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途径多种多样,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心理教研团队摸索开发出了基于电影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心理教育电影课。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近10年来有关电影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正逐渐受人关注,应用范围正从高校逐渐普及到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途径方法也越来越合理高效。
【关键词】心理教育电影课;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朱月新,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江阴,邮编214421)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电影课。
2012年12月,教育部引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指引了几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一条是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心理咨询师蔡晨瑞认为:“通过观看电影情节,可以对新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并予以强化,获得在认知上的改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结获得领悟。”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教育电影课的应用现状,笔者选取了近10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国内关于此项研究的具体情况,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方法。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心理教育电影课的应用现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本文以目前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中国知网(CNKI)作为研究工具,在其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跨库选择包含:期刊、特色期刊、博士、硕士、报纸和学术辑刊;发表时间:“2006-1-1”到“2015-12-31”。
2.文献抽样。
初次设定检索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匹配:精确,共查找到结果477篇;第二次设定检索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找到结果77篇;第三次设定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并含“电影”,结果仅有12篇。表明目前国内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的比较多,但是使用电影进行心理教育的非常少。统计结果见表1。
3.统计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图表的生成。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发布数量与时间分析。
图1是2006年至2015年国内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分析,反映的是文献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通过对知网近十年来的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此应用研究始于2009年,杨眉以电影文本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在课前与课后对施测结果用统计法做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电影可以成为对大學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随后此项研究缓慢受到重视,线条的曲折性符合人们对新生事物认识与理解的自然规律。2015年发表文献突然增至6篇,但数量还是太少。
2.来源分析。
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来源分析:来源数据库、基金来源和作者所属机构。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的文献全部来源于期刊,硕博论文均为0,由此说明,国内关于此项研究还未受到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此项研究还不是很深入,还需要更多高水平的研究者开发研究。
查看基金来源发现,12篇文献中仅《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这1篇文章获得山西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文章于2015年11月发表,这表明国家对此项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将会吸引更多学者去关注。
再看作者所属机构,有11篇文献的作者所属机构为大专院校,仅1篇文献的作者属于基础教育学校,来自浙江省嘉兴外国语学校的莫婕,于2015年3月发表文章《关于校园心理微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探索》,表明已有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此项研究,研究的范围和力度也会变得更加的广泛深入。
3.涉及学科分析。
我们通过文献的被引和下载量来评价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此项研究工作的受关注度。从表2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有2篇,分别是《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作者陈红;另外1篇是《用电影文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作者杨眉,这2篇文章均被引用9次。其次有2篇均被引用2次,还有2篇仅被引用1次。
从下载量来看,陈红和杨眉的文献分别被下载632次和470次,和秀梅的文献《简论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也被下载358次,表明国内目前关注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者大约近千人。
三、研究主题
通过对12篇文献的学习整理后发现,目前国内此项研究的重点分为5大类,分别是:心理教育电影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模式的优势;如何选片;具体教育主题适用哪部电影片段;具体课程开设的操作方法和其他。其中涉及心理教育电影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模式的优势的有4篇,提到如何选片的有5篇,具体教育主题适用哪部电影哪个片段的有6篇,提到具体课程开设操作方法的有4篇,同时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有3篇,提出开展心理教育电影课所遇困境的有2篇,关于心理教育电影课实际效果的调查报告1篇。以上数据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日常研究的侧重点正从理论研究逐步发展到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的研究正逐步理性和细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研究启示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可知,目前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正逐渐受人关注,应用范围正从高校逐渐普及到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途径方法也越来越合理高效。总之,电影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心理教育电影课;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朱月新,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江阴,邮编214421)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电影课。
2012年12月,教育部引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指引了几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一条是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心理咨询师蔡晨瑞认为:“通过观看电影情节,可以对新的行为模式进行学习并予以强化,获得在认知上的改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结获得领悟。”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教育电影课的应用现状,笔者选取了近10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国内关于此项研究的具体情况,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方法。
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心理教育电影课的应用现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本文以目前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中国知网(CNKI)作为研究工具,在其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跨库选择包含:期刊、特色期刊、博士、硕士、报纸和学术辑刊;发表时间:“2006-1-1”到“2015-12-31”。
2.文献抽样。
初次设定检索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匹配:精确,共查找到结果477篇;第二次设定检索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找到结果77篇;第三次设定条件:篇名“心理健康教育”并含“电影”,结果仅有12篇。表明目前国内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的比较多,但是使用电影进行心理教育的非常少。统计结果见表1。
3.统计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图表的生成。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发布数量与时间分析。
图1是2006年至2015年国内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分析,反映的是文献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通过对知网近十年来的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此应用研究始于2009年,杨眉以电影文本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在课前与课后对施测结果用统计法做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电影可以成为对大學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随后此项研究缓慢受到重视,线条的曲折性符合人们对新生事物认识与理解的自然规律。2015年发表文献突然增至6篇,但数量还是太少。
2.来源分析。
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来源分析:来源数据库、基金来源和作者所属机构。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的文献全部来源于期刊,硕博论文均为0,由此说明,国内关于此项研究还未受到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此项研究还不是很深入,还需要更多高水平的研究者开发研究。
查看基金来源发现,12篇文献中仅《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这1篇文章获得山西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文章于2015年11月发表,这表明国家对此项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加大,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将会吸引更多学者去关注。
再看作者所属机构,有11篇文献的作者所属机构为大专院校,仅1篇文献的作者属于基础教育学校,来自浙江省嘉兴外国语学校的莫婕,于2015年3月发表文章《关于校园心理微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探索》,表明已有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此项研究,研究的范围和力度也会变得更加的广泛深入。
3.涉及学科分析。
我们通过文献的被引和下载量来评价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此项研究工作的受关注度。从表2可以看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有2篇,分别是《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作者陈红;另外1篇是《用电影文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作者杨眉,这2篇文章均被引用9次。其次有2篇均被引用2次,还有2篇仅被引用1次。
从下载量来看,陈红和杨眉的文献分别被下载632次和470次,和秀梅的文献《简论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也被下载358次,表明国内目前关注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者大约近千人。
三、研究主题
通过对12篇文献的学习整理后发现,目前国内此项研究的重点分为5大类,分别是:心理教育电影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模式的优势;如何选片;具体教育主题适用哪部电影片段;具体课程开设的操作方法和其他。其中涉及心理教育电影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模式的优势的有4篇,提到如何选片的有5篇,具体教育主题适用哪部电影哪个片段的有6篇,提到具体课程开设操作方法的有4篇,同时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有3篇,提出开展心理教育电影课所遇困境的有2篇,关于心理教育电影课实际效果的调查报告1篇。以上数据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日常研究的侧重点正从理论研究逐步发展到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的研究正逐步理性和细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研究启示
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可知,目前电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正逐渐受人关注,应用范围正从高校逐渐普及到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途径方法也越来越合理高效。总之,电影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