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怎么回事?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眼看到画时,最先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大骷髅。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古典绘画,骷髅都是非常罕见的形象,而这幅画上竟然有两个,还都画得惟妙惟肖。大骷髅穿着纱衣,正给一个小孩表演木偶戏,木偶是个小骷髅。小孩一点都不害怕,正要爬过去靠近他们。小孩身后的女人也不阻拦,笑眯眯的。骷髅身后有另一个女人,正在给婴儿哺乳。大骷髅的脚下有个货架,货架上摆着很多东西。画的背景是一座矮城墙,写着“五里”两个字,大概这个地方就叫五里。
   看到这种程度就是粗看完了,知道画了什么,但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关系,不用想,仔细看就成。大家可能都有个感受,就是骷髅原本是很恐怖的形象,但在这幅画里却并不吓人,反而挺亲切可爱的。每个人也都看不出恐惧,都很自然和放松。这种强烈的反差,足以吸引人仔细看下去探索更多的内容。这种对心理的调动,已经证明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作品了,有第一眼吸引力,还有意犹未尽的想象力。
   接下来再仔细看,尽量看到每个细节。这张画的主角毋庸置疑是大骷髅和小孩子,连接他们的是小骷髅木偶。我们就从这三者入手。大骷髅盘坐着,一条腿平放,一条腿立起来,这样坐的感觉很放松。两只手一动一静,左手扶着腿,右手灵活地操纵木偶架子。身体微微前倾,低头看着小孩子。纱衣里的骨架若隐若现,精彩至极,结构和姿势全对,可见画家对解剖的精通。纱衣暗示了画里的季节是夏天,夏天万物生机勃发,又和骷髅的意象形成对比。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细节,就是大姑髅右脚的脚趾骨都是翘着的,像在给木偶戏打节拍,估计木偶表演非常带劲。大骷髅的表情也能印证这一点,他的眉躬上场,端角咧开,还原成真人的脸就是眉飞色舞地大笑,怪不得孩子不害怕。小骷髅的姿势也很搞笑,蹑手蹑脚的,不知道是在演戏还是在跳舞。
   再看小孩子,圆嘟嘟的脑袋,穿着红彤彤的肚兜,手脚并用地爬过去,很有生命的活力。他盯着小钻髅,两眼放光,嘴巴微张,像是在说着什么。他左手撑着地,右手努力地伸出去想摸小骷髅,姿态和神情都没有任何恐惧,只有好奇和坦然。
   为什么小孩不害怕?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小骷髅长肉就会是小孩子,小孩子的身体里也有一具小骷髅。他们一生一死是生命的两种形态。这是他不害怕的原因吗?我们把视线范围放大,看大骷體髅和这两者的关系,像不像死神操纵着死神的使者给小孩表演?立刻多了一种紧张的感觉,刚才的轻松快乐不见了。
   我们继续再把视线放大,看到每一个人。小孩身后的女人,眉眼弯弯,笑意盈盈,正伸出手,像要保护小孩,以防他爬得太快而跌倒。女人头上戴着很多珍珠,看得出经济条件不错。大骷髅身后也有一个女人,正袒胸露乳给婴儿喂奶,神色平静,毫无尴尬,由此能判断她和大骷髅是一家人。 为什么一家人,一个是正常人的模样,一个却是骷髅呢?先记下这个问题,继续看完。大骷髅脚下的货架上,挂着渔网鱼篓、带铃铛的油纸伞、一卷席子、一些瓶瓶罐罐, 还有包着的盒子,这些生活用品暗示了大骷髅的身份,他是一个木偶艺人(古时候也叫傀儡艺人),他正在带着家人和家当,在五里这个地方做生意,小孩和身后的女人是看傀儡戏的观众。
   看到这样一个程度,每一个细节都在刺激你的感受和想象,提示丰富的信息,帮你理解这幅画是怎么回事儿。在仔细看的过程中,眼睛变得极度敏锐,感受变得极度精微,不用任何人告诉你,你就了然于心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关系以及组合在一起的内涵。看到诡异的形象感觉好奇、看到精湛的描绘感觉惊叹、看到人和骷髅生死相照感觉充满深意,这些感觉就是欣赏。欣赏不是在博物馆里听人讲这是谁的画、画里有什么技术、画家有什么奇闻逸事,那些是知识。知识和欣赏有关,但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完画以后,如果想探究更多,就把看画时的疑问当成探究的线索,一个一个地找答案。一般先从画家本尊开始。李嵩是南宋人,生活在当时的钱塘(今天的杭州)。少年做过木工,后来成了宫廷画师,活了八十多岁,跨了三朝皇帝,是一个长寿的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花卉,最擅长风俗画,《骷髅幻戏图》是代表作之一。从画面技术来讲,线条坚韧扎实,富于变化,染色严谨古雅,这都是宋代院体画的特点。李嵩的特点是,他把普通人作为主角,在画里极尽写实之妙和呈现俗世生活的气息。《骷髅幻戏图》最了不起的是通过让人和骷髅转换,轻松地问出了一个不轻松的问题——生死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探究找到答案。李嵩为什么要把傀儡艺人画成骷髅?这是受南宋鬼神骷髅故事的影响,也是受王重阳画骷髅画的影响。另外,还有佛教、道教都有骷髅画的传统,让人看到画就想到生命虚幻无常、倏忽幻灭。李嵩借用了题材,表现却自有创见,骷髅一副泰然自若,画面一片从容平和。
   李嵩为什么能把骷髅画得这么好?这样的水准在西方要等两百年以后文艺复兴时才出现。李嵩是怎么做到的?在他生活的南宋,士大夫厌惡谈论死,却很喜欢收集死人的东西,高价收购古董成风,导致几乎所有古墓都被挖了。所以画家接触骷髅并不是难事,看得多研究得多自然画得好。
   小骷髅木偶是什么?是宋代傀儡戏的一种,叫“悬丝傀儡”。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小骷髅就可以看到当时制作玩偶的水平。《东京梦华录》 中讲道,当时的节日、朝会、公筵、家筵都会请傀儡艺人来表演,可见傀儡戏之兴盛和傀儡艺人到处奔走的生活。
   李嵩画这张画要表达什么?他的答案不得而知,你们也会有令自己信服的答案。最打动我的是,小孩子伸手想去触摸小骷髅的手,那种没有分别心的天真和接纳本来面目的坦然。还有画里人和骷髅的从容平和也很吸引我,有种齐生死的乐观通达。
   欣赏一幅画就是感受一幅画。欣赏的关键是看进去和仔细看。好作品自己会说话,你的感官自己会理解。面对艺术,唯一要做的,就是善用感官。
  (田欣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李叔同(弘一法师)像  李叔同(1880-1942年),又名李息霜、李岸等,出家后号弘一,天津人。李叔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学术界公认的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的通才和奇才。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曾“二十文章惊海内”,后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
记忆,并不是一种纯心理活动,首先,在大脑内部,有它的物质结构基础,也就是说大脑的某些特定部位司记忆的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采用最新扫捕技术,观察了一位十分健忘的病人,发现她的脑图象上出现一个小而黑暗的月牙形,这个部位相当于大脑的边缘系统,海马、颞叶及顶叶等部位。正是因为这些部位的损害,造成了这位患者记忆的丧失。这决非巧合。它说明,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大脑内部的“信息(记忆)贮存库”。扫描新技术还证
[摘 要]在游戏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进行学习,在学习后反思原因,这就是学习之路、创新之路。游戏中,实际上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游戏;学习;教学做合一;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6-0079-02  游戏,不但孩子喜欢,其实成人也喜欢,因为它充满趣味,化枯燥为有趣,可以
译事甚难。  在优胜美地的山头上看远方山景,景物说明牌上注明最高的那座峰头叫半穹山(half dome),半穹后面的则叫clouds rest,我一见,不免兴奋:  “呀!这就是陶渊明的停云嘛!”  然而,它显然不是陶渊明的停云。  简单地说,它只指云缭雾绕的一方山头。  如果将之翻得“和式风格”一点,可说成“云丛驻在所”,但驻在所里的人显然要办公的,不似此间云闲。  如果要译得像旧小说上的地名,
导语:通过举行一些有关食物的活动,不但能让儿童学习与烹饪有关的知识,还可以学习自然科学,数学,语言以及读写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自古以来食物不断出现在文学、音乐和诗歌中,食物很早就介入了儿童教育中,比如儿歌《小丝瓜》,小丝瓜,羞答答,掩着一块绿手帕。小蜜蜂,偷着瞧,原来她在戴金花。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小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喜欢吃东西,食物不但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影响,而与他
道家、道教书中都有所谓的“真人”,我这里说的“真人”和道家、道教书中讲的“真人”不相干。道家、道教书中的“真人”都是虚构的、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假人”,而废名这位“真人”是“真诚的人”。是有“真性情的人”,一个在生活中已逝去的真实的人。  废名是我的老师,我直呼其名,在中国传统上说,似乎有点不敬,我应该称他“冯文炳老师”,可是想来想去,我还是只能用“废名”来称呼我的这位老师,因为“废名”多么能表现我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没有一样东西属于你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东西,并写明该送的人。她说自己从来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的东西,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最终不属于自己。幸运的是术后知道肿瘤是良性的,但好像重生的蔡琴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理解,明白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物质,需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每天都能快乐。  她的感受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们在拥有健康和自由时,总想以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谋求物质,
一篇文章最難写的是开篇,一段旅程最难回忆的是结束。冬游阿勒泰,开始时满怀期待;结束时,恋恋不舍。上天在阿尔泰山这里给自己留了一个最为舒适的后院,恋恋风尘之中,冬季的阿勒泰晶莹剔透而充满阳光。
前两天碰到一位外科主任,他颈椎病犯了,一侧胳膊麻痛,到门诊康复科去做牵引,牵引完还要回病房上班。在感慨他敬业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牵引对于治疗颈椎病的普适。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