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类高校护理学(中升本)这一特殊专业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让护理专业学生整体就业难增添了巨大压力,已成为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深刻剖析护理(中升本)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策略。
现今社会对物欲的追求、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核心价值观的扭曲、对所学技能的不自信等,不仅加大了护理学(中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增加了医学类大学就业整体压力。因此,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1.1 浮躁、焦虑
相当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想到现实和将来的问题总是精神紧张甚至恐惧,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心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佳、英语校内四级未过、专业技能操作不强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不安。
1.2 消极、自卑
面对激烈的竞争,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社会的不公,常常会使人陷人消极、自卑的心理怪圈。别人具有的优势自己全没有,因而自惭形秽、消极自卑。同时,还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性别歧视,更加打击了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热情,使一些学生本就消极自卑的心理再一次笼罩上了阴影。
1.3 追求功利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形成了 “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有工作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有关调查表明,在“愿意到什么地方工作”上,选择去省外的毕业生占到7%,去省内其他城市30%,省内市(县)、县级、区级城市占到10%,留在省会城市占到了53%。这种不切实际的功利心理,使他们在求职中期望值偏高,好高骛远,与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l.4 盲目从众
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方面择业,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念对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择业心理影响很大。
2 就业心理指导
(1)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增强就业自信,把祖国的需要作为第一追求。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七八百万人之多,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一些专业人才又出现短缺,人才供需不均衡。据统计,我国每万人仅拥有护士9.6人,而美国是71.7人,日本是41.9人,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正确看待就业现实。要让学生看到医护人员短缺,社会很需要他们,学生择业就业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干,择业就业双向选择,要树立我能行、我能干好的必胜信心,同时要具备应聘前相关知识、技巧和礼仪。(2)提高护理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鼓励其勇于竞争。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推销自己,勇于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競技状态,面对择业竞争,要坚强不能软弱,要果断不能犹豫,要进取不能退却。真正以信心和实力赢得胜利,走向成功。再次,要正确指导学生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挫折是人生成功的经验积累。(3)把握机遇,主动进取,不放过任何一次求职机会。一要积极热情地为护理学(中升本)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就业通道,提高参与竞聘的几率。二要热情鼓励护理学(中升本)学生多参加人才交流会、就业洽谈会,给他们支招鼓劲,使他们了解社会对护理职业需求的范围、素质要求、待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选准自己的岗位。三要鼓励学生深人单位实习,接触单位职工和工作岗位,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岗位环境,培养工作热情,坚定工作决心。(4)把护理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高校担负着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重要职责,应将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是请进来,学校有针对性地邀请校外的专家来校举办就业形势分析或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报告;邀请三甲医院相关领导或人事部门主管领导解析企业的人才观、发展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讲解个人的择业观、奋斗史,交流成功的创业经验,从而使学生受到具体生动的就业教育,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走出去。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使教育与用人密切挂钩,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开展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心理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新的就业指导途径。(5)指导护理学(中升本)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就业心理,护理是实现救死扶伤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应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尊重护理的浓厚氛围。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以积极的职业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我贬低,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当然也是暂时的现象。在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下,护理学(中升本)专业毕业生一定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未来护理(中升本)毕业生择业竞争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现今社会对物欲的追求、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核心价值观的扭曲、对所学技能的不自信等,不仅加大了护理学(中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增加了医学类大学就业整体压力。因此,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 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1.1 浮躁、焦虑
相当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想到现实和将来的问题总是精神紧张甚至恐惧,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心理。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佳、英语校内四级未过、专业技能操作不强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不安。
1.2 消极、自卑
面对激烈的竞争,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社会的不公,常常会使人陷人消极、自卑的心理怪圈。别人具有的优势自己全没有,因而自惭形秽、消极自卑。同时,还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性别歧视,更加打击了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热情,使一些学生本就消极自卑的心理再一次笼罩上了阴影。
1.3 追求功利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形成了 “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有工作做”的结构性失业现状。有关调查表明,在“愿意到什么地方工作”上,选择去省外的毕业生占到7%,去省内其他城市30%,省内市(县)、县级、区级城市占到10%,留在省会城市占到了53%。这种不切实际的功利心理,使他们在求职中期望值偏高,好高骛远,与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l.4 盲目从众
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方面择业,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念对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的择业心理影响很大。
2 就业心理指导
(1)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增强就业自信,把祖国的需要作为第一追求。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七八百万人之多,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一些专业人才又出现短缺,人才供需不均衡。据统计,我国每万人仅拥有护士9.6人,而美国是71.7人,日本是41.9人,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正确看待就业现实。要让学生看到医护人员短缺,社会很需要他们,学生择业就业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干,择业就业双向选择,要树立我能行、我能干好的必胜信心,同时要具备应聘前相关知识、技巧和礼仪。(2)提高护理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鼓励其勇于竞争。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推销自己,勇于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競技状态,面对择业竞争,要坚强不能软弱,要果断不能犹豫,要进取不能退却。真正以信心和实力赢得胜利,走向成功。再次,要正确指导学生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挫折是人生成功的经验积累。(3)把握机遇,主动进取,不放过任何一次求职机会。一要积极热情地为护理学(中升本)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就业通道,提高参与竞聘的几率。二要热情鼓励护理学(中升本)学生多参加人才交流会、就业洽谈会,给他们支招鼓劲,使他们了解社会对护理职业需求的范围、素质要求、待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选准自己的岗位。三要鼓励学生深人单位实习,接触单位职工和工作岗位,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岗位环境,培养工作热情,坚定工作决心。(4)把护理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高校担负着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重要职责,应将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是请进来,学校有针对性地邀请校外的专家来校举办就业形势分析或专业的就业心理指导报告;邀请三甲医院相关领导或人事部门主管领导解析企业的人才观、发展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现身说法,讲解个人的择业观、奋斗史,交流成功的创业经验,从而使学生受到具体生动的就业教育,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走出去。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建议,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使教育与用人密切挂钩,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开展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心理课题研究,不断探索新的就业指导途径。(5)指导护理学(中升本)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就业心理,护理是实现救死扶伤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应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尊重护理的浓厚氛围。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以积极的职业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我贬低,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当然也是暂时的现象。在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下,护理学(中升本)专业毕业生一定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未来护理(中升本)毕业生择业竞争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