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艺术化的迥异:试析“章心说”与“强力意志”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中国的李贽与德国的尼采在同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方面具有可比性。在艺术产生问题上,李贽认为艺术源于生命的匮乏与需求,是对生命的补偿,尼采则理解为艺术源于生命的丰孕与富足,是生命的给予;在艺术表现上,李贽重自然、自适,但因缺乏丰厚的生命意识而导致苍白的审美自由,要则重视生命之强力的艺术表现,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自由;在艺术对人生的功能问题上,两者也多迥异。
其他文献
我国连续数年为实现经济“软着陆”面取的紧缩措施,使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为抖动消费需求,国家通过国债发行刺激经济。这种情况下,国债发放的政策取向便成为抖动民间投资与消费、实现“乘数效应”的关键环节。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力求找出一条实现“乘数效应”的政策途径。
本文通过对文学理论两类命题,即事实陈述命题与价值论命题的反思,力图在人文性、自主性与科学性的和谐中为文学理论确立合理存在的支点.
本文通过介绍最近在秦俑博物馆展出的“董作宾先生手稿墨迹暨董作宾商文化学术研究展”,主要探讨了董作宾先生在甲骨学、考古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本文旨在论述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观的过程中,是如何围绕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本质、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问题,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从而揭示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真谛,体现科学社会主义观与时俱进的特点.
天命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中国有一个独特而又深刻的天命论传统.对于中国思想而言,天命不是起源于宗教神学的实体性上帝,而是发源于民众的生活,它体现为民情、民意、民欲等等,它就是以民众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政治的秩序.中国思想认为,天命并不具有人格性、意志性,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天命被理解为自发性的社会--政治的秩序.正当性的政治必须充分尊重这种秩序,而不能去人为地干预它,这样的政治就是无为的政治.
新《合同法》关于解除合同法定事由、因划分标准不统一可能佞产生法条竞合的问题,所以准确地适用法律须把握一定的原则。解除合同在性质上属于非违约的一种救济手段。由于合同解除的效力并不绝对地溯及既往,这给当事人实行意思自治提供了空间,也赋予了法官在确认合同解除效力上的自由栽量权。因此,必须有一个判断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的客观标准,才能防范法官自由栽量的主观随意性,公平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建议在陕西拓展一门秦学,研究千古都所在地西安为中心的秦中地域政治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全新的帝王之学,其丰富的政治智慧和经验极具中国特色。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强化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也将在人文环境和生态的建设上,对开发大西北提供有益的借鉴。
云梦秦简《田律》提出了一系列自然保护措施,内容广泛,包括所有动植物、河流等方面,时限为动物的繁殖初长期,植物的发芽初长期,长达近半年之久,且把自然保护视为和农业同等的重要地位。这一前三世的律文应当是世界上第一部自然保护法典。
劳动力资本化是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劳动力商品的一个制度变化趋势,也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也能带来剩余效益的价值运动过程;其微观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职工持股制和利润分享制。劳动力资本化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变革的结果,对于进入21世纪、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我国国有企业深化制度改革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现行经济法规范之间的重叠、交叉与冲突迫切需要一协调;随着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等新问题不断涌现,民法、行政法解决不了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仅仅通过经济法的各部门单行法来调整是难以胜任的;另一方面,经济立法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又为《经济法纲要》提供了基础,因此制定《经济法纲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