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中造血刺激因子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脐带血是造血干/祖细胞的丰富来源,脐血移植在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脐血移植中仍存在单份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的绝对量少和脐血干/祖细胞再植率低等问题,了解脐血细胞在体内所处的微环境将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本文就脐血中造血刺激因子的分布及其来源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脐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脐血免疫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脐血造血和免疫功能在发育上相对不成熟。脐血T、B淋巴细胞在表型、功能和免疫活性分子及许多膜受体的表达等方面,与成人外周血存在着诸多差异。这是脐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脐血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正常,有望成为脐血过继免疫疗法的主力军。
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ong Term Cultureinitiating Cells,LTC-IC)具有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它在成人体内主要生长在骨髓内的造血微环境中。现在已经建立体外扩增和检测LTC-IC的方法,研究它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控巨核细胞造血和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在早期造血调控中也有重要作用,它是酪氨酸激酶c-mpl受体的配体。本文综述了TPO在体内注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其cDNA过度表达或基因敲出的后果、对各系细胞的作用以及血清中的TPO浓度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等的最新进展。
期刊
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是近年来正在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新的溶栓剂,它是由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产生的一种细菌性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溶解纤维蛋白。经初步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就Sak的分子结构、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期刊
近年对Bcl-2家族与白血病临床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发现Bcl-2家族影响白血病耐药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调控过程。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在临床治疗上初步取得令人鼓舞的结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的产生,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而导致的一种贫血,为一类临床常见且极难根治的血液病。探究其病因,病理机制,自身抗体的型别,IgG亚型及其临床意义及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现就诸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甲基化修饰是脊椎动物唯一的DNA自然修饰方式,在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结构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白血病中的甲基化异常主要为某些基因(如p15,p16,ER,Hic1,Calc1等)的CpG岛发生甲基化,致使基因表达封闭,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甲基化研究可以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去甲基化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方法。甲基化研究为白血病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CD34分子是高度糖基化的Ⅰ型跨膜蛋白,选择性地表达于早期造血干/祖细胞、小血管内皮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表面。CD34在早期造血细胞膜上的表达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弱,直至关闭,其基因表达受多层次的调控,是研究造血调控分子机制的一个理想的模型基因,深入研究CD34分子特征及其表达调控对推动造血调控、造血干/祖细胞相关理论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代用品是能运输和释放氧到组织的非细胞液。作为血液代用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容易获得、无需交叉配血、无病毒和细菌污染、无血液免疫抑制作用、保存时间长、粘度低。近年来,血液代用品发展很快。它包括全氟化碳、包封血红蛋白、微囊化血红蛋白、交联血红蛋白、基因工程血红蛋白、PEG修饰血红蛋白、聚合血红蛋白、天然血红蛋白。本文对近几年各种血红蛋白代用品的研究及目前临床试验情况加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