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乙酰胺对毒鼠强(tetramine,TET)中毒大鼠脑皮层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应用乙酰胺治疗TET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二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对照组、TET染毒组、2.8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和5.6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每组16只动物.染毒组和治疗组禁食后给予TET灌胃染毒,染毒后分别肌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乙酰胺,连续5d
【机 构】
:
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乙酰胺对毒鼠强(tetramine,TET)中毒大鼠脑皮层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应用乙酰胺治疗TET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二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对照组、TET染毒组、2.8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和5.6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每组16只动物.染毒组和治疗组禁食后给予TET灌胃染毒,染毒后分别肌注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乙酰胺,连续5d,并分别于治疗处理后3h、12h、48 h和7d取材,取材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脑皮层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光学显微镜观察:TET染毒组主要为脑皮层组织缺氧性改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给予乙酰胺治疗后缺氧性改变有所减轻,2.8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较5.6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减轻明显.(2)电子显微镜观察:TET染毒后的主要改变为神经元细胞呈凋亡样改变;给予乙酰胺治疗后凋亡样改变的细胞不同程度减少,2.8 g/kg·d-1乙酰胺治疗组较5.6 g/kg·d1乙酰胺治疗组减少明显.结论 给予乙酰胺治疗后,未发现与TET协同作用的中枢毒性作用的脑皮层病理学表现,且给予2.8 g/kg·d-1乙酰胺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减轻中毒后中枢神经损害,而增加乙酰胺治疗剂量,其改善中枢损害的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分关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组织专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经中华全国总工会批准,自2013年起利用3年时间,与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联合开展“工会对国际劳工组织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具包’适用性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以《工效学检查要点》为基础,选取我国职业危
目的 了解南通市造船及船舶配套企业电焊烟尘的接触水平及其对接触人群健康状况影响.方法 2011年对8家造船及船舶配套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956名电焊作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电焊烟尘超标率为32.80%.个体采样15个个体,9个个体超标,超标率为60.00%.定点检测49个点,1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24.50%.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电焊烟尘超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化工、合成纤维、人造革等多个行业.DMF属于低毒物质以蒸汽形式扩散,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作用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及肾脏等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产生毒作用,其中主要以消化系统尤其是肝脏为靶器官[1].近年来,有关职业接触DMF引发的急性中毒事故时有报道
目的 了解中山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企业的行业分布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对中山市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 39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与组织,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企业规模分类,中山市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大、中、小型分别占1.8%、15.2%和83.0%,以金属制品业、家
目的 制定职业接触正己烷血中2,5-己二酮生物限值.方法 选择53名正己烷职业接触者和30名非正己烷接触者,应用活性碳吸收管采集工人呼吸带空气,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检测个体外暴露水平,同时采集当日工作班前和班末血液样本,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2,5-己二酮含量.血液样品加入内标喹啉后置于70 ℃恒温水浴加热40 min,经HP-FFAP色谱柱分离测定.结果 工人作业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浓度为3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主办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泰山高峰论坛“第五届全国中毒急危重症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4月11—1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届时“2014年泰山中毒救治青年医师论坛”和“2014年泰山中毒急危重症护理论坛”将同时召开,大会主题是“新型化学品中毒急危重症诊治策略”、“青年医师中毒救治基本技能”和“中毒急危重症护理策略”。
目的 建立苯作业工人尿中3种生物标志物8-羟基脱氧尿苷、反-反式黏糠酸和苯巯基尿酸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尿样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用外标法定量,色谱柱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与酸性甲酸铵溶液梯度淋洗,质谱采集方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 反-反式粘糠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当添加浓度为50μg/L和500μg/L时,回收率均大于90%,相对标准偏差小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鉴别尘肺病大阴影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1例尘肺患者的肺内37个大阴影,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并计算高摄取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2个病灶经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病理诊断及痰均未见肿瘤细胞,其余随访两年以上证实;经t检验分析高摄取尘肺结节与肺癌之间的差异.结
急性砷化氢中毒主要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及急性肾衰竭,同时伴有肝、心脏等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凶险.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达20%~30%[1].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24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经持续应用小剂量多巴胺(2 μg/kg/min),同时予激素(甲强龙)、碳酸氢钠、呋塞米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综合治疗,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砷化氢中毒
目的 探讨GSTP1和GSTM1及GSTT1基因多态性与苯乙烯接触工人尿中苯乙烯巯基尿酸(PHEM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机车外壳生产厂苯乙烯作业人员126名为接触组,非苯乙烯作业人员150名为对照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法检测个体GSTP1基因多态性,多重PCR法检测GSTM1和GSTT1的基因多态性,分析GSTP1、GSTM1、GSTT1基因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