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蛋鸡育雏舍小气候环境模型构建与验证

来源 :中国家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不同日龄雏鸡舍的小气候环境模型,根据育雏鸡舍的结构特性、鸡舍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雏鸡生长环境等参数,通过机理建模的方法,应用能量平衡物理规律,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育雏鸡舍小气候坏境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育雏舍热量微分方程,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求解含湿量与相对湿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密闭式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显示:模型输出值与实测值的温度平均误差为1.3℃,温度最大误差为3℃,最小相对误差为0.57%,最大相对误差为10.39%;湿度平均误差为1.91%,湿度最大误差为13.16%,最小相对误差为0.61%,最大相对误差为22.24%.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输出的温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634、0.974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5℃、2.61%.研究表明:构建的育雏鸡舍小气候环境模型的理论输出值与试验测得的数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为进一步环境调控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为研究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不同途径感染对樱桃谷鸭致病性的影响,以脑内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及口服五种途径接种TMUV JS804株5×104pFU,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对各组鸭体重、血液病毒栽量、脾脏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五组试验鸭均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拉绿色稀粪等临床症状,其中脑内注射组最为严重;各组鸭体重均呈下降趋势,肌肉注射组体重下降最为明显;五种攻毒途径均可使鸭出现明显的病毒血症,其中肌肉注射组血液中病毒含量最高,口服组病毒血症出现时间最晚;
为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垂直感染引起鸡持续性病毒血症中的作用,在鸡胚发育第7天经卵黄囊接种REV建立先天性感染动物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日龄REV感染鸡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及其动态变化,进一步运用绝对荧光定量技术对病毒载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7、15、30、45日龄时,感染组鸡胸腺、法氏囊、外周血以及脾脏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血液和脾脏中的病毒载量随着日龄增长
试验旨在探究亲鸽饲粮添加茶多酚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对遗传背景相近、产蛋情况相同的7月龄健康亲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对亲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的茶多酚,试验期53 d.测定28日龄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抗氧化能力.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对比,各试验组半净膛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
试验旨在研究刺五加多糖(ASPS)对免疫抑制雏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分布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对ASP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评价.300只4日龄海兰褐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为环磷酰胺(CTX)致免疫抑制组,第3组为ASPS+CTX组.第2组和第3组按照80 mg/kg·d的剂量皮下注射CTX,连续注射3d.从10日龄开始,第3组每只鸡每天皮下注射0.2 mL 200mg/mL的ASPS,连续注射3 d.第1组和第2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注射后的第7、14、21和2
为了解替米考星纳米乳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采用替米考星纳米乳(以替米考星计)高(100 mg/L)、中(75 mg/L)、低(50 mg/L)剂量饮水治疗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S6菌株的肉仔鸡,同时设替米考星溶液(100 mL∶10 g)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阴性对照组,连续给药5 d.结果表明,替米考星纳米乳各剂量组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替米考星溶液相应剂量组;替米考星纳米乳高、中剂量组的适口性优于替米考星溶液.研究为替米考星纳米乳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研究25-羟基维生素D3对商品蛋鸡0~14周龄生长发育及20~24周龄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1 188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对照组饲粮维生素D3水平为4 560 IU/kg,试验组饲粮以69 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替代相等当量的维生素D3(即1 800IU/kg维生素D3和2760IU/kg 25-羟基维生素D3).试验期为0~24周龄.结果表明:0~14周龄,两个处理组各周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胫长均
为研究白术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南海麻黄鸡的免疫调控作用,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超声辅助水提醇沉工艺提取白术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白术多糖含量,以白术多糖的提取率作为本次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并对白术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清除羟自由基的测试;以南海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日粮中添加提取的200 mg/kg白术多糖,于7、14、21、28日龄采集免疫器官和血清,分析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病毒抗体效价以及TNF-α、IL-2、IL-1β、IFN-γ等免疫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白术多糖提取的最佳
试验旨在研究改性蒙脱石(MMT)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 龄AA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量MMT组、中量MMT组和高量MMT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添加600 mg/kg、1 200 mg/kg、2 400 mg/kg的MMT,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量MMT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IL-2、INF-γ水平及T-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00 mg/kg饲用金霉素组,试验组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5%、0.50%和1.00%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组,饲养期为35 d.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相比,日粮添加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对内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0.25%发酵制剂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IgG含量(P<0.05);与对照组
为研究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在鹅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分析了刈割高度为50~100 cm巨菌草制备的草粉营养成分,以及巨菌草粉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360只20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处理1(对照组)、2、3、4、5、6的饲粮分别添加0、5%、10%、15%、20%、25%的巨菌草粉,试验期30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鹅,采用全收粪法测定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①巨菌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