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已经占据了全部销量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虽然数量上去了,但质量却没有水涨船高,自主品牌轿车一直徘徊在低端车型市场,自主车型很难摆脱低价格、低品质的形象。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有效借助国外先进技术,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已经在品质上获得了重大突破,堪比合资!本期服务测评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别是荣威350、奔腾B50、骏捷,那么在迅速缩小与合资品牌车型品质上差距的同时,这些自主品牌车型的售后服务是否与时俱进了呢?让我
自主品牌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在借鉴合资品牌售后服务后发展起来的,其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都大同小异,不过自主品牌售后服务由于没有合资品牌中的外方制约,售后服务更具中国特色,相对来说更适合中国消费者。本期服务测评关注的3个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4S店体系,而且都推出了各自的服务品牌,在硬件和理念上与含资品牌相比毫不逊色。其中上汽荣威服务网络成立最晚,但是其“尊荣体验”服务品牌成功地为用户营造了品质服务的氛围。一汽轿车的“管家式服务”于2002年8月推出,首次在轿车服务领域植入“金钥匙”服务的理念。而华晨中华通过“华晨之家”践行”懂你更会关心你”的服务理念。
从笔者多年来采访用户的经验来看,车主对售后服务主要关注服务的便利性、服务收费、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服务保障。除此之外,随着车主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厂家逐步在4S店中推行增值服务,包括品牌保险、品牌救援、原装附件和品牌车友会等。
服务便利性对比
对服务便利性的考察,我们着重从“所在城市是否有4S店或服务站”和“是否能就近接受服务”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具体到服务网点数和服务站密度两个量化指标。服务网点数越多,则会有更多的城市设立服务站,同时每万辆车拥有的服务站数量越多,则说明服务越便利。
表1中给出了本期对比的3个品牌服务站数量和服务密度数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晨中华的服务站数量最多,上汽荣威的服务站密度最大。也就是说,骏捷的车主最有可能实现就近接受维修保养服务。而上汽荣威由于服务网络建立较晚,所以网点数量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从表2中我们却发现上汽荣威在主要的城市服务站数量与华晨中华不相上下,再加上保有量相对低,所以其服务的便利性在重点城市甚至要好于华晨中华,不过在二三线城市就不容乐观了。一汽轿车的服务网点数虽然高于上汽荣威,但是在重点城市的布局严重不足,看来厂家更注重服务网络的均衡布局。
服务网点的多少和布局是否合理事关销售,道理很简单,如果维修保养不够便利谁还能安心用车。本期对比3款车的服务网络与成熟的合资品牌(上海大众服务站数量为603家)相比较的话,均存在服务便利性不够好的缺陷,希望厂家能够尽可能加快服务网络的建设速度。
服务费用对比
本期对比的3款车基本上面向私家车用户,因此对服务费用更加关心。很多人会在车辆维修保养服务结束后,亲自核对工单上的备件费、材料费和工时费。和往常一样,为了体现公平性和便于比较,我们选择3款车在6万km之内基本保养的花费进行对比,包括更换机油机滤和更换机油三滤。对于其他维修项目,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予考虑。而其他的常规保养项目,比如更换火花塞、正时胶带、清洗节气门等项目收费情况,读者可以自己咨询4s店。
自主品牌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在借鉴合资品牌售后服务后发展起来的,其服务理念和服务流程都大同小异,不过自主品牌售后服务由于没有合资品牌中的外方制约,售后服务更具中国特色,相对来说更适合中国消费者。本期服务测评关注的3个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4S店体系,而且都推出了各自的服务品牌,在硬件和理念上与含资品牌相比毫不逊色。其中上汽荣威服务网络成立最晚,但是其“尊荣体验”服务品牌成功地为用户营造了品质服务的氛围。一汽轿车的“管家式服务”于2002年8月推出,首次在轿车服务领域植入“金钥匙”服务的理念。而华晨中华通过“华晨之家”践行”懂你更会关心你”的服务理念。
从笔者多年来采访用户的经验来看,车主对售后服务主要关注服务的便利性、服务收费、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服务保障。除此之外,随着车主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厂家逐步在4S店中推行增值服务,包括品牌保险、品牌救援、原装附件和品牌车友会等。
服务便利性对比
对服务便利性的考察,我们着重从“所在城市是否有4S店或服务站”和“是否能就近接受服务”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具体到服务网点数和服务站密度两个量化指标。服务网点数越多,则会有更多的城市设立服务站,同时每万辆车拥有的服务站数量越多,则说明服务越便利。
表1中给出了本期对比的3个品牌服务站数量和服务密度数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晨中华的服务站数量最多,上汽荣威的服务站密度最大。也就是说,骏捷的车主最有可能实现就近接受维修保养服务。而上汽荣威由于服务网络建立较晚,所以网点数量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从表2中我们却发现上汽荣威在主要的城市服务站数量与华晨中华不相上下,再加上保有量相对低,所以其服务的便利性在重点城市甚至要好于华晨中华,不过在二三线城市就不容乐观了。一汽轿车的服务网点数虽然高于上汽荣威,但是在重点城市的布局严重不足,看来厂家更注重服务网络的均衡布局。
服务网点的多少和布局是否合理事关销售,道理很简单,如果维修保养不够便利谁还能安心用车。本期对比3款车的服务网络与成熟的合资品牌(上海大众服务站数量为603家)相比较的话,均存在服务便利性不够好的缺陷,希望厂家能够尽可能加快服务网络的建设速度。
服务费用对比
本期对比的3款车基本上面向私家车用户,因此对服务费用更加关心。很多人会在车辆维修保养服务结束后,亲自核对工单上的备件费、材料费和工时费。和往常一样,为了体现公平性和便于比较,我们选择3款车在6万km之内基本保养的花费进行对比,包括更换机油机滤和更换机油三滤。对于其他维修项目,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予考虑。而其他的常规保养项目,比如更换火花塞、正时胶带、清洗节气门等项目收费情况,读者可以自己咨询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