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断钩虫病54例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行胃镜、肠镜检查94821例,检出钩虫病54例,检出率0.057%,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十二指肠降部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病变部位深,解剖结构复杂,常规内镜检查窥视不清,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对该部位病变的诊断有了较大改善。现就我院近2年来内镜确诊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18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患者男,60岁,1周前因"不能进食,自行采用自制铁质扩张条插入食管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因发现食管癌(病理证实为鳞癌Ⅲ级)曾在我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在我院行探条扩张术,此后2个月因吻合口狭窄放置6 cm食管内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9~25 cm处),再此后3个月因肿瘤复发堵塞食管支架上口再次置入4 cm支架(支架位于距门齿17~21 cm处),入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3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50%~80%,因此应给予紧急有效的抢救措施。目前普遍认为,控制急性出血首选以药物和内镜治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本文就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42例,分析总结如下。
缺血性肠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病变侵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包括缺血性结肠炎、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静脉栓塞等。随着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缺血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也有增加,其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腹泻,严重者可以出现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国内外多报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查,而未见有关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检查及血浆D-二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胆囊引流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患者并发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有急性右上腹痛,Murphy征阳性,经影像学和ERCP诊断为Mirizzi综合征Csendes分型Ⅰ型,胆道结石合并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方法为经内镜ERCP取石及相应治疗,继之行经乳头鼻胆囊引流术。结果8例均经内镜成功完成取石及鼻胆囊引流术,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
第9届国家级“大肠镜及大肠疾病诊断及治疗进展学习班”将于2010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在华东医院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及日本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现场演示等,欢迎从事消化医疗工作者踊跃参加。参加者填写报名回执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2010年10月15日前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递交。联系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邮编:200040;联系人:科教处金建华或消化内镜中心季大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进行腹腔内镜检查对渗出性腹水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不明原因渗出性腹水患者经口腔穿胃壁行腹腔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23例中22例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95.7%。明确病因诊断22例中,腹腔恶性肿瘤12例(54.6%),结核性腹膜炎8例(36.4%),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1例(4.5%),嗜酸性小肠炎1例(4.5%)。结论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对原因不明渗出性腹水患者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共同承办的“2010南方消化论坛暨第六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定于年6月18至2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将分消化内镜以及消化疾病两个会场,采取专题讲座与内镜操作表演的形式进行,会议专题包括: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空回肠疾病、
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口胆道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对21例十二指肠镜下常规ERCP治疗困难的肝内外胆管巨大嵌顿性结石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2010年3月7日,第15届北京友谊消化内镜沙龙暨消化与病理医师消化道早癌学术研讨会在友谊医院举行。沙龙由张澍田教授主持,日本东京国立癌中心国际著名消化病理学专家Shimoda教授以及来自我国各地的40余名病理和消化专业医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就消化道上皮内肿瘤的病理诊断新进展、中西方消化道早癌的病理诊断差异、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内镜治疗指征和随访、消化科医师与病理科医师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其他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