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发奋一搏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茨本中学读书时,由于把全部精力投入在读课外书籍上,耽误了学习,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第一名落到第十八名,又从甲班降到乙班。
  面对这一切,他既懊丧,又气愤。他不甘落后于平时学习比自己差的同学。他有一股反抗的冲动,决心努力一番,迎头赶上,并超过这些同学。为了提醒自己努力,他将同班同学的成绩一一抄录在自己笔记本上,直视自己屈辱的记录,硬逼自己控制阅读课外读物的量。
  1917年初,是川端临近中学毕业的时间,报考工作开始后,川端突然决定报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这是一所当时日本出类拔萃的一流校园,进入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一只脚已跨入了日本最优秀的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这是全日本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可见入学一高并非易事。
  在填志愿表时,川端决心很大,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上填写了“一高”,第二志愿栏则是空着。他决心破釜沉舟,发愤努力,考上“一高”,向那些蔑视他的人证实自己的能力。
  川端的这一铤而走险的决定,遭到了校长和班主任的反对,大家认为他这样报考是白费力气,录取“一高”是完全不可能的。在当时,毕业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都放弃继续升学,或当一名乡村教师,或谋一地方小官,就知足了,只有极少数优等生才打算报考高一级的学校,而且也不敢奢望“一高”这类名校。从川端的学习成绩看,只不过是在乡村小镇的中学居中等偏上的水平,这种选择完全不切实际。校长找他谈话,劝他考虑是否报考师范学校。川端不为校长的苦心规劝所动,反而更坚定了自己选择的决心。
  三月,川端从茨木中学毕业后的第三天,来到东京,暂居在一表兄家里,开始刻苦温书,准备迎考。这期间他到考前补习班学习,也参加周末举办的讲习会,还常去图书馆温习功课。川端没有什么亲人,学习特别静心,时间安排得特别紧,经过一百多天的日夜苦读,走出考场心情特别好,他觉得近四个月的复习,心里充实多了,上“东京一高”并不是不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升学发榜的时间到了,川端终于被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录取了,他成了茨木中学唯一一位,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东京一高的学生。川端康成后来成了二十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一九六八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人华/编辑)
其他文献
最近,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干部任用条例》是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订
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常见的错畸牙合形,典型症状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下颌后缩等。下颌骨发育不足或功能性后缩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对此类替牙期或恒牙
目的探讨磨牙隐裂的形成原因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磨牙隐裂的患牙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对早期无牙髓症状的患牙(第1类)进行调处理,有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的患牙(第
摘要: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共同服务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使两者水乳交融,和谐共生,共同演绎精彩的、充满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精彩 预设 动态 生成 灵性 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动态的、充满
班里转来一个学生,来自一个偏僻的农村,这是他第四次随父母进城务工而就近入学。小小年纪,却已经跟随父母走南闯北多年。  他叫刘聪,人如其名,他很聪明但各种习惯实在太差。才来一个星期,就有两次不按时完成作业,我见此状便耐心地教导他。这孩子说话方音较重,同学总喜欢学他,他总是抡起拳头来回应。几次被我发现后,我都狠狠地批评了他。他几次下午在课堂上睡着,我也依照班规进行了惩罚。我把这些情况做好记录,与他父母
还是在刚刚接触化学的时候,我便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我的探究之旅。化学的第一堂课,我被化学老师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化学“魔术”吸引住了:两种无色的液体混在一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的教学中,花了较长
等效电源法在计算一些复杂电路中,有其应用价值,应用此方法往往可以将复杂电路简化为单回路,从而使计算量大为减少. 1问题的提出 Equivalent power method in the calculati
走进孙桥小学,人们的眼光会不由自主地被校园中一块与众不同的墙面所吸引:纯净的墙面上,整齐地排列着280块雕有各种成语的赭色木板,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也让人仿佛一下子置身
很久以前就熟悉了黄侃的各类轶闻,可真正认真拜读他的学术著作,却是近两年的事。说实话,到现在,我对他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仍不甚了然。自认比较了解的,还是他的《文心雕龙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