际大赛中的顶级权威,敬畏的则是近似乞丐的艺术家的作品,其反差是多么巨大!其对比是多么鲜明!其心灵是何等的宽广!
  一个不懂得向权威与传统的东西表示怀疑的人和民族是可怜的,同样,一个不懂得向伟大的东西致敬的人和民族是悲哀的。只会怀疑,没有敬畏,这是莽汉;只会敬畏,没有怀疑,这是懦夫。
  ■编辑 薛峰
  E-mail:xuefeng0396@126.com
其他文献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    1    一年前,她考上了省重点。她是他们镇上唯一考上省重点的孩子。老师把大红喜报送到她家时,老爸正在街口修自行车,那是一双太破太破的车,他修了一个下午,才见了一点模样。他用汗涔涔的手接过老师手里的喜报,他认的字不多,但上面丛丛两个字他看得清清楚楚。他姓丛,女儿便双音叫了丛丛。老师笑着说:老丛,你家闺女给咱镇争光了,省重点呢,去了那,双脚就算踏进大学的门了!真的?他的眼
1919年,北京學生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火炬,天津学生闻风而动。刘清扬和直隶女师的同学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刘清扬被选为会长。同年,刘清扬同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和邓颖超等20位男女青年,成立了天津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  1920年11月,刘清扬与张申府一起留法,陈独秀委托张申府在法国发展党员,张申府首先发展刘清扬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冬,刘清扬与张申府这对志同
爱是一枚小小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004年夏天,郑丽霞女士三代单传的儿子在医院实习时,不幸从宿舍坠楼身亡。白发送黑发之痛,一时间让她崩溃,人生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她永远也习惯不了这样的残酷现实。每当思念和悲伤袭来,她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拨打儿子生前曾经用过的手机号码,一遍、两遍、三遍……  就这样。这个“打往天堂的电话”持续一年多后,仿佛冥冥中的安排,“天堂”那边居然有人接听!霎时,
一个女孩给我来信说,她在美国读博,在她出国读书后不久,父母隐忍了多年的婚姻开始解体,逐渐老去的家人亦期待着及早得到她的回报。女孩不知是否应该放弃美国的学业去尽孝。  我问身边的人,她怎样做才能在道德良心与自身理想的两难中得到平衡?她应该回来吗?怎样才能既保证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回报亲人的期待?  许多人参与讨论。一个年轻人说自己与留美女孩有大致相同的家庭和经历:独生子女,父母含辛茹苦
蜘蛛没有翅膀,却能把网织在空中    1993年7月23日14时40分,银川发生了震惊全国的“7·23”空难。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中只有40人生还,年仅12岁的王嘉鹏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空难给年幼的王嘉鹏留下了下肢截瘫的严重后果。14年过去了,在母亲沈利萍的精心护理和教育下,王嘉鹏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    厄运突来,慈爱妈妈带领儿子走出阴霾    当时,身为宁夏书画
很多人都说他们最悲伤的时刻是对他们所爱的人说再见的时候。而在眼见我的儿媳谢丽尔在她母亲临近死亡前长达六个月的痛苦经历后,我觉得最悲伤的时刻应该是等待说再见的过程。  谢丽尔经常要花两小时的行程过去陪伴母亲。她们花上一下午的时间进行祷告、安慰、放松并且反复讲述着她们共同的回忆。  当她的母亲病情加重时,需要更多的药物才能使她镇静下来,谢丽尔在那好几个小时里就静静地坐在她母亲的床边,看着她。  每一次
朱德庸,台湾著名漫画家,人称“漫画教父”;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有大陆房地产界的“娱乐明星”之美誉。这两个人,一个是幽默的漫画家,一个是狡黠的“房产大鳄”,似乎“八杆子都打不着”,但机缘巧合,两个不同领域的“另类”也会不期而遇。当幽默遭遇狡黠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呢?    发呆,  是奢侈还是境界?    朱德庸:“脑死族”是我想出来的。就是指一些上班的人,表面上班
徐文娇,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  小莉咨询:  我和老公恋爱三年后结婚,感情一直很好。  但自从去年公公去世后,老公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把婆婆接来一起住,还经常偷偷塞钱给小叔子。  起初,我理解婆婆和小叔子生活不易,也很心疼老公,就没多说什么。  但现在他们越来越过分了:小叔子读完大学已经上班了,老公还照样给钱,还让他住在家里,婆婆也觉得这样理所应当
春节拜年不但是几千年来的民族习俗,而且是一种礼仪,是人们表示友谊、亲情的一种交际方式,何累之有?但是抱怨拜年太累的人不在少数。试着去研究一番几种人对待春节互拜的心态,你也许会悚然心跳的吧?  第一种是官。官无分大小,一年到头,公务繁忙,极盼有几天与家人共叙天伦之乐,可是年年岁岁的拜年,已经使他们疲于应付了。对一些干部而言,不是从大年初一起,而是一进年关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忙起拜年了。必要的摆在年关召开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善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感动就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天然品质。流泪因为感动,感动因为纯净。(肖复兴《心灵的试纸》)   湖北武汉读者 郭爱华  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为了孩子而去冒险,更能够引导孩子走向成功。“我是您手中放飞的小鸟,每一根羽毛都凝聚着您深情的目光”。向每一位父亲致敬,努力回报每一位父亲。(红颜添乱《父爱在悬崖的七十米高处》)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