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探究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再根据自己的观察,确定写作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体验、认识和描述事物,提高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小学作文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图文结合指导作文,来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图文结合指导作文
  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教学中“描写动物”这个习作内容,让学生明确这次写作“要抓住动物的特征,要有条理、生动、形象地描写”后,先声像引路,观看电脑里储存的录像《小白兔》,接着出示例文,再观看电脑中储存的素材提示:1.你准备选择哪一种小动物来观察、描写?这种小动物有哪些特点?2.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这种小动物?然后,播放了有小猫、熊猫、大象、小鸽子这几种动物的录像,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来写。学生兴奋起来聚精会神地观看,这时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说小动物的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按习作要求写作,效果明显。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培养“情商”,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商”,外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认为:成功= 20%“智商”+80%“情商”。“情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智商”的催化剂和加油站。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真挚的情感,面对情境,人人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求知,去发现,去创新;促使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流露和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受。作文由苦差事转变为学生的情感交际和需要,学生从“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
  二、利用多媒体扩大阅读空间,读写结合,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1.利用多媒体扩大阅读空间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指导三年级习作《可爱的水果和蔬菜》时,我要求学生上网查找,了解水果或蔬菜的生长地、生长情况、营养价值及其他多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枇杷分为红沙、白沙两大类。红沙果皮橙黄色,所以古人把枇杷喻作‘金丸’。如宋祁诗‘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陆游诗‘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等。”足见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见闻,拓展了学生的写作资源。
  2.利用多媒体读写结合,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通过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阅读文本,从中找出所需要的材料;学会把有用的材料下载下来;学会在写作过程中有计划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引文,并根据自己的见解阐述引文内容,使上下文连贯,从而使阅读量更大,阅读活动更为频繁,习作素材愈加丰富,读写结合更为紧密,使学生习作的难度大大降低。
  三、利用多媒体制作展示,再现实况指导作文,以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把语言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与写作相关的材料,并在图像信息的提示下,使学生仿佛感到事物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充实写作内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园地三的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时,我在课件中先展示了许多我国的著名旅游景点,如八达岭长城、故宫、黄山、西湖等的音像视频,同学们边欣赏美景,边听导游规范的讲解。接下来通过课件让同学们了解了旅客和导游应注意的地方及旅游的安全常识,让学生进入实践乐园,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我们本地的景点,如蔡伦墓祠、朱鹮生态园、长青华阳等,让学生当小导游来介绍这些旅游景点。最后,快乐写一写。我有意地重播再现,让学生再次回顾刚才的美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以导游的语气写下来。同学们由于已获得了丰富的习作资源,文章写得流畅、情感细腻、想象丰富,对整个游玩过程记述翔实,体味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评价鉴赏,相互交流,品味作文,以唤起学生创新涟漪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现就我示范评改作具体介绍:课前,我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数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我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的要求,如“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对“病文”逐篇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指导学生围绕范文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细微处落笔进行“治病”。讨论之后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稍加对比,对大家一致认为优美的词句及有创意的语句,直接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以示鼓励。
  这样,既能使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发现自己不易察觉的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合作交流,让他们欣赏自己思维创新的累累硕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虽然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轻松地学做作文。我相信,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能够凭借多媒体的美丽翅膀,飞进属于自己的那片美丽天空。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小于胎龄儿(SGA)在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其血清中调控人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探讨其在学龄前期
目的:通过调查获得上海地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 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12所中学,共10442名中学在校生(年龄11~18岁,其中11~14岁5169人,15~18岁5273人,其中男生691
在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造要适应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是提升学校管理、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学校档案工作的现状  档案管理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加强改造学校的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对于保持学校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在提高学校教学、科
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比例高,数量大。残疾人口总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所以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起步晚,难度大,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基础仍然薄弱,存在着设施不全,资金不足,师资短缺,入学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陕西省靖边县特殊教育事业为例加以分析,阐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策略,供同行商榷。  靖边县特殊教育
2015年暑期,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修订)》(以下简称新版《守则》),共计9条,282字,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新版《守则》立足学生身心实际,通俗易懂,相比2004版《守则》,更具体验性和操作性。《守则》的实施,从教育理念、育人载体、途径方法等多个层面,激活了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池春水。  一 刷新德育理念,德育定位更精准  首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当前学校
不曾想过,我的心里是否有棵伟岸的树支撑着我,那样绿意蓊蓊地罩住我生命的天空。但我会常常想起故乡那满山遍野的树,一棵棵屹立在贫瘠的土地上。世世代代,随着时间而成长,伴着岁月而苍老。  爸爸常这样对我说,人要活得像山上的树那样。我一直不曾明白这句话里所隐藏的内涵,只是每当用心地注视着一棵树的时候,我就发觉树的某些东西涌进了我的血脉,使我有种向前奔跑的冲动,永不停歇。甚至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这种感觉仿
星期一一大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我大吼:“老师,为啥收我们的手机,手机是上周刚二千多块钱买的……”哦,原来是我制定的班级规定惹的祸。  随着学校“禁手机”的相关制度出台,各个班级也相应地制定了班级“禁手机”制度,比如:1.手机远离教学区和休息区;2.上课期间,家长有特殊情况需要找学生,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3.住校同学确实需要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告知家长,经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