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喜树碱衍生物PCC0208021的合成及其体外抗人结 直肠癌细胞增殖作用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成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喜树碱类衍生物,并将其命名为PCC0208021。PCC0208021对4种结直肠癌细胞株(LS180、HCT116、HT-29和CT-26)显示出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并能有效抑制2种结直肠癌细胞株(LS180和HCT116)的集落形成;它在体外酶学水平可抑制拓扑异构酶I(Topo I)的活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CC0208021与Topo I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新型喜树碱衍生物PCC0208021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先导化合物。
其他文献
多跨梁挠度计算是超静定问题,力法和三弯矩法等解除约束法是其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有别于这些方法,针对两端铰支多跨梁的挠度计算,提出了一种与最小势能原理相结合的正弦级数解法,推出了级数展开系数满足的无穷线性代数方程组。该方法无须解除约束,无须列出分段弯矩函数,不受载荷数量限制,计算过程简单方便。给出的算例比较了文中方法与解除约束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在校园管网运维需求调研基础上,对校园管网的运维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梳理,设计了运维管理数据库和运维管理功能模块,并结合BIM及其轻量化技术,以B/S架构为开发端,通过API接口将外部动态运维数据、传感数据同内部静态BIM数据连接起来,开发出基于BIM的校园地下管网运维管理平台。对巡检、维修等管理流程再设计,实现了校园管网的可视化、实时性、协同性、可追溯性等智能运维管理需求。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美洛昔康纳米混悬液(MLX-NS)以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对处方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放、稳定性等评价。MLX-NS最优处方为0.5%吐温20为润湿剂,0.5%胆酸钠为稳定剂;最优制备工艺为研磨珠尺寸为0.4 mm,研磨转速2000 r/min,研磨时间3 h。采用最优处方及工艺制备的MLX-NS平均粒径为132 nm,Zeta电位为-26.8 mV,XRD结果显示研磨前后晶型并未发生改变,体外释放结果显示MLX-NS与原料药相比溶出速率显著增强,5 mi
为研究疲劳荷载与冻融循环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抗压性能,对历经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与疲劳加载次数下的约束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受压破坏试验,得到了其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与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与经受冻融循环作用与疲劳荷载作用的素混凝土的无量纲化应力-应变全曲线作对比,探讨了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结果表明: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疲劳加载次数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峰值应变则在冻融0~100次期间增大较快,冻融100~200次期间变缓,冻融200~300次期间再次加快;
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CqKEA基因家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CqKEA基因家族包含10个成员,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三组,同组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蛋白motif和功能;部分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并且干旱、高温和盐胁迫也会对部分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对CqKEA基因家族的分析为藜麦耐逆机理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研究了Zr含量对Zr71-xNixNb3Cu16Al10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快速凝固装置制备非晶合金,利用XRD和DSC对其非晶形成能力和晶化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压缩试验和SEM对其力学性能及断裂方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原子百分比为62%时非晶形成临界直径最大,为9 mm;Zr含量不同改变了非晶合金的结晶过程,Zr原子百分比为62%和66%的非晶合金晶化初始相都是二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单一电源的使用寿命短、不能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电源方案。该方案充分发挥了超级电容器快速充放电的特性,采用2种电源直接并联,并通过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变压向负载供电,可同时实现充足的能量供应和功率需求。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搭建小功率实验平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电源系统具有良好的电能输出响应特性,能量回收快,可减少蓄电池的供电工况,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有阻尼结构的性能目标导向设计,将TMD的性能设计问题等价为约束优化问题,并采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基于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设置TMD有阻尼单自由度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解析解,进而建立结构性能目标导向设计问题的约束优化表达式。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和约束惩罚权重粒子群算法编制了程序对TMD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设计原则的合理性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性能目标导向设计思想更有助于减震结构的性能化设计,而且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不需要繁琐的数值微分,便于编程实现,是高
在水泥、粉煤灰和矿粉颗粒粒度分布测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密实度试验,测试不同比例矿物掺和料和不同减水剂折固含量下的密实度变化。测试分析表明,当掺和料的粒度分布与水泥有显著差别时,颗粒之间的填充效应明显。胶凝体系的密实度不仅与掺和料的掺量、比例及外加剂的掺量有关,也与粒度分布有很大关系。当填充效应明显时,随着掺和料掺量的增加,胶凝体系的密实度增加。而当掺和料的粒度分布与水泥的差别不大时,掺和料较小细颗粒含量的变化及粒型差别也会使胶材体系的密实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减水剂对胶材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能改善和提高胶材颗粒
在给定红外探测器及其配套光源条件下,构建了能够工程实现的远距离定位中红外同步子系统。首先讨论了工程中采用的红外光学链路模型,基于系统采用的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计算了红外最小可探测功率,确定了系统所需的最小红外光源功率,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构建了在远距离定位中能够工程实现的红外同步子系统,并在工程中进行了验证,为远距离红外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