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的美学浅析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源氏物语》通过描写日本平安时期贵族奢靡极致的宫廷生活,围绕主人公光源君及其一生邂逅的众多或清丽,或妖娆的花一般的女子展开宏图画卷,描述芸芸众生向往的痴情怨念,使其故事的发展笼罩在一层梦幻般的哀愁与华美的朦胧之中。
  【关键词】物哀感;悲美;无常之美;以花喻人
  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有一部不得不说的作品,那就是《源氏物语》。它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它开创了日本物哀精神,是日本在文学精神塑造上的一次成功改革,完成了日本从借鉴外来文化到本土文化应运而生的转变,同时也是物语文学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采取环绕式结构,全文围绕主人公光源君产生,他的身世、他的女人、他的后代。个个人物鲜活独立又极具特色,人物大多命途多舛,在经历过繁盛美好之后凋零奠定了全文的悲情基调,又通过人物间相互的纠葛展现出事实难料的无常性。
  1 人物之美,以花喻人。
  平安时期物华丰茂,盛世华年的景象不仅在人所能感受到的吃穿住行上有所体现,在文学载体上的精神面貌上同时也有所展现。光源君称得上是光笼罩着的男人,那他周围的女人都是花一般娇艳的美丽。紫姬,如她的名字一样,紫色的晚樱花,清丽,绚丽。作者细致的描写仿佛紫姬就是由一枝晚樱幻化而成,纤纤玉手就如同细枝柔蔓,一拈一笑都是绽放。就连生命最后的时光紫姬也是以另一种纤纤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第三十五回对紫姬病态的描写:“以前青春时代,相貌过分娇艳,流光四溢,有似春花之浓香,反而浅显。今则但见无限清丽之相,幽艳动人。”可见紫姬的美与山樱盛放不尽相同。
  又如夕颜,天真浪漫,不通世故,一个为爱而生,不知何为怨恨妒忌的奇异女子在最美丽灿烂的时候戛然于世,带着最娇艳的紫红花瓣,带着爱与梦的终极幻想决然的消失。就像夕颜花用尽其身绽放绚烂在最后一刻,没有颓势,不见衰败。
  《源氏物语》中以花喻人,花颜即人生的写作手法既有从花的外部特征入手,花颜既容颜,文中出现过的女人形象都有娇花一样美好的容颜;也有从花的自然特性入手,把植物的自然特性与社会等级制度相联系,比如说,桐花低贱,好生养,不够高贵,而与桐花相对应的桐壶更衣也正是因为其不高贵的出身得不到上流社会的肯定最终抑郁致死。而藤壶女御取她而代之,也正是因为她与紫藤高贵的身份相符。
  2 悲哀之美,物哀之情。
  美的想象有很多种,有物美,有景美,有人美,但是用通常的美来形容《源氏物语》里的美不免有点词穷。《源氏物语》里的美,是日本文学里特有的一种美学形式“物哀”。“物哀”哀的不仅仅是物,更是由物感想到的人生情怀,而由物至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日本,美丽哀伤可以说贯穿日本古典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魂魄。但是物哀并不像他的字面意义,不仅仅是看见物就产生哀,反而更像是借景抒情在日语里哀字只是“啊”的意思。《源氏物语》里的每一位绝色女子最动人心弦,最摄人心魄的时候恰巧就是她们沉浸在悲哀和多愁善感的情愫之中,可以说“悲美”与“物哀”有着前因与后果的关系。因为悲美,令人心碎,哀愁的情愫不断发酵,感染到物,物的存在也就承载哀情。
  紫姬,美若晚樱花的女子,世人用尽赞美之词称赞她的美,她的美是明艳,或清丽,都只是从外部能够得以欣赏的。紫姬病态,仿若见证凋零的花瓣无息残败的哀,柔美之姿带给人一种心痛不忍。“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源氏物语》中一场场奔赴毁灭的约会,造就了一双双无力改变悲剧命运的人儿。
  第十九回,明石姬因为出身卑微将小女儿送给紫姬抚养。不能和光源君住在一起,女儿一走,便没有了光源君的探望,她剩下的只有暗淡的孤寂的余生,细思及此,明石姬悲从中来,面对凄清的冬日景色,明石姬的心深受触动,她伤心不已,暗自垂泪。画面仿佛静止,浓烈的哀愁包围着明石姬,但这时的她却显得比平日更加娴静,动人,美得不可方物。“物哀”哀到物也浸润哀的情愫,空气都为之凝固,产生静止精致的美感。
  3 无常之美,难料轮回。
  “花儿虽然芬芳但终有凋落的一天,人的一生也并非一成不变,俗世凡尘今朝逍遥,似梦似醉的世事难免蹉跎”日本真言宗祖师弘法大师在《伊吕波歌》里阐释了古代日本人对无常的理解,以花期喻人世,叹息世事的莫测变化之快,也咏叹岁月不饶人的佛教思想,把人世放在花期中,终是逃不过天道轮回。《源氏物语》概而言之:凡人皆入世,尚在此局中。嗔痴怨念,爱恨情仇,逃不过无常命运,改不了既定人生。
  “无常”是佛教里的用语,意思是指万物有法,变幻而无常存者。用《金刚经》里一句偈语可能用在这里更熟悉一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光源君懂得欣赏每一个女子的美,不论美或丑,不管贫或富,他是真正在那一刻付出全部感情,所以才会使得每一个被他迷倒的女子为之痴情。但光源君又是浪子情怀的,他对待感情虽然真挚,但他又不停歇追寻美的脚步。这可能与光源君小时候缺乏母爱有关,小时候缺乏母爱,长大了的光源君就在各个女人身上寻找。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最终兜兜转转才发现最爱的人还是紫姬,但是这时候紫姬早已不在,这就带了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有因才有果,前有光源君追寻美,后才有光源君失去美,一切无常缥缈,所言不过是怅然。
  《源氏物语》第一次以女性的视角展现出宫廷内的浮华世事,虽然没有展现出前朝政治上的汹涌但是以其质朴、细腻的语言写出众多女子的悲喜交加亦如中国的《红楼梦》万艳同悲千红一哭。众多女子的娇柔姿态构筑美的梦境,又不得不在历史中走向陨灭。简单的物美、悲美、无常美的或许不能概括《源氏物语》的精髓,但无论如何,哀和美是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魏玮.禅宗基本经典的处世观解读[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日]殷志俊譯.紫式部源氏物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
  [3]王珊.在压抑中寻觅自我——试论源氏物语中的紫姬形象[J].新余高专学报,2004(01).
  作者简介
  刘鎏(1995-),女,汉族,重庆市丰都区人。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
其他文献
唐骏在手机上打出一行字:“网上在传我要离开盛大,明天我想坐下来和你好好谈一下。”这条短信息发给了陈天桥——盛大老板,唐骏为之服务了4年的东家。第二天,4月1日,愚人节。
几何印纹匋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古文化中,是主要匋系之一。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也不例外,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上,往往叠压着一层以几何印纹匋为主的文化遗存。因此,探讨这类
全危险环境中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面临一些关键挑战,其安全管理不同于传统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需要许多技术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认识还是研究和开发都必须遵循由浅入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本人认为,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
真正的胜诉不是单纯一个案件的胜利,而是对企业根本利益最大限度的维护。2007年5月,襄城某电子厂(以下简称A公司)因拖欠租金被出租方起诉,工厂的车间、库房、料仓全部被法院
南宋名臣、著名诗人范成大,别墅在石湖,这是毫无问题的。但他在苏州城内的住宅在哪里,却极少见诸记载,一般推测也都存在着争论。1995年8月,在《苏州日报》发表的拙文《初探
2009年,珲春矿业集团公司英安煤矿发生大小工伤事故70多起,给矿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在分析事故教训时,认为大小事故的发生,都是违 In 2009, more than 70 ma
在桦甸市常山镇外的一处河沿上,有一栋只剩下一面墙的房子。这栋房子的主人是桦甸市安监局常山镇安监站站长王清儒。8月7日,记者在常山镇采访时,见到了刚从常山镇玉兴村回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互助技能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本文采用行动研究、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助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良渚文化考古中许多的重大发现,给人们提出了种种新问题,“祭台”遗迹就是其中之一。良渚文化的“祭台”遗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瑶山式”的,一类是“福泉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