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垂滤过泡的手术治疗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悬垂滤过泡的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悬垂滤过泡无缝线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悬垂滤过泡的病例,共9例(10眼),均施行了无缝线部分切除术,分析其年龄、性别、症状、青光眼类型、既往滤过性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角膜表面情况、手术并发症等,以及切除物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5年.手术前后眼压测量值及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随访(28.8±19.8)个月.所有患眼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显示悬垂的滤过泡组织与结膜滤过泡不相通,与角膜上皮融合,与角膜前弹力层有明显分界.所有病例均成功施行无缝线部分滤过泡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滤过泡功能正常,角膜保持透明.在随访期内,未见悬垂滤过泡复发.未见滤过泡渗漏、低眼压及眼内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被切除的组织主要为增生和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被覆上皮或有上皮嵌入.结论 无缝线的悬垂滤过泡部分切除术是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滤过泡重建方法,有助于缓解眼表不适,同时不影响眼压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对眼调节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近视70例,观察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和佩戴后调节幅度、角膜水平曲率、角膜垂直曲率、角膜厚度、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等指标。结果佩戴角膜塑形镜后1周、1和6个月调节幅度、角膜水平曲率和角膜垂直曲率分别为(9.29±0.36)D、(9.29±0.32)D和(9.28±0.26)D;(40.63±1.32)D、(40.58±1.38)
1例55岁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因肺、胸膜、骨转移服用替吉奥胶囊60 mg,2次/d,共14 d。服用该药期间,针对患者左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华法林抗凝治疗(5.0 mg/d )未间断也未减少剂量。口服替吉奥胶囊前患者INR为2.10。停用替吉奥胶囊后第6天,患者出现肉眼血尿,INR 9.4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17 s, PTA 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45 s,纤维蛋白原(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