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爱古典诗词,我们也一直希望自己的这种热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领着他们走进古诗文的缤纷世界,让他们在这精彩的世界里打下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积累经典的语言。
体验中激趣
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是天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我们和学生们走出教室,一起活动游戏。我们引导学生们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心体验春的气息,并告诉学生这就叫“春风花草香”,然后我们一起背诵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学生理解了古诗,还把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经历深深印在脑海里。我们领学生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观察,去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看到柳树发芽了,与学生们一起吟诵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几天后,小柳芽就长成了柳叶,整棵柳树变得绿绿的,于是,我们又—起背诵杨万里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校园里的迎春花、白玉兰、桃花开放了,我们又与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兴致勃勃地背诵《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渐渐地,学生们见物抒情,根据眼前的景物,联想起古诗的诗句,便情不自禁、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环境中熏染
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金秋读书节”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我校开展了“让孩子与经典同行”古诗词诵读活动,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和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看,板报前、橱窗边、走廊里,草坪中,能寻找到诗意的语言;听,广播里那抑扬顿挫的诗词曲赋、悠扬深远的诗词音乐,吸引着我们静静聆听,温馨灵动的诗韵在我们心中荡漾;走,去操场边的“古诗文长廊”欣赏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清丽……传世经典,悠悠诗词,漫步其间,仿佛在与古代的诗者文人倾心交谈,古今对话的弦歌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还一起布置班级的“诗意环境”:制作精美的古诗文卡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诗与画相得益彰,好一面“诗意文化墙”!教室黑板上,辟一处“每周一诗”栏目;两侧柱子上,书两幅诗文作品;教室后学习园地里,办几张漂亮的诗文手抄报。语文课前2分钟,我们称之为“诵诗时刻”,和学生们一起举起《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起进入“角色”,进入“状态”,琅琅的吟诵声在校同中回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这样,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我们一起感受诗的熏陶,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中,我们一起获得美的享受。
课堂中拓展
语文课堂的学习就是一段美的旅程,在诵读、感悟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可以吟诵出几句古诗文,这种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引用与拓展,往往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好的回忆。学习《母亲的恩情》时,我们吟诵《游子吟》和《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感悟母亲的伟大,反哺之情油然而生;学习《荷花》时,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学生们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苏教版小语教材每册都编有古诗文学习内容,于是,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我们注意一篇带多篇,这样既帮助理解,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两全其美。为帮助学生很快积累背诵,我们还采用了以“组诗”为形式的“归类背诵”法,《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是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孟浩然的《春晓》、朱熹的《春日》、杜牧的《江南春》、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程颢的《春日偶成》是一组描写春景的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一组有名的送别诗……
活动中提升
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是学生们的最爱。“每周一诗”——自吟自悟,其乐融融;“诗情画意”——给诗词配上图画,用彩笔描绘意境,放飞想象的翅膀,提升着审美的情趣;“诗文擂台赛”“古诗文知识竞答”“古诗新唱”“诗文接龙”“诗文故事表演”——小型好玩的展示活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学生们在兴趣盎然,如痴如醉中一次次亲近诗文,与“大师”对话,与“圣贤”握手,启迪心灵,吮吸营养:“星级小诗人”“诵读星星榜”“书香小小组”——灵活多样的评价活动激发斗志,增强自信。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走廊里、楼梯转角处、花坛前一个个摇头晃脑,不亦乐乎;瞧,在古诗文的滋养中,学生们语言丰富了,视野开阔了,举止儒雅了,心灵更美了。
走近古诗文,让我们朗朗地读,静静地想,欣赏千年以前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领略古老大地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让我们轻轻地吟,细细地品,感受乡村布衣的闲情野趣、离愁别绪,体悟文化英才的高远志趣、报国情怀;让我们默默地读,牢牢地记,享受“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实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理。
体验中激趣
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是天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我们和学生们走出教室,一起活动游戏。我们引导学生们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心体验春的气息,并告诉学生这就叫“春风花草香”,然后我们一起背诵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学生理解了古诗,还把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经历深深印在脑海里。我们领学生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观察,去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看到柳树发芽了,与学生们一起吟诵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几天后,小柳芽就长成了柳叶,整棵柳树变得绿绿的,于是,我们又—起背诵杨万里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当校园里的迎春花、白玉兰、桃花开放了,我们又与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兴致勃勃地背诵《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渐渐地,学生们见物抒情,根据眼前的景物,联想起古诗的诗句,便情不自禁、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环境中熏染
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金秋读书节”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我校开展了“让孩子与经典同行”古诗词诵读活动,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和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看,板报前、橱窗边、走廊里,草坪中,能寻找到诗意的语言;听,广播里那抑扬顿挫的诗词曲赋、悠扬深远的诗词音乐,吸引着我们静静聆听,温馨灵动的诗韵在我们心中荡漾;走,去操场边的“古诗文长廊”欣赏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清丽……传世经典,悠悠诗词,漫步其间,仿佛在与古代的诗者文人倾心交谈,古今对话的弦歌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还一起布置班级的“诗意环境”:制作精美的古诗文卡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诗与画相得益彰,好一面“诗意文化墙”!教室黑板上,辟一处“每周一诗”栏目;两侧柱子上,书两幅诗文作品;教室后学习园地里,办几张漂亮的诗文手抄报。语文课前2分钟,我们称之为“诵诗时刻”,和学生们一起举起《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一起进入“角色”,进入“状态”,琅琅的吟诵声在校同中回荡,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这样,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我们一起感受诗的熏陶,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中,我们一起获得美的享受。
课堂中拓展
语文课堂的学习就是一段美的旅程,在诵读、感悟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可以吟诵出几句古诗文,这种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引用与拓展,往往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好的回忆。学习《母亲的恩情》时,我们吟诵《游子吟》和《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感悟母亲的伟大,反哺之情油然而生;学习《荷花》时,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学生们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苏教版小语教材每册都编有古诗文学习内容,于是,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我们注意一篇带多篇,这样既帮助理解,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两全其美。为帮助学生很快积累背诵,我们还采用了以“组诗”为形式的“归类背诵”法,《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是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孟浩然的《春晓》、朱熹的《春日》、杜牧的《江南春》、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程颢的《春日偶成》是一组描写春景的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一组有名的送别诗……
活动中提升
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是学生们的最爱。“每周一诗”——自吟自悟,其乐融融;“诗情画意”——给诗词配上图画,用彩笔描绘意境,放飞想象的翅膀,提升着审美的情趣;“诗文擂台赛”“古诗文知识竞答”“古诗新唱”“诗文接龙”“诗文故事表演”——小型好玩的展示活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学生们在兴趣盎然,如痴如醉中一次次亲近诗文,与“大师”对话,与“圣贤”握手,启迪心灵,吮吸营养:“星级小诗人”“诵读星星榜”“书香小小组”——灵活多样的评价活动激发斗志,增强自信。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走廊里、楼梯转角处、花坛前一个个摇头晃脑,不亦乐乎;瞧,在古诗文的滋养中,学生们语言丰富了,视野开阔了,举止儒雅了,心灵更美了。
走近古诗文,让我们朗朗地读,静静地想,欣赏千年以前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领略古老大地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让我们轻轻地吟,细细地品,感受乡村布衣的闲情野趣、离愁别绪,体悟文化英才的高远志趣、报国情怀;让我们默默地读,牢牢地记,享受“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实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