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州市三调与成果应用

来源 :地理空间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三调)作为国情国力调查,成果数据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现势性强,应用潜力和应用需求巨大。遵循"边调查、边应用"的原则,广州市三调成果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有效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简要介绍了广州市三调的流程与特点,详细介绍了广州市三调成果的管理方式以及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保护、土地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就进一步拓宽三调成果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促进成果的共享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在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采用的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法中,常将测站设在变形区域内,因此需要实时解算测站点的坐标,判断解算所得的两期坐标是否精度相同、是否有必要采纳新的坐标值。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且有限界要求,因此控制网布控的客观条件受到较大限制,有必要对一些控制测量方法在隧道内的应用进行实验分析。对隧道内采用的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方法所涉及的控制网设计、测站坐标传递与检验进行了论述。
黄土沟壑区有大面积的坡耕地,耕种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粮食等作物产量较低.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是改善耕种条件的重要措施.以铜川宜君县云梦乡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对黄土沟壑区的坡耕地治理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治理工程中的梯田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结果可知: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可提高耕地质量.梯田施工采取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辅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定线、清基、筑坎、保留表土和修平田面等.实施梯田改造后,可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增加,减少坡耕地面积,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为农业生产创造良
为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热环境与地表覆盖响应,基于长时间序列(2003-2018年)MODIS地表温度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和城郊温差法揭示了研究区地表覆盖与城市热岛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扩张明显,建成区范围逐年增大;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热岛在空间上表现为由西向东的M形扩张以及由北向南的Z形扩张;城市热岛强度均在3℃以上,城市热岛增长主要体现在2003-2011年;研究区各地
提取滑坡形变数据、分析形变趋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精确获取地表形变数据的能力,是当前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分别利用DInSAR和SBAS-InSAR技术处理了22景哨兵一号(Sentinel-1)C波段数据,得到了四川省安州区高川乡大光包滑坡2018年3月-2020年2月的形变数据特征。结果表明,大光包滑坡点共有3个相对明显的形变区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遭遇了重大威胁。以珠海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9年10 m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珠海市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Fragstats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并分析了珠海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
以华北平原(河南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短基线集InSAR监测技术,基于RadarSat-2雷达图像数据,以形变监测为需求,对该区域开展地表沉降监测,并分析其成因。整体反演沉降区与城市发展形成的地下水漏斗区、地热应用密集区以及濮阳油田开采沉降区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进一步证明人类社会活动是形成地表沉降的重要因素。
基于2018-03-22-2019-01-16覆盖个旧市的23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利用PS-InSAR方法进行处理,获取了该地区的地表形变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表年均形变速率为-49.89~25.52 mm/a,锡矿开采区是地表沉降较严重的地区;个旧市城区的地质条件较稳定,形变量较小。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正射影像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生产。目前现有的通用型地理信息软件,还无法满足县域分幅这种特殊形式的正射影像数据生产和质检的需要。鉴于此,基于ArcGIS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工具条,有针对性地实现了项目生产中所需的海量影像显示、数据处理、镶嵌线编辑和质检等功能。该软件已被多个生产单位实践应用,其稳定性好、操作便捷,通过批量操作,能很好地提高数据处理
为解决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海量存储、时空一体化、高效共享、实时更新等管理问题,探讨GIS在标准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构建中的独特优势,提升交通运输空间数据管理、应用和工作效率,首先从数据的组织和分类、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然后针对传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只注重独立的业务环节,忽略数据管理与应用的结合,导致数据来源有限、数据监测与更
为了解决工程测量中圆柱体拟合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圆柱体拟合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该方法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不依赖于初值选取。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利用隧道环片点云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拟合精度与最小二乘法相当,能满足实际工程测量中圆柱体拟合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