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镇江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小城,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中为镇江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导致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工作辛苦,常常不能督促子女学习,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其子女的英语学习陷入不利困境。正确认识这一现状并研究相应对策,积极引导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摆脱学习上的羁绊,认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是每一位镇江英语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一、外来务工子女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缺失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第一,调查表明,65% 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学习的空间甚至没有必要的桌椅板凳,学习环境差间接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能有效利用时间;第二,通过走访,笔者发现,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工作辛苦,常常不能督促子女学习,缺乏与子女在学习上的有效沟通,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外来务工子女的英语学习陷入不利困境。
(2)存在自卑心理。受家庭环境较差,农村口音较重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英语上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比如不敢主动说,大声说等,学习的自卑、懈怠、消极心理相对严重。
(3)教学主体错位。中国的教育主体始终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以教师为主”。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应该占主体地位,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高喊“我要学习”。
(4)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更存在着只要认些字就行,又不出国,学英语没有用的错误观念。
二、外来务工子女中英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第一,鼓励学生把英语大声地说出来。第二,课前或课后组织英语演讲。从用英语作自我介绍开始,到描述天气、介绍朋友和家人等,最后要达到的效果是,学生会说英语,敢说英语,爱说英语,要说英语。第三,多组织英语小戏剧表演,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2)寓教于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诱导外来务工子女参与、体验。情境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学习情境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叙述式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某种角色,促使他们开口,进行语言的实践应用,这样就能让他们在不断失败和成功的体验之中逐步牢固地掌握知识,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3)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分班上课,分层次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英语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又不会有心理压力。
(4)加强学法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财富,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和学习,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学”,才是教师真正要教给学生的。例如,外来务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最大的困难是记单词和背诵课文。笔者主要针对单词记忆策略和课文理解背诵策略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读等)、听课、复习、朗读、背诵等习惯。这是最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交流学习情况,教给家长监督孩子学习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5)正确把握评价导向。要调动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正能量”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各方面评定的反映,也是对其学习意志、态度、情感有意识的引导。正如马斯洛所说:“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恰当的评价能激励人积极进取的内驱力。学生一般都很在乎教师、同伴的肯定和认可,哪怕是一句夸奖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件小小的奖品,他们都很珍惜。
总之,外来务工子女大多吃过不少的苦,父母送他们上学,就是想让这些孩子不用再做苦力,因此他们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但生活条件、家庭环境让外来务工子女在起跑线上逗留的时间过长,我们只有共同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关注他们的受教育情况,用自己的热心、耐心和爱心去教导这些孩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英语学习的现状。优化教学策略,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乐趣地去学好英语,用好英语,一个都不掉队!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京口中学)
一、外来务工子女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缺失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第一,调查表明,65% 的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学习的空间甚至没有必要的桌椅板凳,学习环境差间接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能有效利用时间;第二,通过走访,笔者发现,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工作辛苦,常常不能督促子女学习,缺乏与子女在学习上的有效沟通,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外来务工子女的英语学习陷入不利困境。
(2)存在自卑心理。受家庭环境较差,农村口音较重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英语上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比如不敢主动说,大声说等,学习的自卑、懈怠、消极心理相对严重。
(3)教学主体错位。中国的教育主体始终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以教师为主”。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应该占主体地位,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高喊“我要学习”。
(4)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及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更存在着只要认些字就行,又不出国,学英语没有用的错误观念。
二、外来务工子女中英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第一,鼓励学生把英语大声地说出来。第二,课前或课后组织英语演讲。从用英语作自我介绍开始,到描述天气、介绍朋友和家人等,最后要达到的效果是,学生会说英语,敢说英语,爱说英语,要说英语。第三,多组织英语小戏剧表演,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2)寓教于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诱导外来务工子女参与、体验。情境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学习情境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叙述式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某种角色,促使他们开口,进行语言的实践应用,这样就能让他们在不断失败和成功的体验之中逐步牢固地掌握知识,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3)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分班上课,分层次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英语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又不会有心理压力。
(4)加强学法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财富,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和学习,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学”,才是教师真正要教给学生的。例如,外来务工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最大的困难是记单词和背诵课文。笔者主要针对单词记忆策略和课文理解背诵策略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读等)、听课、复习、朗读、背诵等习惯。这是最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交流学习情况,教给家长监督孩子学习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5)正确把握评价导向。要调动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正能量”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各方面评定的反映,也是对其学习意志、态度、情感有意识的引导。正如马斯洛所说:“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恰当的评价能激励人积极进取的内驱力。学生一般都很在乎教师、同伴的肯定和认可,哪怕是一句夸奖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件小小的奖品,他们都很珍惜。
总之,外来务工子女大多吃过不少的苦,父母送他们上学,就是想让这些孩子不用再做苦力,因此他们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但生活条件、家庭环境让外来务工子女在起跑线上逗留的时间过长,我们只有共同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关注他们的受教育情况,用自己的热心、耐心和爱心去教导这些孩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英语学习的现状。优化教学策略,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乐趣地去学好英语,用好英语,一个都不掉队!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京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