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设计人生“无意”创造精彩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担任了学校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工作。高中生正是需要教师塑造学生品格的时期,而班主任必须有意识地从高一开始就设计一些活动,因为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载体。我们班的活动主要是三年的设计贯穿于始终,也有个别的活动是临时设计借题发挥。
  
  一、有意识地设计三年连续性的班级活动
  
  1.三年三个与众不同的班会
  不开那种虚假的只有一部分学生表演的班会,是我的一个信念。
  所以高一开学,我就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体验式班会。贯穿其中的是几个游戏,有互相帮助的“盲人过河”,有集体协作的“纸上站人”,有体现学生组织能力的拼拼图等……在游戏中大家互相认识,共同展望新生活。这样的游戏型班会,得到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喜爱。于是,“在活动中投入激情,将工作变成喜爱”成了我班的一个宗旨。在之后学校组织的各大型活动中,我班学生都成为了活动的主力。
  作为实验班免不了要代表学校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展示。高二,我班代表学校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德育课堂展示活动。我们的“求索——走近伟人周恩来”的班会,获得了每位观摩的领导和教师的好评。我班也因此被学校授予了“特别贡献奖”。
  进入高三后,作为学校展示课的“叩响梦之门”,以介绍国内外著名大学为主题展开。学生们生动详细地介绍了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海德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莫斯科大学和南开大学等著名大学的特点,使大家了解这些学校的基本情况与人文特色,为高三填写高考志愿作一个小小的铺垫。班会的主旨是在高三刚刚开始的时候为同学们介绍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并且鼓励大家继续将拼搏精神带到大学校园。
  2.各具特色的三个教师节
  从一进校们开始,每年的教师节我班都有不同的创意。高一时,我带领全班女生动手制作贺卡。大家在一起动手好像回到了童年。一张张贺卡拉近了我和女生之间的距离,也带给其他科任老师极大的快乐。
  高二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我们拍摄了各个科任老师上课时的照片,制作成水晶相框送给老师,这些照片被老师们一直保留到现在。
  到高三教师节的时候,学生们的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制作了全班师生合影年历,为老师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希望老师们会永远记得我们十一班。
  三年的教师节,在高一教师节前就已经被我和全体同学所计划,我们希望给所有教过我们班的老师们留下难忘的回忆。
  3.迎新年、庆生日的温馨班级活动
  高一的新年,完全由学生组织了一个欢快的新年联欢会。高二圣诞节前夕,我为大家买来了圣诞树,树上挂上了一张张我和两个学生事先秘密写好的祝福卡。在圣诞的早上,每一个同学来到教室看到漂亮的圣诞树和美好的祝福卡及糖果,都十分感动,他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与关怀,大家在温馨的气氛中度过了2005年的圣诞节。
  高三是大家最后相聚的一个学期。所以,我们为全班同学按月举办生日会。生日会既是大家感情交流的平台,更是昂扬斗志的展台。在台前,每一位同学宣布自己的生日感言,将自己的理想展示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日蛋糕,与同学一起共勉,是十一班这个大家庭每月生日会的保留节目。过生日的同学都将自己的近期或是远期的目标贴在了“理想墙”上。我相信,许多年之后他们都会实现自己在高中时立下的目标。
  在高三的新年生日联欢会上,我制作了电影专辑《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随着震撼人心的音乐,镜头里出现了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小时候以及在高中三年主要活动的照片,片子展现了学生成长的经历,感动了班级中的每一个人。
  
  二、将个人活动转化为多数学生参与的班级活动
  
  1.追求个性,创立班刊《璀璨》
  高一上学期,学生听取了语文老师的建议,创办了班刊《求索》。当时的内容是他们从网上下载下来的资料,可读性不强。我意识到,如果一直这样办下去,班刊会流于形式。其实班刊正是大家畅所欲言、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果主题选取得当,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于是,我们就创办了全部由学生执笔的原创班刊《璀璨》。
  班刊有感动了全体妈妈的母亲节特刊,有纪念周恩来特刊,还有高一结束时的纪念专刊以及高二新组建的班干部誓言,而最后一本是全体科任老师供稿的毕业特刊。以班刊形式记录学生的高中生活,我们一直坚持了3年,共有8本杂志面市。虽然它的起因出于偶然,但它是令我们骄傲的《璀璨》,也是令我们怀念的属于自己的杂志。留在班刊上的文章既体现了我们班学生的才华,更体现了他们对班集体的热爱。
  2.在个人活动中培养集体意识
  高二时,我班张辰扬同学代表我校参加“魅力海淀、青春奥运”形象大使的评选。按理说,这与其他同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互相帮助,而不是嫉妒说怪话,我将他的活动定义为体现全班集体精神的一次活动。
  为了帮助他,大家牺牲了课余时间听他排练、演讲,尽自己所能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在决赛中,全班同学成了张辰扬的亲友助威团,并参与到台上的演出。他们的演出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人,最终张辰扬取得了优胜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通过这件事,每个人都意识到,每一位同学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帮助他人会获得很大的快乐。而张辰扬在之后的班集体工作中变成了一个主动、认真的人,他最终以644分如愿考上了外交学院。
  高二,我们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音乐剧《雪狼湖》,拍摄了学雷锋短剧。这些活动都源于某个同学的愿望。我希望大家明白帮助其他人实现一个不大的愿望,在自己的心中会有很大的满足感。一个班的学生敢排音乐剧、电视剧,还拍得非常好,这件事让学校的音乐老师很是感慨。
  3.因势利导,将爱心献给社会
  高二下学期,我班的王晓娜同学在寒假中了解到有个“太阳村”,那里聚集着许多无人照料的在押犯人的孩子,于是,她就和几个同学去看望那里的孩子。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开学初,我带领学生再次访问“太阳村”,为在那里生活的儿童送去了我们班学生捐献的11箱物资,还捐助了两棵枣树。学生们体会到了家长犯下的错误对孩子的影响,明确了人活着应该有原则。在“太阳村”,大家自发地陪村里的孩子玩起了足球、篮球,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爱。
  之后,我们将在“太阳村”拍摄的录像编辑成了影片《乌云遮不住太阳》,多次在年级和学校放映。
  
  三、利用班级活动促进班级学习
  
  从高一开始,我班开展了学生合作“知识结构小结”的活动。在每次考试前,我将学生按科目分成小组进行知识归纳整理,最终交课代表整合成一份完整的实用的小结,供全体学生复习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尽自己所能,写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总结奉献给大家。最令我感动的是学生不自私、不保守的合作精神,这会是他们高中三年生活的最大收获。
  正是因为我们班具有这样一种合作精神,我班学生都会主动发现班级学习中的问题,主动参与管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班在高考中取得了平均626分的优异成绩。
  通过高中三年我与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形成了“热爱与合作,激情与活力,踏实与努力”的班级活动特色。我们抱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行动中体会快乐,绝不让任务压垮我们”的信念,让每一个活动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学生们热情投入、开朗乐观,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我相信,这种工作、学习、生活并重的人生态度,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优秀成果推荐活动,共有100余所中小学校(含职业学校),300余件次优秀成果脱颖而出。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事例具体、形式生动、效果显著,反映了首都各中小学多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    ◆革命摇篮——爱国主义教育的延续之本    在北京,有很多所学校的历史都与中国的革命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培养了大批优
【摘要】在假期中,除自主学习外,幼儿园组织的集体研修活动也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停课不停研”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基于当下教研的实际困境开展园本化的探索和实践活动,通过变革研修方式、优化研修内容、提升研修效能等,最终真正达成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园本教研;创新实践  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说,闲暇是文化的基础。假日中的“闲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一次有
编者按:2007年6月12日,北京校长德育论坛启动式暨首场论坛在北京市大兴区成功举办,拉开了以“育人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为主题的2007年校长德育论坛的帷幕。  北京校长德育论坛始于2006年4月7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承办。2006年先后召开了四次大型论坛,组织17名校长阐述了作为办学者的德育思考,展示了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典型经验,并有4名专家在论坛上发表对德育的最新研究和发
【摘要】在《体验式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一文中,我们总结了初中语文教学现存的三大问题,并提出了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创新性的情境式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语言的解析,增强学生的体验;注重学与用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体验式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
在《北京教育》第5期上读到了马玉顺老师的《教育三思——读〈大师的教书生活〉有感》一文,颇引为同道。尤为巧合的是,我也正在阅读周勇博士的另一本书——《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相比之下,《大师的教书生活》是从名师着手,而《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一书则从名校着手,更能引发今日学校管理者的深思。此外,马玉顺老师在《教育三思》一文中,抚今追昔,认为办好学校要由学术底蕴深厚的学者来办学,由一大批真正的名师
【摘要】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家校共育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但在农村中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家校共育工作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与探索,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家庭与学校两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努力在教育方式上做到坦诚相待、主动交流、方式得当、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开创家校共育的新局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
2005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多次磋商,决定引进“海淀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 (以下简称“中英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学校的领导力建设,逐步构建一种以领导力建设为中心的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我们可以理性地说,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学校领导力的建设过程。    问题之一学校领导力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学校领导
【编者按】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孔子和荀子的这两句话,正是当今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现在和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力是有能力比你的对手学习得更快。”——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在发展过程中,着重建立起了重视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注重互动、合作、交流、沟通、凝聚众人的智慧,视学习为组织“生命盎然的源泉”,为学校的长远发展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艺术殿堂。馆内展览、博览内容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一大批我国电影业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精心制作完成的,集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作为社会大课堂首批课程教学实验基地,为了使博物馆丰富的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课程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生服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此,才能让数学教学与社会接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其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培养。笔者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