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F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学模型课程的载体作用下,开展数学建模综合实验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对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并提出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建模有利于将数学理论付诸实践应用,在各行业中作用巨大。大学生数学建模教育的实施,也是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要求。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帮助。研究如何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高校组织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对创新型大学生的选拔机制进行完善,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实战平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鼓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实现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竞赛的开展主要分为初期选拔、暑期选拔以及赛前选拔三个阶段。
  1.初期选拔阶段。高校于每年的4月开始进行初期选拔的筹备工作,在5月初开始进行动员宣传,采用张贴海报及制作展板等形式进行文件的发布,全校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于6月份组织开展。随着近些年数学建模竞赛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高涨。数学指导组教师一同进行竞赛论文的评审,遵循一定的评审原则,保证评审的合理性、客观性。获奖人数根据参赛总人数进行合理设置,通常约占总人数的50%。经过校级竞赛选拔部分善于创新的学生进行暑期培训。整体而言,数学建模竞赛具有较大的影响,涉及较多的学校与学生,学生从中也可获得较大的好处,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
  2.暑期选拔以及再次选拔阶段。高校通常在8月开始着手参赛学生的建模专题培训,合理制订数学建模专题的培训计划,对竞赛知识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保证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的均衡安排,使指导教师的教学优势得到发挥。课程组按照大纲的指示,进行年度教学计划的科学制订。教师也可一同进行备课,以全国竞赛出题为中心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竞赛能力的提高。
  在短期集训课的学习完成后,对参训学生进行再次选拔。此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将十分强烈,选拔竞争也十分激烈。数模指导组教师需仔细考量选拔的结果,一同进行各小组学生论文的评审,善于发现创新型学生,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待各个参赛学生,最终选出享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资格的学生,并且对这些学生的组合进行优化。
  3.赛前再选拔以及模拟训练阶段。高校在8月下半月进行赛题模拟训练,模拟训练的要求遵循全国赛的标准,频率为5天一轮。指导教师此时需要在指导工作中投入大量心血与实践,做好学生的指导与点评工作。学生根据全国赛的标准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阅和点评。各小组可选出一名代表作点评,讨论汇报工作,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此时学生的讨论将十分激烈,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结果也将逐渐浮现,数学建模理论也逐渐实现提升。
  二、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分析
  1.大学生參赛积极性高,参赛成绩较为理想。通过以上方法,大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参与十分积极,成绩越来越理想,创新能力也得到阶段性提高。近些年,大学生参赛人数持续上涨,上涨幅度甚至将近20%,学生的参赛成绩也达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挑战杯活动中的参与也同样热情高涨。这些学生凭借数学建模竞赛,实现了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2.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数学建模训练的作用下,大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数量观念,能够对事物数量及其变化进行敏锐观察。并且,数学的严谨推导可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思路更加清晰,可以轻松地应对各项事务,使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使数学理论能够付诸实践,从而使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十分有益,并且能使学生其他素质得到提高,如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等。高校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此途径中得到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发,郝继升,马燕.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40-43.
  [2]李宝萍.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43-144.
  [3]赵建英.数学建模竞赛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6(8):33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仍有部分院校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理解不到位,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探究  国家目前正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既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又要关心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既参与教学活动又参与学生管理的高职院校班主任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初入校园的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过程中开展小组活动时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专业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工作;专业反思  心理危机主要指当人们遭遇困难且无法解决时,所产生的问题超出其心理承受范围而造成一系列的困扰。大学生作为广受社会关注的年轻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期刊
摘 要:中华五千年,众多文化元素在历史的沉淀中累积了无限光华,古诗词是其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本文以中外记者招待会为例,以释意理论中理解原文并脱离语言外壳、进行再创造的原则为基础,对古诗词汉英口译的原则与标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口译处理技巧;中外记者招待会;释意理论  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释意理论,以其完善的理论架构和独特的理论视角,一度成为西方口译界的主导性理论
期刊
摘 要:中职班主任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还需要教给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但因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质、行为习惯等原因,导致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凭借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幸福班级的概念,建议中职班主任可从五个方面着手提高班级工作的幸福感,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专注自我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幸福班级;学生发展  “幸福中国”已经代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三学生不良的心理表现出发,对相应的德育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高三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战高考。  关键词:心理问题;德育管理;策略探究  步入高三后,学生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这个时期是学生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相关教育学家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进入高三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三这个阶段的特殊性使学生面对各方
期刊
摘 要:当前由于人们不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将讨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研究进展,帮助大家了解治疗高血压的各种药物,为各种治疗药物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药物;药物治疗;副作用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发病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有1.2亿高血压
期刊
摘 要: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实施监测,有助于相关部门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做出合理正確的評价。  关键词: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  一、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目前,国家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工作非常重视,也有许多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跟踪调查,有的通过电子邮件,有的打电
期刊
摘 要:微课嵌入案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嵌入;案例教学;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的方法,因其起效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抢救和检验及试验用药中。因为静脉注射直接穿刺入血管,如果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易发生感染,且推注速度快,易产生药物毒副反应,所以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基于本课程特点,采用微课嵌入案例教学,通过多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成为我国普及九年義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发展  自上世纪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治国方略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走出来,成为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及人们生活观念改变,许多农民工改变了走大走远的想
期刊
摘 要:“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服务,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因此,笔者主要阐述了实现“以生为本”的几点要求。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教学质量  “以生为本”是当下的一种比较被认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实施“以生为本”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存在一些认识理解上的偏差。笔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