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把学吴运铎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始终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蔡甸区坚持将学习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1月17日上午,“纪念吴运铎同志誕辰100周年暨2017年第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武汉市蔡甸区野战国防园教育馆举行。该区3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参观吴运铎纪念馆、敬献花篮等系列活动,深切缅怀这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家乡人。蔡甸区委书记刘子清要求全区党员领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学吴运铎精神贯穿“两学一做”始终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蔡甸区坚持将学习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1月17日上午,“纪念吴运铎同志誕辰100周年暨2017年第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武汉市蔡甸区野战国防园教育馆举行。该区3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参观吴运铎纪念馆、敬献花篮等系列活动,深切缅怀这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家乡人。蔡甸区委书记刘子清要求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将“把一切献给党”的运铎精神,转化为支撑蔡甸奋力“追、转、超”的强大精神气场,为实现蔡甸绿色崛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4月30日下午,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我省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并讲话,寄语全省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勇做新时代奔跑者、奋斗者、奉献者,朝着五四先驱们不懈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荆楚大地绽放出璀璨光芒,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色彩。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主持座谈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省领导尔肯江·吐拉洪、王艳玲、梁伟年、
1 来到雪湖初中第一堂课冯素素便发现那个男孩了。他趴在那儿,看上去懒懒的,其实绷着一种警觉,长得白净柔弱,对一个男孩来说,确实有些单薄了。听着课常常很快地眨一下眼,睫毛长了点,眨眼时像什么呢,大约如蝴蝶扑动水面,这双大眼突出了他身上某种无辜的气质。冯素素看清了,他在做笔记,然而掩护着,一会看看天花板,一会看看窗户外面,然后在间隙里赶快在本子上划拉几笔。她心里有点感动,也有点心酸。初来乍到,一屋子
近年来,沙洋县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激励各领域党员当先锋、作表率、促发展,激发干事创业的新活力。 组织推动,夯实工作格局 县委出台《关于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列为基层党建工作“一号项目”,明确要求在全县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各个领域,以支部为单位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所有党员均纳为积分对象,实现“整县联动”。县委组织部召开专题培训会、推进
每天晚上9点半,汉口站西南方向4公里处的汉口线路所信号工区内,信号工蒋德成开始了室内信号设备的例行巡视、测试工作。 受疫情影响,汽车限行、道路封堵,漢口线路所沦为“孤岛”。“汉口线路所是京广线、汉丹线及汉孝城际联络线列车进入汉口站的必经之地。”蒋德成说,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就在这里值守了。 虽然疫情导致车次减少,但平均10分钟也有一趟列车通过,几乎每天都有运送医疗人员或救援物资的列车抵达。每天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用32个字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之所在,为新时代共产党人树立了精神丰碑。继承好、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必将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和不竭动力。 第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的性质、宗旨
一 白金凤的丈夫是在矿洞意外触电去世的。白金凤随丈夫外出打工,给矿工做饭,听到消息后,一句话不说,只是身体不住颤抖。负责人——即矿厂老板沉默许久,让她节哀,厂里支付七十万赔偿金。然后说:“我们都很难过。”白金凤跟着矿厂老板到了火葬場才冷不丁冒出一句话:“难过有屁用,你们压根儿就不该去挖那些山。”她的身体还在颤抖,牙齿碰得咯咯响。矿厂老板怕白金凤憋久了不哭,再出什么岔子。大喊大叫大哭大骂,这些都是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持续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注重在困难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鼓励广大优秀青年人才在基层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骨干力量向一线流动。树立“干部人才首站到基层”导向,人才招录优先一线,干部选派注重基层。公务员招录优先满足乡镇,招录的选调生、三支一扶等“新人”均选派到镇村一线。连续4年自主招聘特岗村官驻村工作,实现一村至少一名大学生。实行年轻干部双向挂职,分期分批从县直单位选
26岁的王冰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附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13年前,因青霉素過敏导致肺水肿的王冰进了ICU。这次意外的“生死考验”,让这个男孩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而成功救治他的几名ICU医生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 长大后,王冰进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辛苦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他迅速成长。不久前的除夕,在填写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报名表格时,他的职称已经是“主管护师”
“小说有没有死?”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意义,但没多大意思。 首先,文学是不会死的。文学是哲学的开始,是科学的开始,是人的开始。我们说科学是事实与规律,即实证加逻辑。但事实永无止境,1是一个事实,关于1的一切正在不断发生,并将重新阐释世界上所有的词语;至于规律,比如1 1=2,这需要前提,前提是会改变的,前提也只是已知范畴内的,无法从未知中导入前提。没有人不好奇自身的来龙去脉,生死两端都是黑洞,个
李迪,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军旅生涯二十年,著有话剧剧本、诗歌、随笔等文学作品多种。现居安徽。 透明的红萝卜是饥饿的光照亮的 我终于破译了 蜻蜓翅膀透明的历史必然 光 清晨的曙光 蜻蜓收于腋下 立于草末 在枯枝败叶的折弯处 做它们最终的送行者 蜻蜓满腹心事地飞在离地三尺的地方 幸而我没有长出翅膀 我若长出 必是污泥浊水 这点我深信不疑 我目睹光 喝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