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索的问题。
  一、编写学习提纲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因此,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任务。
  二、感受历史价值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推向前进,也需要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样一分析,学生就感到学历史很有用处,从而就对学好这门课程有了积极的认识,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三、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學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得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我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四、穿插历史故事
  在电影中,一些和主线关系不大的情节可以调节电影的气氛,严肃中可以透出一丝诙谐,有时给紧张的观众放松一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上课也是,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两个小的历史典故可以缓解上课的紧张气氛,使学生不会感觉太大的压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这节课的印象。当然,故事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之中,这样,既能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述春秋争霸的时候,不妨引入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在讲述周朝时,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轻松一下……这样,不仅可以让课堂氛围显得轻松,而且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比完完全全地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好得多。
  五、讲述历史人物
  历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可以改变它应有的模样。如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其中,固然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孙中山个人的因素在这里占几分?事实上,当时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他对袁世凯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诚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中国官僚的权利欲,他完全是带着对天下难民的博爱而担当起政治使命的”。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为了“民主共和”的尽早实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仅两个月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六、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聘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智力。
  七、培养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因为那些学生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总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过去只把学生作为主体,把教师作为主导,造成了教师主体的闲置,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也就忽略了教师的能动性,这是一种观念的误区。理想的教育教学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常需要大量的活性蛋白。大肠杆菌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但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大多表达为不可溶的包涵体蛋白,从而限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中铬、铜、镍、铅、锰、镉、钛的方法。主要考察了分析线选择、仪器工作条件选择、校准曲线及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
根据GB28482-2002对橡胶制品的亚硝胺和亚硝胺盐的释放量进行测试,为了快速,高效的检测橡胶制品中的N-亚硝胺物质的释放量,对样品前处理和GCMS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气相色谱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经济区域特色明显,目前共有袜业、珍珠、五金等15大块状经济,经济总量超过500亿,有各类企业5万余家,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成为百姓致富的源泉。
《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
国内很多进口的苯乙烯机组经过多年的运行,壳体腐蚀现象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打气量.介绍了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进口苯乙烯机组的改造,简述了苯乙烯螺杆压缩机的机组控制、主机结
介绍了干气密封型式的提出、发展和原理,并对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用的7台套不同类型的干气密封,在密封结构型式、控制理念等方面分类进行介绍,分析并总结不同点,针对目前
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Busemann双翼壅塞现象的发生与消失过程,并采用一种错动双翼位置的方法消除壅塞。首先,在不同马赫数下数值模拟得到相应最小阻力的错动位置,然后,制定一套
应用程一玻恩超导双带理论,分析了压力诱发的超导再进入现象,指出压力使费米面和上面空带的两能级分裂形成靠近的两能带,电子从费米面迁移到上面能带,造成动量空间中上面能带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