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西方高远测量仪器的引介与影响——以《测量全义》之“小象限”为中心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季西学随耶稣会士入华,仪器作为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尤为时人瞩目,切合社会需求的高远测量仪器即其中之一,主要有象限仪、十字杆、几何矩及设有影矩的星盘或象限仪等。罗雅谷、汤若望等译撰的《测量全义》(1631)中所介绍的"小象限"并非象限仪,而是一种影矩标度投射于象限弧的圆边几何矩,很可能来自天文学家、制图学家阿皮安的新近发明或类似设计,展现出耶稣会士输入时代新知的积极努力。受此启发,明季儒士陈荩谟设计、制作出形制相近的"菴矩度",并藉《周髀算经》的注释文句予以解释,表现出以本土传统接纳外来知识、以新颖
其他文献
帕斯卡概率解释主要有逻辑解释、主观解释、频率解释、性向解释以及主体交互解释五种。与逻辑解释相比较而言,主观解释和它的衍生物主体交互解释是更为有效的认识论解释;而与频
从三个不同的视角系统评述了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生活变迁所形成的几种结论。对农村私有化的研究,学术界都忽略了产权改革在社区中被认可和接受的机制,没有系统讨论这种过程对村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有力地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但同时,随着我国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也成为了贸易摩擦的主角,国际上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