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穴注对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免疫炎症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血穴注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AD)免疫炎症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与免疫调节效应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自血穴注组(C组)、自血臀肌注射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0.5%DNCB诱导AD模型,造模第3周开始,C组采用自体全血注射双侧足三里(ST36)、曲池(LI11,每穴0.05 mL),D组自体全血0.2 mL注射双侧臀肌(尾根部1 cm非穴点),E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5mg/kg),每周3次,连续3周。采用HE、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与肥大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IL-4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皮损组织IFN-γ、IL-4、IL-33 mRNA表达。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可降低AD小鼠皮损评分,减轻皮损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抑制表皮过度增生与降低肥大细胞数量(P<0.01),降低血清IgE、IL-4、IFN-γ水平与皮损组织IL-4、IFN-γ、IL-33 mRNA表达(P<0.01,P<0.05)。D组干预后除肥大细胞数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与C组疗效相当。结论 自血穴注可改善DNCB诱导Balb/c小鼠AD皮损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肥大细胞数量与下调血清IgE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IL-33信号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食品冷冻冷藏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速冻食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流态化速冻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冻结速度快、食品干耗少、冻品品质高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实现单体快速冻结的重要工业速冻方法之一。本课题选用北方特色浆果——蓝莓作为研究对象,对蓝莓在流态化速冻过程中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蓝莓在流态化速冻过程中受力及传热情况,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蓝莓冻结过程中对流换热系数的解析解,实验部分测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对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认识到AD患者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如今为了满足精准医学尤其是靶向治疗的需求,我们致力于通过生物标志物对AD患者进行亚型的划分。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AD中的研究进展和价值进行阐述,同时将这些标志物划分为识别性与监测性两类进行总结。
人禀五行之气立身树德,而有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也;五常本乎五行,出于五脏,是五行精神层面构成要素,与五脏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五常本质上承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内涵,五常之道有利于构建谐和社会。古代先贤擅以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辨证施治。五常与"五色""五音"一样,同为中医五行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文章初步探讨五常之常、五常之应、五常之变,以及在皮肤病临证中的可操作性,旨在进一步丰富皮肤科辨治体系。
过氧化钙(CaO2)是十分重要的无机过氧化物,在食品行业中可用作面粉的增白剂,但过氧化钙的过度食用会给人身体带来极大地危害,如影响代谢、诱发癌症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作为催化剂可通过催化过氧化氢对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并产生颜色变化,已经广泛的用于对过氧化氢的酶法测定,也可用来检测过氧化钙的含量,但使用天然过氧化物酶存在成本较高、酶活易受影响等问题。以甲烷为营养物质的甲烷氧
学位
学位
学位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西医治疗多使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
本文是对于实验动画《戏》创作实践的分析,实验动画短片以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独特的探索创新性成为了动画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动画的实验性,本质就是从工作方法出发,实验尝试突破原来的艺术的边界。文章围绕笔者创作的实验动画《戏》,通过创作实践、文献综述以及案例分析对实验动画《戏》的造型语言、符号性象征化表达、材质介质的探索、景别镜头以及音效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戏》的创作实践的分析,本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