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中,党员是一面旗帜,干部是一根标杆。党员干部是先进性的代表,是农场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职工群众依靠的中流砥柱。农场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职工群众学习的榜样,在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开创农场发展新局面的尖兵。对此,笔者认为,农场党员干部应增强五种意识。
一、增强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现在,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部分同志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工作漂浮,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工作责任心的表现,对农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必须下决心进行整改,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政治品质,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增强“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的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业务工作上。具体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职别有高低,而工作则不分贵贱。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部门、在哪个岗位上,都必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抱有深厚的感情,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对职工群众极端负责和对工作极端认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保证在思想上、行动上把农场的各项经营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做出应有贡献。
二、增强学习意识,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当今时代是一个学习型时代,建设学习企业,必须落实到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上来。如何对待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党员干部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增强学习意识,营造奋发有为的气氛,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们农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橡胶、剑麻两大支柱产业,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很多,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不刻苦学习,不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难以促进农场的经济发展,难以带领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因此,农场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意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学什么,如何学。我们要着眼于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思考,认真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从而丰富知识储备,拓展发展思路,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党员干部。同时我们还要向实践学习,向一线职工学习,向兄弟单位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水平,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农场改革的需要,为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增强宗旨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和践行党的宗旨,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精神品质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个意识,我们的工作也就有了很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长期以来,在我们中间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在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摆架子,讲条件,态度冷漠,语气冷淡,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侵害了职工的利益,也极大地损害了农场党员干部的形象和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部分职工群众对农场的不信任,给企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宗旨意识或宗旨意识薄弱。
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胸怀一个真心、热心,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自己的行动兑现对党、对职工的庄严承诺。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使农场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工作措施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要增强敏锐感和主动性,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体察民情,把工作做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真抓实干地为职工群众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出效果的实事,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农场和党组织的温暖。总之,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宗旨,始终同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这样农场职工群众才会支持我们,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四、创先争优意识,鼓足干劲谋发展
从2010年4月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如今,这项活动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农场也不例外。组织实施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实现“创先争优促发展”的目标。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农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精神具有特殊意义。这就要求农场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观念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把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橡胶、剑麻两大支柱产业中创先争优,勇创一流业绩,争当开路尖兵,全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又上新台阶。
五、增强执行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制度措施
执行力就是执行上级指示,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工作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执行命令,开展工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规划如果没人去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对党和国家、地方政府、两级局及农场的各项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执行力就是要求他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使执行力真正转化为推动农场发展的生产力。就我们农场而言,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两级局工作部署和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关系到农场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作落实、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工程来抓好。
增强执行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服从上级指示,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坚决克服敷衍了事、不思进取的心态,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理,纠正讨价还价、拈轻怕重的陋习,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把心沉下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一件一件抓落实,干一件成一件,不要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改正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坏习惯,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了,农场的各项事业自然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十二五”的大幕已经开启,为顺利完成农场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力促垦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跨国大集团,建设美好新垦区”宏伟目标的实现,农场党员干部须切实增强五种意识,以昂扬的斗志干事创业,以百倍的干劲投入工作。
一、增强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现在,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部分同志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工作漂浮,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工作责任心的表现,对农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必须下决心进行整改,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政治品质,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增强“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的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业务工作上。具体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职别有高低,而工作则不分贵贱。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部门、在哪个岗位上,都必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抱有深厚的感情,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对职工群众极端负责和对工作极端认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保证在思想上、行动上把农场的各项经营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做出应有贡献。
二、增强学习意识,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当今时代是一个学习型时代,建设学习企业,必须落实到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上来。如何对待学习,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党员干部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增强学习意识,营造奋发有为的气氛,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提高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们农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橡胶、剑麻两大支柱产业,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很多,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不刻苦学习,不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难以促进农场的经济发展,难以带领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因此,农场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意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学什么,如何学。我们要着眼于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思考,认真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从而丰富知识储备,拓展发展思路,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党员干部。同时我们还要向实践学习,向一线职工学习,向兄弟单位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水平,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农场改革的需要,为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增强宗旨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水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和践行党的宗旨,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政治觉悟和精神品质的重要标准。有了这个意识,我们的工作也就有了很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长期以来,在我们中间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在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摆架子,讲条件,态度冷漠,语气冷淡,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侵害了职工的利益,也极大地损害了农场党员干部的形象和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部分职工群众对农场的不信任,给企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宗旨意识或宗旨意识薄弱。
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胸怀一个真心、热心,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自己的行动兑现对党、对职工的庄严承诺。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使农场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工作措施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要增强敏锐感和主动性,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体察民情,把工作做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真抓实干地为职工群众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出效果的实事,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农场和党组织的温暖。总之,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宗旨,始终同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这样农场职工群众才会支持我们,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四、创先争优意识,鼓足干劲谋发展
从2010年4月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如今,这项活动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农场也不例外。组织实施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实现“创先争优促发展”的目标。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农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精神具有特殊意义。这就要求农场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观念转变,改进工作作风,把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橡胶、剑麻两大支柱产业中创先争优,勇创一流业绩,争当开路尖兵,全力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又上新台阶。
五、增强执行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制度措施
执行力就是执行上级指示,按时按质按量落实工作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执行命令,开展工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规划如果没人去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对党和国家、地方政府、两级局及农场的各项政策、制度、规章和措施,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执行力就是要求他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又不出事,使执行力真正转化为推动农场发展的生产力。就我们农场而言,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两级局工作部署和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关系到农场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作落实、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工程来抓好。
增强执行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服从上级指示,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坚决克服敷衍了事、不思进取的心态,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理,纠正讨价还价、拈轻怕重的陋习,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把心沉下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一件一件抓落实,干一件成一件,不要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改正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坏习惯,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力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了,农场的各项事业自然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十二五”的大幕已经开启,为顺利完成农场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力促垦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跨国大集团,建设美好新垦区”宏伟目标的实现,农场党员干部须切实增强五种意识,以昂扬的斗志干事创业,以百倍的干劲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