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鼠王》有隐喻性语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它也广泛地存在于电影语言中。通过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料理鼠王》中的隐喻性语言,探讨隐喻对电影语言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料理鼠王》 隐喻 结构隐喻
  
  一、引言
  
  荣获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料理鼠王》(Ratatouille),在2007年度的电影中风头尽出。除了获得奥斯卡奖以外,它还获得了第65届金球奖、美国电影学年度十佳电影、第12届卫星奖、休斯敦影评人协会奖、第13届评论家选择奖等众多奖项。可谓硕果累累。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共同讲述的动画故事不仅情节有趣。主题励志,其语言的使用也精彩动人,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了隐喻性语言。本文从分析《料理鼠王》中的隐喻性语言着手,探讨隐喻对电影语言的积极作用。
  
  二、隐喻的概念及分类
  
  隐喻是语言学界和修辞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西方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对隐喻作过系统的阐述,提出了隐喻的定义、种类、性质和作用。他认为,措辞只要含有隐喻,就能受欢迎,但是隐喻不能太牵强,否则就难以看出其中的关系。不过也不能失之肤浅,否则就不能给听众留下印象。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莱柯夫(Lakoff)和约翰森(Johnson)两人在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是关于隐喻的一部重要著作,把隐喻研究从修辞学范畴引入认知学的领域。莱柯夫和约翰森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中。隐喻可以为我们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赋予日常活动以新的意义。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定义,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mapptng of the structure),即从“始发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隐喻使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体系来认识、掌握新的知识,具有“以旧知新”的特点,所以,隐喻是在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的。隐喻是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句意清楚有力,富有色彩:能激发情感,唤起联想:还能使语言经济,文字简洁。隐喻的种种特点已使其被广泛地应用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的多个层面,如文学、绘画、电影、商务、法律等领域。简而言之,隐喻已经是语言使用中一种普遍现象,正如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纳入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作全面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命题,并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其中结构隐喻是隐喻最为基本的一种类型。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比较典型的结构隐喻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把时间看作一种有限的资源,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用money的种种结构来表达time结构,如spend time,waste time,save time等等。结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用一个已经具有很好结构和定义的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本文侧重分析结构隐喻在《料理鼠王》中的运用。
  
  三、隐喻在《料理鼠王》中的运用
  
  首先,《料理鼠王》中贯穿整个影片的口号Anyone can cook(人人会做菜)即充满着结构隐喻的意味。主人公雷米是一只老鼠,是除了蟑螂之外在厨房里最无法让人接受的啮齿类动物。擅于烹饪并成为法国五星级饭店厨房的掌勺对人类而言。可能不会觉得有多么惊世骇俗,可是放在雷米身上却是多么异想天开。但由于在嗅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雷米的一生都浸透在“厨师”的光辉理想之中,并且努力地朝这个方向艰难地迈进。丝毫不去理会摆在自己面前的种种不利现实。最终,雷米成为了整个法国饮食业的“天才厨师”,他所撼动的不仅仅是巴黎,而是整个世界的价值观。电影反复从大厨古斯特和小老鼠雷米的口中传达给观众的并不是“人人会做菜”,而是“人人都能实现梦想”。电影以“做菜”这种熟悉的概念结构来构造影片的主题“实现梦想”。不但不会让我们感觉是在纯粹地说教,而且还会令我们觉得既熟悉而又新意倍出。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对话也大量运用了结构隐喻的表达法。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整个故事的发生地、雷米梦想的实现地——古斯特餐厅。古斯特餐厅是巴黎著名的五星级餐厅。大厨古斯特的新书《人人会做菜》已荣登畅销书榜首。影片的描述是,“Gusteau’s restaurant is the toast Of Paris,booked five months in advance……Chef Gusteau’s cookbook Anyone Can Cook climbedto the top of the bestseller list.”(古斯特餐厅是巴黎的骄傲。座位得提前五个月预定。……古斯特的食谱《人人会做菜》,也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这一段两处使用了结构隐喻。toast的意思是干杯,但在这toast代表令人感到骄傲的人或事物。Climb原来是指人或动物的爬行,但这里的主语却是无生命的书籍。此处,隐喻的本体是书籍,喻体是人或动物,用人或动物“爬”的搭配来表达书籍登上榜首,使得语言非常形象生动。类似的语义异常搭配的动词性隐喻还出现在影片的多处场景。譬如,美食家索琳·勒克奈尔品尝了雷米做的汤之后,发表了一篇评论,称古斯特餐厅咸鱼翻身,重新虏获了大家的注意力。“Only time will tell if they deserve it.”(只有时间能证明他们是否值得关注。)此处,把“时间”隐喻为有话语功能的人类。与tell相搭配。显得非常生动。
  另一个场景,林奎尼出场不久。大厨 就想把他赶走,不料遭来大家的一致反对。无奈之下。他同意留下林奎尼,但同时又不怀好意的警告:“If he wishes t0 swim in dangerous waters.who are we to deny him?”(如果他执意要身临险境,我们又有什么权利阻止他呢?)Swim in dangerous waters原指鱼类在险水中游泳,这里是把人隐喻为鱼类,而把不利的处境隐喻为险水。形象的语言与大厨阴险的表情完美结合。为他后来想尽办法处处刁难林奎尼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客观世界诸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普遍联系、具有共性的。人们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由此及彼,推而广之,由一个对象具有的属性推理到另一个对象,从而认识新事物,扩大认知的范围。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正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和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和感情。如食物和燃料。原本毫不相关,但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可以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或运行。这一结构隐喻也出现在《料理鼠王》中。影片描写雷米和爸爸对“偷食”的不同观点时。有一场很有意思的对话。雷米认为。要吃就吃好东西。偷也得偷厨房里没有下毒的食物,而不是去偷垃圾。爸爸却表示不屑:“Food is fuel.You get picky about what you put in the tank.your engine is gonna die.”(食物就像燃料。你如果挑三拣四,引擎没油,就动不了啦。)
  另一场戏。小老鼠雷米和哥哥埃米尔在老太太家去偷意大利产的藏红花粉,被电视里古斯特的声音所吸引,不禁驻足聆听,却不甚被醒来的老太太发现而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人鼠大战”。古斯特认为不是人人都适合做菜。只有胆大心细。富有想像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胆小的人是没法成为好厨师的。“Great cooking is not for the faint of heart.”(胆小的人成不了气候)正是用“the faint of heart”(虚弱的心)来隐喻懦夫。
  影片的另一主人公林奎尼拿着母亲去世前写的推荐信,才得以在古斯特餐厅谋得一职的。在介绍林奎尼的母亲时。结构隐喻的表达又再次出现。“You remember Renata,Gusteau’s old flame?”(还记得瑞娜塔吗?古斯特的老相好。)用火花来隐喻情人,可谓极为贴切。
  《料理鼠王》的结构隐喻随处可见。乐勒特在教林奎尼如何清晨拿到最新鲜的蔬菜果品时,捏着面包告诉林奎尼:“Symphony of crackle.Only great b read sound this way.”(交响乐般的清脆,只有好面包才能发出这种声音。)面包的清脆声隐喻为交响乐。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雷米与家人重逢时。虽然爸爸很希望他能留下来而不是独自一人在外谋生,雷米还是坚持离开并试图说服爸爸:"You didn’t think I was going to stay forever,did you?Eventually,a bird’s gotto leave the nest."(你总不会认为我会一辈子都呆在家里吧?小鸟长大了,总要离巢自力的。)同样,句中的“鸟”是以隐喻的手法来表述雷米他自己,用“鸟巢”来隐喻家。另外,在训斥林奎尼时。大厨突然发现了雷米,老鼠出现在厨房若被人发现的话即意味着餐厅的关闭,所以他惊恐万分,命令大家立刻把雷米赶尽杀绝,并且警告大家说:"Our reputation is hanging by a thread as it is."(我们的声誉已危在旦夕。)此处,抽象的声誉被隐喻为实体,用“悬挂”来修饰,飘忽不定的感觉立刻跃然纸上。
  
  四、结语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在影视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那无可奈何的默片时代,也还要借助字幕来说明角色的语言。当语言进入到电影里的时候,电影表达对世界看法的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同动作一样是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语言甚至能比动作传达更为复杂深刻、更为强烈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因此,电影是综合艺术,不仅是一门视觉艺术。更是一门语言艺术。由于隐喻性语言中的喻体一般都比所谈论的话题更为具体,起到了“以旧引新”、“以实指虚”的作用,更为观众熟悉,所以经常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在电影语言中擅用隐喻,无疑会令电影作品显得更有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 二十世纪末大量的电视娱乐节目被我国引进,从懵懂的复制到十年后的成熟、多元的发展态势,作为娱乐节目之一的真人秀节目是成功的,而作为继2010年兴起的“相亲热”之后,2011年刮起的这股以“立业”为目的大型求职类真人秀的大风则更加吸引当代大学生的眼球。  [关键词] 求职类真人秀 《职来职往》 《学徒》 《非你莫属》  前不久《职来职往》节目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获得了最受大学生瞩目
摘要 银幕上教师的形象不过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乃至规则和约束的不同心态的表达。早期电影中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圣人”式的完美化形象期待的表达。在讲求规则、速度、效率的社会风尚中女性教师则主要由修女式的母亲形象过渡为以智慧、胆量与独特魅力令人折服的美女型教师。而置身于解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作为教育的象征,文化传承者,教师的形象自然也没有逃脱被解构的命运,麻辣 搞笑已经成为新的教师形象的一个类型
提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满城》),第一印象是富丽堂皇的色彩、大场面的铺陈。实际上,音乐的魅力也为这部国产大片增色不少。由于该剧定位在封建王朝宫廷之中权利与欲望相互较量的历史悲剧,音乐整体风格以低缓沉重的旋律为主。即便在幸福团聚和爱情场面中也没有惯常的明快音乐。而最有特点之处是大量运用人声、交响乐、打击乐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同步进行、分离、对位等手法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性格。深入表
[摘要]电影《后天》揭示了未来地球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的自然灾难,形象而真实的表现了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环境保护。  [关键词]人类 生存环境 未来状况    《后天》英文名:《Th e Day After Tomorrow》,于2004年5月28日上映的一部经典灾难片。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全片汇集了大量顶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因气温急速下
[摘要] 以高度的存在主义和强烈的宗教关怀,在无孔不入的魔幻主义色彩的渗透下,《巴顿芬克》用充满张力的影像风格、怪诞的叙事手段、希区柯克式的悬念营造将人物的个性塑造表现得淋漓尽致,用黑色幽默传达出别具一格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精神分析 本我 自我 超我  以高度的存在主义和强烈的宗教关怀,在无孔不入的魔幻主义色彩的渗透下,《巴顿芬克》用充满张力的影像风格、怪诞的叙事手段、希区柯克式的悬念营造
摄影在摄影之外  很多人看到这组花卉作品都会感到一股浓浓的古典味道,这大概和我学习绘画的经历有关系吧,会比较强调画面的仪式感,这包括影调、构图、景深等等,当然,也和我个人的性格、经历都有关系,我喜欢养花养草,早在拍摄商业照片的时候经常用到一些鲜花做道具,拍完后我会把它们收集起来,后来,慢慢地自己开始迷上了花艺,经常会把漂亮的酒瓶等器具用来插花,再后来,自己在学习花艺的时候突然想用相机记录下来,把插
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正是借鉴与综合诸多艺术门类的基础之上才迅速完形并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超时空艺术,影视艺术不仅过去对其他艺术进行了借鉴与综合,而且未来还将可持续地向其他艺术门类借鉴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同时,还将综合更多其他艺术门类中的先进技术与先进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影视艺术的创作中去。美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美术学中的许多技
[摘要]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帅哥美女,没有离奇的情节,没有缠绵的爱情,电视剧《士兵突击》为何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在这部电视剧热烈反响的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有没有值得人们反思的地方?透过《士兵突击》,透过“许三多”,通过对剧情以及人物的剖析,让我们一起去发掘这种轰轰烈烈的文化现象背后蕴涵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士兵突击》 许三多 英雄主义 人性 “反义词” 
[摘要] 2007年电视剧《奋斗》火遍了大江南北,好评如潮,那是一部现代都市应届毕业生的奋斗罗曼史。2009年,湖南卫视的自制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创收视率的新高。据有关人士的估计其植入式广告的收入是《奋斗》的两倍。一集《流星雨》的广告时间占到了节目播出时间的40%,全景式植入却做得滴水不漏。缘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而他们所代表的背后的植入式广告的发展现状和开拓前景又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
[摘要] 在久石让的动画电影配乐中,其总体风格表现为简约不简单,音乐具有清晰的主题性特征,电影配乐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并能够起到贯穿剧情结构的作用。他的电影配乐有时足创造特定意境的有力手段,有时表现出恢宏的气势和磅礴的力量。他把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调特征和古典音乐传统融为一炉,使某些特定题材的电影配乐具有典型的东方民族音调特征。  [关键词] 久石让 动画电影 配乐 简约    谈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