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首开分期付款模式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使得很多手工工人失去了饭碗,尤其对纺织女工来说,更是致命打击。为了补贴家用,一个名叫山特夫人的纺织女工好不容易才在某皮鞋厂找到一份手工缝制皮鞋的工作。山特夫人下班后经常把一些材料带回家,在油灯下进行缝制,以便多挣些工资,非常辛苦。山特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就想发明一种可以缝制皮鞋的机器。
  后来,山特先生果然制造出一台缝制皮鞋的缝纫机,并具备了最基础的打洞和穿线功能,但用单根线缝出的链式线条并不紧实,一旦中途断线,先前缝好的线条就会全部松开。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1841年,法国某裁缝制造出了一种双线迹缝纫机,缝制速度比手工缝制提高了十几倍。四年后,美国一位机械师又成功发明了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缝纫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针,他还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可是不久,他就发现有人侵权了,侵权的人是后来的“缝纫机大亨”艾萨克·梅里特·辛格,最终辛格败诉。
  但是,辛格并没有因此停止对缝纫机的研究,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于1853年发明了一款新式缝纫机,缝纫速度可达到每分钟600针。这种高速缝纫机投入市场后,非常受欢迎,在1855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展出后,更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令辛格大受鼓舞,他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终于在1859年发明了今天人们熟悉的脚踏式缝纫机,这种缝纫机由于操作方便,广受家庭主妇的青睐,成了行业翘楚。辛格则开足马力進行生产,销量遍布各地。
  可是不久后,辛格通过各地交上来的销售报表发现,当缝纫机在市场上达到一定数量后,销量就开始裹足不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价格太高了。当时,辛格公司的缝纫机价格是80美元一台,这个数字是当时美国一般家庭年收入的五分之一。据销售人员分析,缝纫机主要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但是她们手头通常没有多少钱,想买也买不起。那该怎么办呢?有人建议多打广告,增强产品的知名度,这立马引起在场人的反对,因为他们缝纫机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又有人建议降低缝纫机的价格,这个建议也被否定了,因为那势必得削减产品的成本,导致商品质量下降。似乎是山穷水尽了,辛格对此一筹莫展。
  几天后,辛格的销售总监突然来找辛格,提出了一个办法:让那些家庭主妇一下子拿出80美元,她们自然拿不出来,不如先让她们交一笔钱把缝纫机买走,然后,让她们每个月都支付一笔钱,直到把钱付清为止。这个办法让辛格有点犹豫不决,他认为,如果接下来,这些顾客不能继续交款怎么办?销售总监则说,咱们可以和她们签订合同,出了问题就按照合同来解决。这番话让辛格茅塞顿开:对!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接下来,辛格就开始在一个地方进行试点,试行的结果非常好。于是,他开始向更多地区推行这一方法,即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分期付款。辛格利用这个方法,成了美国乃至当时世界上的缝纫机大王。时至今日,该公司生产的缝纫机仍然位居世界缝纫机十大品牌的前三名,对此,分期付款的方法功不可没。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韩愈出身贫寒,于他而言,读书做官不只为实现“致君尧舜”的远大抱负,也为改善家族生计。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他开始参加科考,接连三次折戟而归,直到公元791年才成为进士。但要得到实际官职,还需通过吏部考试,他又是屡战屡败。  这时他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文章的“古文”习气不符合推崇“时文”的主考官的口味,于是他违心学起“俗下文字”的骈体文。这对“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来说,无疑是种耻辱。但即使如此
《国家宝藏》播出时,乾隆的农家乐审美被群嘲,但相比于拉低国民艺术品位的审美,他的另一大可怕爱好就是充当行走的打油诗人,超爱尬诗。大雄宝殿里写诗,乾清官里写诗,旅游写诗,得了新玩具也写诗……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如果放现在,他可以开一档《乾隆MC有话说》的Talk Show。  电视剧《延禧攻略》塑造了情意绵绵、群花采蜜的皇上,然而真給他这么多天天惹事儿的女人,估计他只会躲起来去写诗。  乾隆的御笔一挥
1939年3月,伦敦法庭审理了一起奇怪的案件:德国公民恩斯特·汉夫施丹格尔以诽谤罪名起诉英国著名的高档百货商店塞尔福里奇公司,理由是该商店出售的杂志说他是“希特勒的男朋友”。案情很快真相大白——上述杂志总共只售出了一本,购买者是汉夫施丹格尔的秘书。整个诽谤案其实是汉夫施丹格尔自导自演的,其目的是敲诈塞尔福里奇公司一笔钱。  其实,在庭审之前,汉夫施丹格尔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语气十分哀怨,倒真有点像
北宋大臣袁廓本是后蜀的进士,后来他和他的国家一起归顺了宋太祖。归顺宋朝不久后,他就在出任双流县主簿(县委秘书长)和西平县主簿时,立下了大功——幫助百废待兴的地方政府,将一万多名未被登记在册的百姓纳入了户籍系统。  对于人口稀少的宋朝来说,这是一个比发现金矿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消息。这一万多人对于地方政府的具体意义是每年可以征收巨额的人头税、田税等税收,这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而且,这笔收入将会随着
所渭“没有坑娃经历的父母,不足以谈教育”,在我们宏脑思考且无力反抗的年纪,他们坑娃的方式花样百出。淘编们纷纷晒出了“童年阳影”,你也要来“自我治愈”一下吗?  夕颜:戎有个表弟赶上了“轶”字辈,算命先生又说他五行缺金,所以爹妈给他取名叫“轶锟”,结果班上那帮“没文化”的小朋友都喊他“铁棍”。  决微:隔壁那个叫统统的小朋友还不知道,他的父母曾对很多人许下诺言:借你的钱,我们统统会还的。  子玉:我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爱好是喝酒,他闯祸的时候喝,思过的时候喝,失恋失业的时候更要喝。身上被捅十几刀,眼看就要死了,令狐冲还念叨仪琳小师妹。仪琳又惊又喜地过去,令狐冲说,你能不能给我找碗酒。大夫让他戒酒,他却说,不能喝酒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及早死了爽快。很多时候他甚至都不等人请,主动凑上去讨酒。  比如去衡阳出差,闻到街上叫花子的猴儿酒香,令狐冲非要喝一口,也不嫌酒里有干垃圾、湿垃圾。还有初见
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皇帝颁发上谕,“听说西山煤窑的窑主常诱拐良家子弟入窑,动辄打骂,死伤无数,到底怎么回事?”顺天府不敢怠慢,忙派人严密查访,按律治罪。严打之下,西山窑工的悲惨境遇才暂时有所改善。  皇帝的一时兴起或许能妥善处置个案,却难以根治全国煤窑的病灶。21年后,能吏徐寅第升任顺天西路同知时,西山有个门头沟,分布大小煤窑二百多所,京城所用之煤皆产于此。窑主依然延续骗人入窑的“传统”
一只黄绿相问的鸟停在宫殿前,孙权没见过,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白头翁!”满头白发的张昭怀疑诸葛恪是在损他,便问:“从没听过有鸟叫这名字,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诸葛恪答:“有种鸟叫鹦母,你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  诸葛恪因机灵善辩而在吴国迅速走红,但也开始变得目空一切。  孙权病危,向诸葛恪托付国家大事后就咽气了。诸葛恪出来后,军委主席吕岱提醒他,“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诸葛恪一听,满睑
北宋史学家孔平仲的《孔氏谈苑》中载,宋朝官员致仕后,福利待遇比历代都优厚,因此北宋的集贤殿校理丁讽病退后,国家照样按时发给他银子,还管养老。  丁家是大族,丁讽的老爸当过副相,家境殷实,按说这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可丁讽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他晚年患上了风疾,半身不遂。不过丁讽身残心不残,他喜欢美女,还喜欢买美女,把美女们买来干吗?养眼,满足自己的爱美之心。  因此,丁讽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和焦点人物
很多人只知道林则徐睁眼观世的明智、虎门销烟的壮举,却不知他还是水利专家,在治水领域颇有功绩。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升任东河河道总督,管辖山东与河南境内黄河、运河的防修事务。他到任时正值隆冬,河岸朔风怒号、冰雪封堵,但他仍多次亲赴现场督促工匠修坝筑堤,随时提出不足之处。在开挖运河的过程中,工匠挑土之路都被泥浆抛撒成“泥龙”,他们历来都是在竣工后才统一清除“泥龙”的,但林则徐认为这是“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