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提要稿之比对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四库全书》提要稿成书时间不一,且版本众多,内容上多少存在差异。本文拟从诸本提要稿中辑出有关《汉书》的提要,以此为例,按照各提要稿成书先后顺序,将诸本提要稿不同之处罗列出来,并按照《汉书》书名、卷数、内容、诸人评价等几个方面一一进行比对,从而对《四库全书》提要稿的综合研究作一浅论。
  关键词: 《四库全书》提要稿 《汉书》 比对研究
  自乾隆三十八年始修纂《四库全书》以来,抄写成形的《四库全书》不仅分列七处馆阁收藏,在此过程中还陆续编了《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禁毁书目》等可与《四库全书》相佐证的书目。不管书目收录多寡,《四库全书》在收录各种书目的同时,也形成了每种书目自己独有的提要,粗略分来,可分为四种类型:分纂提要、汇总提要、阁本提要和《总目》提要。分纂提要主要有分纂官各自撰写的提要,汇总提要主指经过整理的《初次进呈书目》提要,阁本提要主要有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七阁提要,经历英法联军、太平天国等战事,现存完整者只有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三阁书前提要,文澜阁提要虽仍存在,但因经收购和补抄,不复当年模样。《总目》提要主要有浙本、殿本、粤本三种。由于《总目》提要详细介绍书目著者、书目内容以及版本源流等各方面内容,不免庞杂,故《简明目录》应运而生,与《四库全书》所收录书目保持一致,但提要内容则简略许多,一目了然。本文围绕邵晋涵分纂稿、《荟要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以及《简明目录》八本提要,从中辑出关于《汉书》的单篇提要,汇总在一起,拟从《汉书》书名、卷数、内容、班昭续《汉书》、评价这几个方面给予具体分析。
  【比对】
  一、关于书名。
  邵晋涵分纂稿、《荟要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简明目录》均作“《汉书》”[1][2][6][7][8]。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在文中作“《汉书》”[3],书口作“《前汉书》”[3],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作“《前汉书》”[4][5]。由此见,书名存在《汉书》与《前汉书》之异,笔者以为,既可能是所参照版本不同所致,如下所述,也可能是为区别范晔所作《后汉书》,而将之前班固所作的《汉书》命为《前汉书》。说明:正文所征引邵晋涵分纂稿取自《四库提要分纂稿》;《荟要提要》取自《四库全书荟要总目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殿本《总目》、《简明目录》皆来自“九五”国家电子出版物重点工程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取自《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史部)》;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取自《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浙本《总目》所用为中华书局1965年版《四库全书总目》。以下所引《四库全书》提要稿均出自以上八本,不再赘引。
  二、关于卷数。
  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作“一百卷”,邵晋涵分纂稿、《荟要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简明目录》均作“一百二十卷”,联系之前文溯阁、文津阁提要书名作“《前汉书》”,加之此处卷数不一,可能是所用版本不同所致。按:《汉书》,又名《前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至唐代,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多,于是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此次分类将《汉书》分成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故后世所用版本可能是参照颜师古本而来,而文溯阁、文津阁书前提要所采纳“一百卷”,可能是古本《汉书》。
  三、关于内容,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
  (1)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内容大致相同,然有两字不同。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云:“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伏剑周章。’”其中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作“伏剑周章”,浙本、殿本《总目》写作“仗剑周章”。查邵晋涵分纂稿,云:“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伏剑周章’。”概文渊阁本参照邵晋涵分纂稿写就。《通志》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五十四作:“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伏剑周章’”,与文渊阁本书前提要同;而《南史》卷五十列传第四十、《诸史提要》卷十、《十七史商榷》卷七、《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史部一、《佩文韵府》御定卷三十四之五皆云:“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仗剑周章。’”[10]文中《南史·刘之遴传》出自《南史》,《南史》卷五十列传第四十用为“仗剑周章”,笔者认为,文中“淮阴”指“淮阴侯韩信”,“伏剑”为“以剑自刎”之意,“仗剑”为“持剑、执剑”之意,“周章”为“周游、四处闯荡”之意。若理解为“伏剑周章”,即韩信以剑自刎,则既与后面的“周章”一词不搭,也与历史上韩信被吕后及萧何骗入长乐宫钟室害死的史实不符,故此处当以浙本、殿本《总目》所作“仗剑周章”为是。
  (2)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内容与邵晋涵分纂稿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以下一段是内容完全相同的,引之如下:
  《南史﹒刘之遴传》云:“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撰《汉书》真本,献东宫。皇太子令之遴与张缵、到溉、陆襄等参校异同,之遴录其异状数十事,以今考之则语皆谬妄,据之遴云:‘古本《汉书》称永平十年五月二十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无上书年月日子。’……之遴又引古本述云:‘淮阴毅毅,伏剑周章(浙本、殿本)《总目》作“仗剑周章”),邦之杰子,实惟英彭,化为侯王,云起龙骧。’然今本‘芮尹江湖’句有张晏注,是晏所见者即是今本,况《之遴传》所云‘献太子’者,谓昭明太子也。《文选》载《汉书述赞》云‘信惟饿隶,布实黥徒,越亦狗盗,芮尹江湖,云起龙骧,化为侯王’,与今本同,在昭明亦知之遴所谓‘古本’者不足信矣。”
  按:邵晋涵分纂稿写作时间当前于后来的浙本《总目》与殿本《总目》,由此可推断,浙本《总目》、殿本《总目》此段内容当是采用了邵晋涵所撰分纂稿。   (3)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内容与邵晋涵分纂稿内容也有不相同之处。邵晋涵分纂稿云:“自魏王肃始撰伪经,至梁人于《汉书》复有伪古本,然心劳日拙,千载如见,究不可掩。”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殿本《总目》云:“自汉张霸始撰伪经,至梁人于《汉书》复有伪撰古本。然一经考证,纰缪显然。”有关撰写伪经的年代,二者出现分歧,邵晋涵认为“自魏王肃始撰伪经”,盖指王肃伪造《孔子家语》、《孔从子》二书,意在借世人“重古之风”达到流传个人作品的目的。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殿本《总目》认为“自汉张霸始撰伪经”,盖指东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古文尚书》,后成帝使人用皇家所藏的孔壁《尚书》对看,错讹颇多,故成帝将张霸投入狱中。从时间上看,文渊阁本书前提要、浙本、殿本《总目》所说“自汉张霸始撰伪经”要先于邵晋涵所谓的“自魏王肃始撰伪经”,而伪经出现的年代究竟在何时,此处不好断定,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势必对解决此类辨伪问题能有所帮助。
  (4)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内容相同,而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完成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内容完成于“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在内容相同情况下,当是文津阁本参照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而写就。同时,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内容与荟要本提要有许多内容大致相同,荟要本为:“颜师古因其叔游秦之《決疑》,更集众说,为注地理音释,精核无比。然历年既久,不无脱误。令以诸书互证,附列于后。宋人读《汉书》,或至三十七校,今刻本庶无遗憾焉。”文溯阁本、文津阁本在“为注地理音释,精核无比”后,多出“号为‘班史忠臣’”句,与前邵晋涵分纂稿中“颜师古注,唐人称为‘班固忠臣’”类似,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中“要其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亦类似,而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完成时间在分纂稿、荟要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之后,故可能同时参考了分纂稿、荟要本、文渊阁本三本提要。
  四、关于班昭续《汉书》。
  除荟要本书前提要未有提及,其它各提要均有所体现。邵晋涵分纂稿云:“案,固自永平受诏修《汉书》,至建初中乃成,又《班昭传》云‘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踵成之’。”文渊阁本书前提要云:“《汉书》一百二十卷,汉班固撰,其妺班昭续成之。”文溯阁、文津阁本书前提要云:“而《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诏其妹昭就东观藏书踵成之。”此与邵晋涵所云同。浙本、殿本《总目》云:“《汉书》一百二十卷(内府刊本),汉班固撰,其妺班昭续成之。”几与文渊阁本书前提要同。《简明目录》云:“《汉书》一百二十卷,汉班固撰,其妹昭续成之。”与文渊阁本书前提要同。从各提要所载班昭续《汉书》之事,描述几乎相同,可见这一观点当为公论。
  五、关于刘之遴的评价。
  邵晋涵分纂稿评价之遴对《汉书》鉴评多谬妄,在举多例表明的前提下,还加上作者自己的评价,此举列其一:“之遴又云:‘今本《外戚》在《西域》后,古本次《帝纪》下。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中,古本诸王悉次《外戚》下,在《陈项传》上。’夫纪、表、志、传之次序,固自言之,如之遴所述,则传次于纪,而表、志反在传后,诸王既以代相承,宜总题曰‘诸王传’,何以《叙传》作《高五王传》第八、《文三王传》第十七、《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宣元六王传》第五十耶。且《汉书》始改《史记》之《项羽本纪》、《陈胜世家》为列传,自应居列传之首,岂得移在诸王之后?其述《外戚传》第六十七、《元后传》第六十八、《王莽传》第六十九,明以王莽之势成于元后,史家微意寓焉,若移《外戚传》次于本纪,是恶知史法哉。”可见邵晋涵本人对于之遴评鉴《汉书》的看法多是不苟同的,直接以“恶知史法哉”结句来强化对之遴话语的不认可。《简明目录》亦评价云:“而《南史·刘之遴传》别有《汉书》真本之说,颠倒其篇目,窜乱其字句,实为谬妄,故今所传本悉不从之遴说焉。”与邵晋涵分纂稿表达意思相近。
  六、关于颜师古的评价。
  邵晋涵对颜师古“忠臣”称号的中肯评价,既指出其注尚有不足之处,又指出颜注的成就:“颜师古注,唐人称为班固忠臣,惜其祇聚诸家旧注而定其折衷,不能旁征载籍,以推广其义,然后人致正《汉书》者俱不能出颜氏之范围,则谓之‘忠臣’也亦宜。”《荟要提要》云:“颜师古因其叔游秦之《决疑》,更集众说,为注地理音释,精核无比。”肯定颜师古注《汉书》地理音释的功绩。文渊阁本书前提要、浙本、殿本《总目》云:“《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然唐人多不用其说。……殆贵远贱近,自古而然欤。要其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固不以一二字之出入,病其大体矣。”文渊阁本书前提要、浙本、殿本《总目》将唐人多不用颜师古《注》,解释为“贵古贱近”,对颜师古注《汉书》总体上是持褒扬态度。
  七、关于班固作《汉书》的评价。
  邵晋涵对班固编《汉书》严谨作风予以肯定:“汉制近古,固此书叙次缜密,故郑康成、干宝引以注经,而经师如服虔、韦昭皆为《汉书注》,盖实有可辅经而行者。”《荟要提要》云:“固书因父彪旧业,及刘向、刘歆、扬雄之所述,文赡事详,昔儒悉研精焉。故为音义训注者,应劭、服虔、如淳以下二十余家。”指出了班固编撰《汉书》的诸多有利的背景,故而文赡事详,引后世诸人为之音义训注。笔者以为,提及“固书因父彪旧业,及刘向、刘歆、扬雄之所述”,当指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因时间跨度从皇帝至汉武帝止,故后来褚少孙、刘向、刘歆、扬雄等都相继缀补时事,班彪为班固之父,其所作《后传》数十篇也是续《史记》之作,故班固在前人及其父所作《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这在文溯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中有详细体现:“初其父徐令彪以司马氏《史记》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作后传数十篇,固以所续未详,乃采辑前记如刘向、刘歆、扬雄之所述以成是书。而《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诏其妹昭就东观藏书踵成之。”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殿本《总目》对固作书有受金之谤、窃据父书之谤、窃盗父名等语一一作出解释,还班固以公允:“固作是书,有受金之谤,刘知几《史通》尚述之。然《文心雕龙·史传篇》曰‘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是无其事也。又有窃据父书之谤。然《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俱称‘司徒掾班彪曰’。《颜师古注》发例,于《韦贤传》曰:‘《汉书》诸赞皆固所为。其有叔皮先论述者,固亦显以示后人。’而或者谓固窃盗父名,观此可以免矣。是亦无其事也。”   在《四库全书》各类提要稿中,分纂稿当属雏形,经整理而成汇总稿,即《初次进呈书目》,其次为七阁本提要、再由纪昀等总编纂官将之修改而编定为《总目》提要,最后又因《总目》提要繁琐而出《简明目录》,经历之多,故而各提要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有相沿袭者,也有中途撤销、补充、改动者。仅从《汉书》诸提要来看,浙本《总目》与殿本《总目》内容相同,而邵晋涵分纂稿、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浙本《总目》与殿本《总目》内容大体相似,有些微处改动,按照时间顺序来看,可看出诸本提要间确实存在一种沿袭关系。再观《荟要提要》,所叙内容虽与诸阁本、《总目》提要相似,然却言简意赅,无沿袭之处,故可推断《荟要提要》编纂者应无借鉴在其前所作的分纂稿,为独立创作。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内容相同,且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与荟要本提要有许多内容大致相同,与邵晋涵分纂稿、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也存在相似之处,概其可能同时参考了分纂稿、荟要本、文渊阁本三本提要,从这亦可窥诸提要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库全书》诸提要论述《汉书》时多注重论据,如对固作书有受金之谤、窃据父书之谤、窃盗父名等作出解释,而引用《文心雕龙·史传篇》、《韦贤》、《翟方进》、《元后》等文来力证,做到了讲究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笔者以为这应与清朝朴学昌兴,注重考据有关,彼时四库馆里馆臣多宗“汉学”,如纪昀、戴震、姚鼐、邵晋涵等人,此种风气也多少影响到了编纂提要的文风。以上仅就《汉书》提要一例大胆作出猜想,诸多说法尚有待比对更多的提要来例证,也说明将《四库全书》各提要结合起来一并研究,无论于校勘学、历史学研究,还是学术观念、学术风格之研究,都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翁方纲,邵晋涵等撰.吴格,乐怡标校整理.四库提要分纂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2-454.
  [2]江庆柏整理.四库全书会要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24.
  [3]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汉书[M].上海、香港: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1999.史部正史类.
  [4]金毓黻辑.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M].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224.
  [5]《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史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
  [6]永瑢,纪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400-401.
  [7]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上海、香港: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1999,VOL45.
  [8]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録[M].上海、香港: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1999,VOL5.
  [9]郑樵.广通志[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2224.
  [10]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51.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偏见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心理因素,大众传媒对于社会偏见形成有重要影响,大众传媒可以从直接平等接触、再分类——内群认同的普遍模型、墨迹战略等几个方面来消除或者防止偏见的发生。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偏见 大众传媒 受众 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社会偏见就是一种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
摘 要: 子君、刘巧珍由最初地勇敢追求到悲惨走入爱情困境,一般认为把两人自身觉悟的程度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严酷作为悲剧的罪魁祸首,但是传统男权社会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读《伤逝》、《人生》,两位女主人公的生活仍然紧紧围绕爱情展开——爱男性,以及被男性爱,当爱和事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在男性视阈中会明显地展现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提出对女性脱离生活实际的苛求,不仅是主人公的男权意识强烈,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几种上作文课的方法谈起,提倡学生要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要抓住身边的事、熟悉的人来写,要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倡教师上作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不愿上作文课到乐于上作文课,由不喜欢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  关键词: 观察 体验 感受 真情实感 积极性 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课,总是这几部曲:学生写作文——老师批改作文——老师评讲作文
摘 要: 阎连科在小说《丁庄梦》中不仅揭露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精神性弱点、人性中的恶与美,而且揭露了这场悲剧的时代性。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无一不感受到阎连科的诚挚心灵,以及对于农民的深切同情,《丁庄梦》正是作家怀揣着时代良知所做的一场诚实揭露。  关键词: 小说《丁庄梦》 精神性弱点 人性 时代性 诚实揭露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丁庄梦》一经推出,就被冠以“饱蘸血泪”、
摘 要: 长久以来,对鲁迅的评价几乎已经盖棺定论了——“民族魂”、“硬骨头”、“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等。鲁迅的被神圣化令公众与鲁迅产生了很大的隔阂。本文从鲁迅矛盾的性格和孤苦的心境着手,展示了一个有着丰富多面的鲁迅:鲁迅正是经历了和常人一样的挣扎、痛苦,获得了“鲁迅式”的特质,方才凤凰涅槃,成为一代伟人。  关键词: 鲁迅矛盾 孤独 痛苦 伟大    一、矛盾的鲁
摘 要: 师范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人口素质和人才竞争力。师范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以具体院校为实例,通过对中美两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比较,认识各自课程的价值和特点,同时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进行反思,旨在借鉴美国优秀经验,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师范特性和重视实践课程等方式完善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从而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关键词: 师
摘 要: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同学们主动评改、乐于评改,更要抱着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评改,并做到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互评互改 实验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生作文,就要教会学生批改作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作文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
摘 要: 上世纪六十年代,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的提出在社会科学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极大的影响,教育理论体系强调“个性”、“特殊性”的地方性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被提上了日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对文化信息的选择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借助“走近顾炎武”地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文化
摘 要: 明末清初乃至整个清代,白话小说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优点而虎踞文坛,蔚为大观。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金瓶梅》、《儒林外史》,直至《红楼梦》的出现,古典文学由文而白的趋势毋庸置疑,但文言小说自宋以后便逐渐没落,至明清尤甚。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在白话小说盛行的时代,选择文言创作,并且重新赋予文言小说蓬勃旺盛的新生命,给枯竭艰涩的文言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
摘 要: 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备受冷遇,缺少动情的朗读这一环节,语文课堂也变得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预热”、“加温”、“沸腾”三步朗读指导法。  关键词: 朗读 “预热” “加温” “沸腾”  一、师者困惑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小学原本还能大声诵读、大胆表演的孩子上了初中,竟然越来越不愿开口读书,朗读水平每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