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变”本为实指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陆忠发先生《"八"表虚数》(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一文,认为"八"单用或是与其他数词组合成以它为尾数的数词多表虚数,此说甚是。但文章接着说:"‘八’表虚数由来已远。《易·系辞上》:‘十有八变而卦。’(据今本《易》,此句当作‘十有八变而成卦’——引者注)‘十有八变’言变化之多。"此说与《辞源》(修订本)对"十八变"的解释及所引例证相同,非是。《易·系辞上》"十有八变",即"十又八变",同"十八变",本为实指。《易·系辞上》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
其他文献
<正> 简称是为了省事。比如"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既省事,又人人都明白。但如果用简称让人看了或听了不明白,就属于滥用了。记得我在一教育委员会某办公室门口,看到钉在墙上的标示牌:"特训处",初是惊讶,继是困惑,再一打听,"特训处"乃是"特殊教育培训处"之简称。"特"并非"军、警、宪、特"之"特",是"特殊教育"之"特"。"特殊教育"者,乃是对盲、哑、弱智儿童的教育。还有前些年出现的"五四三办公室"("五讲
<正>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记·外后日》中谈到"外后"的意思。认为有的是"后三",如《宋史·艺文志》传文曰:"裴老请去,王君恳邀从容,久方许诺。曰:‘明日来,得否?’曰:‘不得,外后日来。’"并以丹阳话佐证。吕老同时又引用了《法演弹师语录》中的活"前年,去年也恁么,明年,后年,更后年,外后年也恁么。"认为"依语意似为‘后四’,与放翁‘后三’之说微不合。"其实桐城方言里,"外后"也是"后四",与放翁的说法也有抵触。桐城话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正> 田小琳、饶长溶等发起的"联谊语法漫谈会",8月21、22日在京郊密云举行。参加的正式成员都是早期就支持和参加中年语法学术讨论活动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畅谈多年来语法研究合作的友谊、讨论语法学术。报告的论文有吴为章的《动词研究遐想》,刘月华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徐枢的《语法研究的原则、方法、文风等问题》,施关淦的《形式和功能》,饶长溶的《AXX 构词形式》,张万起的
<正> 儿客"儿客"是个称谓一类的词,在正统文献中较为少见。通行辞书,诸如《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都据孤例立目,并一律释之为"幼奴",所引文例如下:(公沙)穆到官……乃上没(刘)敞所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还立嫡嗣。其苍头儿客犯法,皆收考之。(《后汉书·方术传》)从范书原文看,"儿客"与"苍头"并举,应是同类;既已并出,总又该有点不同。辞书编纂者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把"儿客"释为"幼奴",以与"苍头"相区别。
<正> 现代汉语时间名词"年"表达现在是"今年",表达过去是"去年"、"前年"。汉魏六朝"年"的表达现在也是"今年",但偶尔说成"今×年"。如:(1)凡厥諐耗逋负,起今七年十一月昧爽以前,在民间无问多少,言上尚书督所未入者,皆赦除之。(《梁书·武帝(下)》)这是武帝大同七年十一月丁丑诏,"今七年"就是指当年。"年"的表达过去也是"去年"、"前年",但"前年"所指年份和现在并不相同,在当时也不完
<正> 《史记》有两例"儿女子",如下:(一)吕公欲嫁女儿吕雉与刘邦,其妻吕媪怒。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卷八《高祖本纪》)(二)(韩)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两例皆无古注,今人有解而大误。1947年出版的《国语词典》引《汉书·高帝纪》"此非儿女子所知也"为书证,解:"[儿女子]犹言妇孺辈。"1957年版《史记选》第375页注:"乃为儿女子所诈:反被妇人小子所欺。儿女子
<正> 《后汉书·董卓传》"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关于"搜牢"一词,唐李贤注:"言牢固者皆搜索取之也。一曰:牢,漉也,二字皆从去声,今俗有此言。"周寿昌曰:"搜牢者,搜掠物资以为廪食",解"牢"为"廪食";郭在贻谓李注望文生
<正> 张健先生《说"戊"字的读音》(《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一文,认为造成今音"戊"字不规则音变的原因是为避后梁朱温的曾祖茂琳之讳;将"戊"字改成"武",而音随字变,"戊"也就读成了 wù。又《康熙字典》"戊"字条下云:"五代史梁开平元年改日辰戊字为武,避讳也。后人读戊音为武音,其讹由此。"此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一个问题:"戊"的今音何以是去声,而不像"武"一样读为上声。且后梁仅历17年,所辖地域也只是北方一带,其名讳引起的字音变读能有如此大的影
<正> 在普通话中,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214]变为阳平[35]。这种现象古代有没有?由于资料难寻,不见后人论及。明朝万历年间曲律学家王骥德(?-约1623)在其所著《曲律·论平仄第五》中首次揭示了上声连读变调现象,现将有关部分抄录如下:上上叠用,则第一字便似平声……《雁来红》第五句"奈李广未侯真数奇","李广"两上声,李字稍不调停,则开口便是"离广"矣。故遇连绵现成字。如宛转、酩酊、袅袅、整整
<正> 在阅读古典剧作过程中,我发现有若干词语在一些戏剧辞书或专著中不是解释不妥就是根本无解,特胪列并论析如下:一赖秀例:《张协状元》·24:[麻郎](净)打脊笔簪赖秀!(丑)打脊簪赖狗!"赖"北方官话为"不好"、"坏"之意。至于"赖秀",各有关戏剧辞书都无收录。按:宋明行院中人称"细"。《行院声嗽·通用》:"细:秀。"又:明代金陵六院中称女人为"细子"。《六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