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锻炼体魄,掌握各项运动技能,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品质的作用。体育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是由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项目特点所决定的,人的道德习惯、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在运动活动中的特殊条件下会显露得明显。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锻炼之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规范要求之中,寓思想品德于集体活动之中,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竞争交往之中的四大特点。因此,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德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对学生进行教育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可以相应地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开始部分,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任务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精神振奋,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为上课做好准备。准备部分,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做好一般性练习和专门性练习,关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苗头,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基本部分,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教学中教学分组出现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苗头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课后常规,通过器材的整理和归还,对那些不爱护公务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爱护公务的学生进行表扬。
二、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内容和特点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项目多样,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项目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例如武术,学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学习各种技击技巧,但学习武术更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不可用于逞强凌弱,对学生进行的是武德教育。球类运动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合作精神。田径项目,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对学生进行的是意志品质教育。所以,体育课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
三、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教育
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意识、团队进取精神、遵规守则、平等竞争等社会观念。它对学生的行为必然产生一定规范和约束效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因此,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有积极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因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完全依靠体育道德精神引导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
一、根据体育课的结构对学生进行教育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可以相应地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开始部分,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任务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精神振奋,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为上课做好准备。准备部分,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做好一般性练习和专门性练习,关注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苗头,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基本部分,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教学中教学分组出现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苗头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课后常规,通过器材的整理和归还,对那些不爱护公务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爱护公务的学生进行表扬。
二、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内容和特点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广泛,项目多样,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项目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例如武术,学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学习各种技击技巧,但学习武术更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不可用于逞强凌弱,对学生进行的是武德教育。球类运动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合作精神。田径项目,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对学生进行的是意志品质教育。所以,体育课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理论课程无法比拟的。
三、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教育
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意识、团队进取精神、遵规守则、平等竞争等社会观念。它对学生的行为必然产生一定规范和约束效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因此,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对弘扬民族精神有积极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因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完全依靠体育道德精神引导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