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观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fresh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战略的启动,既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赋予了中国科技创新行动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因此,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和时空背景,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科技创新观: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本质上是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的有机统一体;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面临着在时空压缩的结构中寻求和伸延的特性和前景;推进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需要确立“超越进化”的核心理念。
其他文献
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然而。由于研究型大学在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人们期望充分发挥其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运用大学产生的知识基础,以促进产业创新与经济竞争力,成为当今政府的当务之急,而产学合作也成为创新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一环。本文针对各国政府所推
本文采用欧盟创新趋势图表(European Trend Chart on Innovation)项目中对创新政策的分类体系,介绍和比较了欧盟和中国的创新政策,并指出了双方创新政策实践上的差异和差距.
在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科学分委会的指导下,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于2004年7月印行了一本名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的小册子。这份文件从联邦角度简要阐述了本届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面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风险投资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整全性视角来看,风险投资需要在创新网络中运行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内含技术网络
针对知识创新管理中的问题发现环节,研究并提出社会组织管理中促进问题发现的方式、方法;提出了通过建立问题收集分析与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并实施激励政策等方式,激发组
管理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移植、融合和综合运用,这在方法论上常常带来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应用到另一门科学的研究是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