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各科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从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观,使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以发展,使全体学生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得到素质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勇于创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的认知倾向,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参与学习的动力就会明显不足,在学习中就会表现出消极怠慢情绪,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就会以集中的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与高昂的学习情绪,具有参与学习的强烈动力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激情,勇于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以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影响学生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的教师。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平时,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要以良好的外在形象感染学生,以内在素质打动学生。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仪表,要以整洁的衣着、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大方的举止给学生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其次,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要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来吸引学生。再次,教师要具有一颗爱心。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要付出一片爱心,将爱的雨露洒向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进而尊重信任喜欢教师。
  (二)以英语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刺激,另一个就是自身对认知对象的认可。在教学中,我们要向学生多方面地展现英语,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认识到英语本身的魅力,让学生在心里对英语学习产生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世界通用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语言。每一种语言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积累与沉淀的过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教学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技能来学习,而是要将英语学习与文化背景相结合,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来学习,展现出英语自身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向往。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进行积极的创造性学习。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严格的管理者与控制者,是知识的主要传递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处于次要地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是被管理者与被控制者。这样的教学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对立的,学生学到的是书本上机械记忆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处于机械记忆与机械运用状态,是典型的考试机器,是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素质教育提出要突出英语的实用性与实践性,要注重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现代建构主义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才符合认知规律。这对传统英语教学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的为中心的教学观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与轻松、活跃、安全的心理氛围,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二)建立以赏识为主的评价体系
  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英语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问题。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分数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与差,而是要以赏识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对待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与肯定,对待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注意评价的态度与评价语言,要注意批评的度与量,要耐心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要让学生虚心接受,促进学生改正。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而不敢用英语了。
  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怕出错的心理被消除,就会大胆地来说英语,学生创新的萌芽得到扶植,在教学中就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创新
  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愉悦性与创新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也会促进学生乐于创新。
  (一)看图进行说话训练
  现行英语教学图文并茂,这符合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或收集相关的图片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说话训练。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与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必要的重组,将所学过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知识的运用中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编排课本剧
  这样的活动既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又对教材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对所学过的课文或自己选定话题来进行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在学生编写课本剧的过程,学生既要考虑到英语情景会话的要求,充分考虑到英语语言国家的一些风格习惯,同时又要积极运用所学过的语法、句型,以便完整清楚准确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会积极运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辅助表演。这些都需要学生的创新,才能使自己的课本剧得到大家的认可。
  (三)进行课文的复述与改写
  这是对文本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这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整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围绕着课文的主题,对课文的内容、情节、人物等进行再加工。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责编 潘冰)
其他文献
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园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点—轴理论,其思想内核离不开集聚。园区经济促进区
归化与异化是文化交流行为中的两大基本翻译策略。益阳是竹器之城,竹子文明已渗入到益阳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益阳的文化旅游就必须对其竹文化进行研究和翻译。为了保持
随着国际一体化格局的加剧.学好英语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具有英语综合能力的人才。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但学生
彭玉麟应刘可崖之邀,为其母九十三寿辰作《鄢太孺人九秩有三寿序》,寿序分五个部分,主要述说了彭、刘两家的交往情谊,以及对刘母鄢太孺人福寿兼全的评价、赞扬。通过解读寿序
理论上证明了异五型抽油机采用增加支架高度来增加抽油机冲程的原理,对增程前后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增程前后抽油机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程后抽油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地位日益重要,当今英语教学应注意非智力因素,营造“说”的良好氛围,创设合理的语言交际环境,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英语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每一名教师都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自信与表扬,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乐中学,进而加速从兴趣到志向的提升。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是利用热塑性材料的热熔性、粘接性特点,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实体模型进行层层堆积后成型。基于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过程中熔体对成型制品的质量影响,对成型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