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体育课程“基础模块+人文模块”的设置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提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职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案,打破过去中职体育教学中一锅端的教学模式,在职高普通体育课中,根据学生性格特点通过体育课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具备适应本专业的良好体能和技能,培养适应本专业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顺利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
  关键词 体育教学;职业素养;模块设置;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简称《纲要》)中指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体现与时俱进,面向广大学生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具备适应本专业的良好的体能和技能,培养适应本专业的心理品质,顺利实现中职教育与步入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
  一、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基础差异很大,他们自尊心极强,好奇心重,好热闹、新鲜、时髦,求知欲强,有荣誉感,这是他们的优势;但由于生长环境、早期教育不到位等原因使他们普遍具有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差,对该掌握的知识点掌握不细,过于粗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学习知识流于表面,不愿深思等方面的不足,有时畏难情绪严重,甚至破罐子破摔。
  而中职学生恰恰需要踏实、严谨、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于细处着眼。这就给该学科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让民族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必须有针对性对其课程进行理念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二)学生的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顺利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就业创业做充分的准备,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实践教育,在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事金融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商务管理、商务信息处理及网站建设与维护、办公文职、商务营销推销等相关工作的中初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体育基础模块+体育人文模块”课程设置的提出
  体育课内容设置和教学理念应顺应形势发展、社会需要及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如此才能更好的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树立健康的身心在两年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顺利实现中职教育与步入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这一课程设置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基于“体育基础模块+体育人文模块”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模式具有明显的特征和就业竞争。
  三、 “体育基础模块+体育人文模块”课程设置
  (一)体育基础模块设置
  其主要課程包括田径、球类、拓展、技巧等项目。课程基础模块的设置主要是学习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目标是为了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学会1——2项运动项目,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体育人文模块设置
  其主要课程包括团队协作、体育欣赏、体育规则、体育史、运动医学等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学会欣赏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职业修养,用体育无声的魅力影响学生的行为发展,同时提高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顺利实现中职教育与步入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
  四、小结
  实施这种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体现与时俱进,面向广大学生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具备适应本专业的良好的体能和技能,培养适应本专业的心理品质,顺利实现中职教育与步入社会择业的良好接轨。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求知、自觉锻炼,健康第一,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体育技能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重集娱乐、健身与培养专业技能为一体 ,不断充实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横向知识的学习。促使教师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实施纲要,2002
  [2] 苏训诚 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体育科技 2003(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