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1、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學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设计拓展性练习。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末,后现代女性主义成为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伴随对科技高速发展的反思,唐娜·哈拉维提出的赛博格女性主义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重要分支。赛博格女性主义对强调二元
近几年来,松果体素(Melatonin)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欧美等国风行。科学家们对松果体素的再认识,揭开了生命科学中主宰寿命延伸的许多奥秘,使得松果体素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
通常人们都把北京术刻版蒙古文《格斯尔》看作最初的版本。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在1716年北京木刻版蒙古文《格斯尔》之前.至少有两种蒙古文《格靳尔》手抄本被发现,虽然这是少数学者的见解。策·达木丁苏荣在九章本《格斯尔》的前言中写道:。在1716年北京木刻版《格斯尔》刻印之前,已经有了蒙古文《格斯尔》手抄本的存在,这是确定无疑的了。
兰洋的答卷Q:你是不是十分喜欢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如何才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A:非常喜欢。13岁之前没有皮肤病,脸上没有留下红印记;13岁以后的6年里,我一直被这个病症困扰,打
期刊
  The Tang era was an era renowned for its time reserved for the music.The Tang music was famous with rich patterns and many and varied kinds in history.There
会议
大梁,是今日开封市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开封市有确切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大梁开始的。也就是说“大梁”是今日开封市战国时代的名称。 Girders, Kaifeng City today
叙述了超短延时声体波微波延迟线的设计和制作。制作了工作频率4.2GHz,延迟时间分别为50ns和70ns的器件。直通隔离度达80dB和三次抑制大于18d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ultra-shor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综合体现,时刻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也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点、办学质量。因此,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是保证学校拥有良好学习风气的的基本要素。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不但要向学生传达教学思想,也要向学校反映学生学习心理。所以,学生的思想变化辅导员是非常了解的,作为一个称职的辅导员也必须要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
1925年……一具中年男性尸体被推进了马洛维与魏塞斯医生的病理解剖室。请求尸检的委托书上写着:“死者一向体健,三日前死者参加了一次盛大的婚礼晚宴,曾狂饮烈性威士忌,返回住所当晚
  The risk society provides a very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the criminal law.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normative pattern of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