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标准分析王熙凤的形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70-01
  王熙凤是曹雪芹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更是中国文学画廊里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而使得该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下面,让我们试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所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窥探她的个性,从而体会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这一特征。
  从前对她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其性格的阴暗面,诸如圆滑、世故、奸诈、狠毒等方面,用《红楼梦》中下人兴儿的话来说就是: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①但是,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情节所展现的却是她性格中的另一面。
  黛玉来到贾府之后,王熙凤并不像平时那样服侍于贾母、邢王二夫人之侧,而是姗姗来迟。小说的作者也未交待此时的王熙凤有何贵干,为何没有来接黛玉,而是让王熙凤在黛玉与其他主要人物见面之后才“闪亮登场”,进行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
  在场的其他人物,哪怕年龄再大,辈分再高,也有个受礼数约束的问题,但这些礼数在王熙凤身上好像并不管用,这充分说明了她已经养成了一贯的任性、随意的个性。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告白,算是通知大家,她到了。既是给贾母打招呼,也像是给远道而来的妹妹林黛玉道歉。毕竟,作为贾府的年轻管家,亲戚已经到了自家门上而主人没有按时接待,已有不当之处,更何况来者是贾母的亲外孙女。
  因此,带着这种遗憾与愧疚的心情,王熙凤见到黛玉之后,对着大家,进行了一场内心的表白:“天下竟有这么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见到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对黛玉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贾府的女眷们大都在都在贾母面前,所以,这样的赞美是必须的,更何况这样的评语并不为过。接下来她又悲从中来:“只可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于是,欢声笑语刚过却出现了唏嘘之声。
  对于此情节,以前的论者认为,王熙凤太会表演了,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我们试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气氛中,王熙凤为了顾忌贾母的悲痛而不提及贾敏去世之事,行吗?从情理上讲还是不行的。因为黛玉进贾府的直接原因就是母亲贾敏的去世,这是贾府上下众人皆知的事情,此时,在赞美完黛玉之后,顺便提及姑妈贾敏之事,就显得既合情,又合理。
  因此,此时的王熙凤,还是履行了大管家的职责。相反,此时她如不这么做,不是显得太没有人情味了吗?贾敏毕竟是贾家的姑奶奶,她的去世,对贾母、对贾家来说均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起码在感情方面,贾母及她的子孙们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所以,王熙凤的悲痛,某种程度也是贾母的悲痛。
  然而,她没有想到,她的悲痛,却引来了贾母的嗔怪:“我才好了,你到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但大家想想,贾母真怪王熙凤吗?那也不见得,贾母只是不想让这种气氛再感染其他人,尤其是黛玉罢了。
  因此,在贾母的心中,王熙凤是一位能干的孙媳妇,也是一位讨人喜欢的孙媳妇。在很多场合,贾母毫不掩饰对王熙凤的喜爱之情。比如在下面的情节中,她向黛玉如此介绍王熙凤:“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用如此诙谐幽默的 语气同王熙凤开玩笑,那么她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一环节的表演中,王熙凤确有令人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她的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尤其是对贾母的毕恭毕敬。贾母是贾家的支柱,情理上应该如此,作为小辈的王熙凤,处处能想到贾母,时时能记着贾母,非常在意贾母的感受,能用各种办法讨贾母喜欢。一句话,凡是贾母高兴的的事情,她都会去做。
  这一切看起来有点巴结奉承之嫌,但从国人普通的心理情感来讲,讨自己的老祖母高兴,让她在快乐的时光中安度晚年,这又有什么错呢?
  所以,对王熙凤的这些表现,也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一味地认为她动机不纯。当然。这样说绝非给她开脱。我们知道,这些情节,仅仅是小说的开始,随着情节的展开,她的面目将会越来越清晰,等到读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弄小巧借剑杀人”等情节时,读者一定会认识另一个王熙凤。
  如此看来,小说人物,就像现实生活 中的人物一样,也有其多面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看来,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他们性格上的多样性。这就是说,一个人,他同社会上的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是多样的,因而性格也是多样的。无论是谁,总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而存在,因此就一定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其思想性格,都不会是单一的。毛泽东同志在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②,它们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③。如果坚持这样的创作原则,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肯定是生动的、饱满的、栩栩如生的。
  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时候说过:“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④
  如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小说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也要指导学生成功地描写人物,更应该引导学生从矛盾对立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以人物的身份作为塑造人物多样性性格的依据,是小说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能够统一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致在人物身上乱下结论,导致人物性格的分裂,就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
  我们已经知道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取决于人物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人物多样性性格的统一性,取决于人物所具备的特定身份,这样,要描写人物多样而又统一的性格,就必须从人物特定身份所应有的复杂社会关系出发。当然,就小说阅读而言,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切忌乱贴标签,更不能人云亦云。就王熙凤而言,既要看到阴的一面,也要看到阳的一面,这样,才不妄作者的苦心,这样的阅读鉴赏方法,才是一位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知人论世的正确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2]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1953年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3]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1953年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4]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他文献
发动机的振动大致分转频振动和极频振动两类,都由电磁引起,又都与转子-铁芯-定子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中国现采用引起技术制造的空冷汽轮发电机,具有结简单,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内应力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设计-套有一定说服力的试验对该文提出的对应关系给予了论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
该文根据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特性和现有诊断方法的不足,阐述了基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可早期预报故障。
会议
要根治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改革作文教学不可。从2008年起,我们这个山村小镇,在汕尾市教研室林惠生主任(特级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实施"农村小学作文开放式
该文提出一种确定模糊子集隶属函数的新方法——STB法,在此基础上,引入隶属优势的概念,制定出一种新的模糊模式识别准则——最大隶属优势模式识别准则。应用这一准则,对137例EEG
【摘要】作文是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训练。因此教师需要从体验观察、模仿写作、激励自趣等方面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准,达到启发思想,激发写作欲望,诱发想象潜能的目的,从而为小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写作 模仿 观察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