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挥着重大作用。国有企业每天面临大量的收支数据亟待处理。统计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国有企业带来了福音。本文着重谈论了国有企业在处理收支数据时,如何利用好“统计”这个小帮手。
关键词:收支数据;统计;国有企业;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有条不紊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若想提高企业的内在实力,在市场经济下屹立不倒,就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武装自己。所谓的管理就是决策。而企业统计就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传统的辅助决策手段之一,统计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益,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做好数据统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素质,健全管理体制,掌握技巧,充分利用好统计方法,让收支数据统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二、统计方法在处理财务收支数据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实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然而每一年,国有企业的收支数据都很庞大,只有分类统计整理并加以分析,才能让企业工作人员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得以体现,企业也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科学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包含统计方法,其可以对企业的工作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进而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收支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每笔资金的动向及使用情况,找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漏洞,来改善企业的不足。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收支数据中的几种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相当于字典,是处理数据的工具,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处理收支数据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财务数据,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加以分析,构建数学分析模型来判断企业的收支管理状况,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科学方法。
第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同一指标在横向上对比三种方法对理财务收支数据进行的分析。
首先是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适合本身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可以驱动员工努力奋斗,促使企业快速发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的目标也就是计划目标。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实际的经济状况进行模拟的分析,就是实际目标。通过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可以找出在财务收支数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中的不足,为企业快速、高效、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宝贵经验,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将往年季度的收支数据同今年这个季度的收支数据对比,在将这个季度的收支数据同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季度相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找出企业在不同时间发展的差距,揪出原因,可以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最后是同一指标在横向上对比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业绩对比即横向对比。这样的对比有助于企业找到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差距,可以学习他企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员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企业的改革创新,进而把企业发展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第二,比例分析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只对企业财务收支数据在表面上做了问题的分析,因此我们要运用比例分析法加以分析其存在的内在问题。通过构成比率的方法,可以将企业对于一个投资和企业资金的总额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的经验;通过对一个项目与类似的项目投入之间的对比,可以比较分析出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
四、在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收支数据时的要求
第一,加强基层建设,稳定发展队伍
一支具有执行力严、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队伍是财务管理生存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强化员工对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和增强财经纪律意识,提高企业财务队伍的理论和思想修养。其次是增强自我服务意识,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强化财务在各个岗位之间的管理,定期的开展岗位点评,找出其中的不足、查明原因,促进各岗位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二,做好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注重人才的培养。在努力提高统计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好切合实际的培训工作,使员工学会统计学的各种方法,并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呢?首先结合经营管理的需要,调动企业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财务人员量身定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新颖的学习培训教材。其次要将业务精通、语言表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财务师资进行培养,建立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再其次充分利用自行培养师资和自我开发教材的优势,开展分岗位、分层次学习培训。最后在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总之,优秀的财务人员会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统计方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第三,企业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运用统计方法
务必牢记各种统计的使用要求。统计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使用条件。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应牢牢把握住它们的使用规范,不可胡乱使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运用好统计方法这个工具,能够更好把握在企业从收支数据中看到企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严格的规范中使用统计方法并以诚相待,使之真正的发挥出它的强大功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方志诚.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需求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10.
[2]左鲜花.运用统计方法提高管理水平[J].中国石化,2009.
[3]李志勇.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统计,2010.
作者简介:李滨怡(1976-),女,辽宁锦州人中级统计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统计。
关键词:收支数据;统计;国有企业;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有条不紊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若想提高企业的内在实力,在市场经济下屹立不倒,就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武装自己。所谓的管理就是决策。而企业统计就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传统的辅助决策手段之一,统计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益,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做好数据统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素质,健全管理体制,掌握技巧,充分利用好统计方法,让收支数据统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二、统计方法在处理财务收支数据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实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然而每一年,国有企业的收支数据都很庞大,只有分类统计整理并加以分析,才能让企业工作人员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得以体现,企业也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科学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包含统计方法,其可以对企业的工作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进而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收支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每笔资金的动向及使用情况,找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漏洞,来改善企业的不足。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收支数据中的几种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相当于字典,是处理数据的工具,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处理收支数据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统计方法整理财务数据,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加以分析,构建数学分析模型来判断企业的收支管理状况,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科学方法。
第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同一指标在横向上对比三种方法对理财务收支数据进行的分析。
首先是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适合本身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可以驱动员工努力奋斗,促使企业快速发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这样的目标也就是计划目标。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实际的经济状况进行模拟的分析,就是实际目标。通过计划目标与实际目标的对比,可以找出在财务收支数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中的不足,为企业快速、高效、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宝贵经验,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将往年季度的收支数据同今年这个季度的收支数据对比,在将这个季度的收支数据同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季度相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找出企业在不同时间发展的差距,揪出原因,可以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最后是同一指标在横向上对比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业绩对比即横向对比。这样的对比有助于企业找到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差距,可以学习他企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员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企业的改革创新,进而把企业发展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第二,比例分析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只对企业财务收支数据在表面上做了问题的分析,因此我们要运用比例分析法加以分析其存在的内在问题。通过构成比率的方法,可以将企业对于一个投资和企业资金的总额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的经验;通过对一个项目与类似的项目投入之间的对比,可以比较分析出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
四、在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收支数据时的要求
第一,加强基层建设,稳定发展队伍
一支具有执行力严、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队伍是财务管理生存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强化员工对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和增强财经纪律意识,提高企业财务队伍的理论和思想修养。其次是增强自我服务意识,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强化财务在各个岗位之间的管理,定期的开展岗位点评,找出其中的不足、查明原因,促进各岗位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二,做好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注重人才的培养。在努力提高统计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好切合实际的培训工作,使员工学会统计学的各种方法,并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对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呢?首先结合经营管理的需要,调动企业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财务人员量身定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新颖的学习培训教材。其次要将业务精通、语言表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财务师资进行培养,建立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队伍。再其次充分利用自行培养师资和自我开发教材的优势,开展分岗位、分层次学习培训。最后在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总之,优秀的财务人员会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统计方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第三,企业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运用统计方法
务必牢记各种统计的使用要求。统计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使用条件。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应牢牢把握住它们的使用规范,不可胡乱使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运用好统计方法这个工具,能够更好把握在企业从收支数据中看到企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自身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严格的规范中使用统计方法并以诚相待,使之真正的发挥出它的强大功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方志诚.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需求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10.
[2]左鲜花.运用统计方法提高管理水平[J].中国石化,2009.
[3]李志勇.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统计,2010.
作者简介:李滨怡(1976-),女,辽宁锦州人中级统计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