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样肽-1通过Foxo1/3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否依赖Foxos调控肝细胞脂质代谢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GLP-1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以棕榈酸/油酸刺激HepG2细胞构建NAFLD细胞模型。通过小干扰RNA(siRNA)单独敲减Foxo1、Foxo3或同时敲减Foxo1和Foxo3,观察GLP-1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中甘油三酯(TG)浓度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同时敲减Foxo1和Foxo3后HepG2细胞中调脂基因SREBP1c和Acox2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单位蛋白T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2.65±1.32)μg/mg比(4.32±0.54)μg/mg,P<0.05]。使用GLP-1处理模型组细胞,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8.38±1.48)μg/mg比(12.65±1.32)μg/mg,P<0.05];敲减Foxo1或Foxo3后的GLP-1处理组TG浓度分别为(9.09±1.34)μg/mg和(8.90±1.60)μg/mg,依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敲减Foxo1和Foxo3的模型组TG的浓度(14.66±1.77)μg/mg显著高于未敲除的模型组(12.65±1.32)μg/mg,同时敲减Foxo1和Foxo3的模型+GLP-1处理组TG的浓度与同时敲减Foxo1和Foxo3的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1/3敲减后GLP-1对SREBP1c和Acox2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

结论

GLP-1在肝细胞内可以抑制TG的合成,可能通过介导与Foxo1和Foxo3的相关通路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临床多见却易被忽视。研究证实,卒中患者一旦合并睡眠障碍将影响预后。而国内外尚缺乏关于SSD评估与管理的共识及指南。本共识结合文献研究,经过专家讨论提出SSD的概念,对于各种类型SSD(包括失眠、日间思睡、睡眠呼吸障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评估及管理提出推荐意见,以期对SSD的临床规范化
先天性脂肪萎缩性糖尿病(CGL)临床罕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常有特征性体态并伴有多种代谢紊乱,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CGL合并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基因测序分析发现BSCL2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
通过介绍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的双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病例,借此思考正确诊断肾上腺疾病的要素,首先是倡导临床实践中要重视临床表现,当发现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时要认真思考可能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易被忽视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其次,正确认识实验室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权重,重视检验单之外的信息,避免出现片面倚重检验结果的倾向;第三,临床实践中要谨记"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当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不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族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17年2—3月对勐海县布朗山乡5个行政村的18岁及以上布朗族居民开展代谢性疾病调查,3 365人完成了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最终,资料完整纳入分析的共3 237人。危险因素和疾病关系的分析采用多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自身对比研究,根据入排标准选取T2DM患者24例,行12周利拉鲁肽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餐后30、60、120 min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胰高血糖素整体水平下降,其中餐后30 min和60 min下降明显[(220±79)ng/L比(203±77)ng/L、(248±119)ng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i)结合催眠药物递减方案治疗失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2016年3—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75例失眠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BT-i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CBT-i组仅给予CBT-i干预,联合组给予CBT-i结合催眠药物递减方案干预。于基线、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治疗第8周)时,记录各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贝克抑
肥胖和甲状腺癌是内分泌及代谢病领域中两种发病率快速增长的疾病,导致医疗负担和社会负担加重。证据显示,肥胖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基础研究提出其潜在机制涉及瘦素-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各种肥胖治疗手段对甲状腺癌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可能为肥胖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带来获益。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对突变丰度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且初次诊断为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艾德生物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Dx-ARMS)检测组织样本EGFR基因突变,同时采用ADx-ARMS和艾德生物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Dx-Super
针对我国认知筛查标准化体系缺乏和脑血管病影像学特征认定存在争议等问题,该研究小组利用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神经病学等知识和技术,对血管性痴呆诊断涉及的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功能和MRI脑血管病证据等检测技术及其最佳阈值和诊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系统综述和共识会议等形式,将原则性的诊断指南与操作性的筛查方案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血管性痴呆筛查和诊断框架。该框架以病史和临床评估
目的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和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触发延迟和触发功的影响。方法纳入内源性PEEP≥3 cmH2O(1 cmH2O=0.098 kPa)且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分别在NAVA和PSV模式下采用低、中、高3种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ervo Tracker软件持续记录呼吸机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