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法治道路与现代国家构建问题

来源 :拉丁美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19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法治道路存在明显的秩序短板,这与其现代国家构建问题有关.从法治的秩序维度考察,巴西独立以来的法治道路与英国等西方主要国家先“治民”、后“治官”最后才“治王”的路径正好相反.在“治王”方面,巴西的皇帝、将军和总统在不同时期构成巴西法治建设的最大障碍,驯服“王者”并不容易.近40年来,通过国会两次成功弹劾,巴西总统的权力已经得到极大限制.在“治官”方面,“洗车行动”开创了一个法检警协同合作的反腐败新模式,法治反腐取得重要成就.但是,巴西法治建设在“治民”方面长期表现不佳.巴西法治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现代国家构建视角得到一定解释.结合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现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国家合法性、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三个层次.通过考察巴西的现代国家构建,可以发现它的国家合法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国家自主性不足、国家能力软弱,且在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可以说,巴西法治的秩序短板实质上是国家能力的短板.
其他文献
关于极端主义概念的界定,中俄学术界主要围绕着极端主义到底是倾向、思想、行为,抑或是行为与思想的结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仅仅把极端主义理解为某种倾向的观点,会导致极端主义的泛化,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预防与打击极端主义的氛围;单纯地把极端主义理解为某种思想将导致极端主义被无限扩大,与法律仅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的理论相背离;单纯地将极端主义理解为某种行为,在法律层面无法与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相区分.极端主义是建立在与一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思想及其违法行为.对极端主义概念的界定揭示了极端主义所具有的政治本质属性
境外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等精神传销可以简略分成宗教外道和伪科学邪教两大类.新兴宗教依附传统宗教构建自身说教,伪科学是众多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的理论基础,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是宗教外道和伪科学邪教的统一.组织渗透是邪教传播的传统路径,意识形态安全漏洞是境外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侵入的主要原因,传统出版和互联网是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的载体.我们必须提高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加强科学普及,健全制度提高技术以抵制境外新兴宗教和神秘膜拜渗透,打击精神传销.
在中国共产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对宗教的科学认识是思想基础,完备的要求是基本遵循,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丰富的方式方法是手段支撑.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引导经验分别通过科学回答为什么要对宗教开展引导,依据什么要求开展引导,党如何加强引导工作,依托哪些手段开展引导这四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我们构造了无神迹的逻辑论证,推论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验见解之上,并运用数学和逻辑的形式语言来研究“神”.这种研究方法与神学研究相反,在神学研究中,大都运用人文学科的解释学和训诂学方法,将研究视野限于现有的文本基础上,答案却不在文本中.我们在公理化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关于神不存在的逻辑证明.无神迹的逻辑论证对理解人类自由解放、弘扬科学精神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类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高度契合现代政治的文明与理念,在引经据典中展现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品格.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包含了以“民为邦本”与“正己修身”为旨归的价值品格、以“德法合治”与“选吏用人”为合力的实践品格、以“改易更化”与“居安思危”为辩证的精神品格、以“亲仁善邻”与“天下大同”为大道的民族品格.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中的四重文化思想品格蕴含着文化自觉的精神基因,彰显了融汇古今的政治哲学智慧,其内生性与超越性为中国与世界文明贡献了崭新成果.
11月30日,台湾青年企业家沈阳都市圈行活动暨沈台产业合作对接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主题是“共创、共赢、共享”,由沈阳市台办主办,旨在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与台湾青年交流合作,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促进沈台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并在南宁、广州、北京、鞍山、抚顺5个城市设立分会场,沈台两地青年企业家近500人出席活动.活动中,沈阳市发改委、工信局、国资委围绕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现代服务业、数字沈阳、国企混改等作情况介绍,鞍山和抚顺有关部门进行投资环境推介,来自南宁、广州
期刊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发展,广大在鄂台湾青年在不同领域展示才华抱负,书写台湾青年在湖北拼搏奋斗的青春故事.rn“能在英雄之城当教师,培养新时代建设祖国的接班人,何其有幸.”日前,台籍青年教师、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吴钰萍动情地说.
期刊
12月1日,“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通过视频方式在沪台两地同步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作主题演讲.rn寄托人民未来生活愿景rn龚正表示,“双城论坛”是两岸城市交流的响亮品牌,以“新经济新发展”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寄托了两市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台北有许多值得上海学习借鉴的先进理念,我们期待与台北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血脉相连、骨肉天亲.”我们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一
期刊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考试还是形式,这是实践中和学理上有待解释的问题.在栖居制度主义视角下,答辩制度是地方性的制度意义的合流,地方性的制度意义处于集体文化中.本文采取跨个案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外部组织环境相同的三个学系建构的答辩制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个学系在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在行动和互动中建构出“责任制考试”“通过仪式”和“学术仪式”这三种地方性的制度意义,分别体现了关注点为论文质量、学缘关系和学术自由的集体文化.本文进一步对多样性答辩制度的意义所反映的三个学系对于“合法性”的共同追求和处于“制
居委会行政化具有多重面相,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居委会被动行政化.本研究聚焦于居委会行政化的主动面相,遵循组织与制度的分析进路,从对苏南地区宜街居委会在社区场域中与不同主体在不同界面的互动逻辑、策略构成以及行为选择的深描中发现,居委会通过对行政体制与惯习的“拟制与延续”、内生性关系实践中对社区自组织的服务吸纳,以及跨越边界关系实践中对辖区单位、企业的资源汲取,呈现“科层为体、自治为用”的主动行政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