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之设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華民族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之设源远流长,经历了两个变化过程——春联的前身先是桃符,后是春词。
  根据《山海经》记载,中国最早的门神郁垒和神荼站在大桃树上禁御百鬼。东汉应邵《风俗通义》记载:“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可知两汉时期,官署已有大年夜在门口立桃人“御凶魅”的风俗。魏晋时期,此风俗拓展到民间,桃人简化成桃木板,在桃木板上画郁垒、神荼两神的像或名字,过年时挂在门旁,称之为“桃符”。
  桃符呈条形,长二三尺,宽三五寸,每于除夕夜以旧换新,北宋王安石之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正是此情景。五代末期,有人开始在桃符上写字,首创者为后蜀皇帝孟昶。
  孟昶喜欢舞文弄墨,接连几年除夕夜在桃符上书写吉词“元亨利贞”,名曰“题桃符”。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大年三十晚上,君臣欢宴,共相守岁,其间孟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幸寅逊奉旨写几字,孟昶以其非工,握管蘸墨,一挥而就“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众文武大臣齐声喝彩。后人将孟昶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称作我国的第一副联语,因用于过年迎春时,所以叫作“春词”。
  清代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登位那年的年三十早朝,为示官民同乐,大明气象鼎新,降旨一道:“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臣下不知春联为何物,太祖作了想象性的解释,谓新春佳节贴于门上之联语,应以大红纸书写,用吉祥祝颂之词体现新年喜气洋洋。
  此后,中华民族浩瀚辞海中,多了“春联”这个新名词。
其他文献
摘要: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语法时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大量地在黑板上板书,讲的滔滔不绝,但学生收效不大,正如走马观花。而新课改要求教学应大量创设语境,与学生互动,语法教学要更直观、生动、有趣,营造快乐的情景和氛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景;操练;互动  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懂得语法,可以减少运用语言的盲目性,提高语言理解的正确性和表达的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因——学习氛围,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从隐性氛围和动态氛围两方面论述了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及个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英语学习氛围的一些见解,以期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提高语言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氛围;创设  一、前言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界状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而学习氛围则是这软
江泽民曾说:“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求同存异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只局限于抓纲务本,一本教参往往是教师们传授知识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也正是我国社会将发生巨大而深刻转变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种机遇和挑战给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提出了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讨论课;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想要学生学好英语,懂得运用英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入手。但是面对死气沉沉的英语课堂,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本文将从教师对听说教学的重视、如何将听说有机结合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听说习惯、如何创设听说环境及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等几方面阐述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们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及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体验”来刻画教学活动中的过程目标,并在解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抱怨英语书面表达题无从下手,感觉没有可写的素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就应积极地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本文就此作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过程写作; 提高;水平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学好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写作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作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输出
摘要:2008年以来,语文、数学、外语三分天下的高考格局让语文学科也加入了不放过任何得分机会的行列,沉重的作业负担压得我们的高中生已经直不起身来,仔细思索,却发现他们的作业存在着诸如片面强调识记、以写为主等症结。本文针对这些症结提出了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意性、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等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救救辛苦的江苏孩子。  关键词:语文作业;症结;救救孩子  随着
摘要:笔者通过各方探究联系实际教学,探讨了双语汉语课堂教学的多中导入方法,包括直接导入、作者主人公导入、歌曲音乐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对比导入、问题导入,并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合情合理、节奏明快、因文制宜、新颖别致、灵活多变。  关键词:直接导入;作者主人公导入;歌曲音乐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对比导入;问题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汉语教学亦是如此。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学习内容和方式更加多元化。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问题,从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容量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恰当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