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赤水河流域近十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水资源空间分配与水文循环过程,以期为流域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及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1967~2020年的气候背景下,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拟了流域2008~2020年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总径流量,从而分析三者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结果]研究表明:流域三个站点率定期和验证期的R2、NSE均大于0.6,构建的SWAT模型适合赤水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流域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研究期间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7.57 km2、23.51km2、4.75 km2,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9.42 km2、65.98km2;4期土地利用背景下,地表径流和总径流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地下径流呈波动下降趋势,且与地下径流相比,地表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更敏感;对地表径流而言,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地下径流则是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而总径流量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结论]总体上截流蓄水效果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林草地具有较好的截流蓄水功能.
其他文献
1 病原rn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奥杜安小孢子菌和变形小孢子菌都能引起犬猫皮肤病,其中犬小孢子菌最常见,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猫的真菌有2种,即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98%发病是犬小孢子菌引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