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心改变可以改变的,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你对待当下生活的态度,便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意大利摩德纳市音乐学院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每周六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穿着整齐校服的声乐班学生们会拼命地从北侧的教学楼向南方的校区跑去。原来,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声乐大师波拉先生亲自教授的。而校方却在安排课程上出了一点小问题,从而使得在北校区上了第一节课的学生们要跑到最南面的教学楼里聆听大师的讲座。为了抢到最好的位置,能近距离地和大师接触。平日里斯文腼腆的学生们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一个个像高速喷射的小火箭一样,极其准确地向着目标飞奔而去。
在这些抢座位的学生里,有个小胖子最吸引人注意,因为他总是被甩在所有人的身后。这个被同学们称作卢奇的小胖子。虽然只有16岁,却比同龄人整整胖了一圈儿。因为体重的原因,所以尽管他拼尽了全力,却还是像一辆缺少燃料的坦克一样,一边擦着满脸的热汗,一边挪着沉重的脚步,勉强追赶着大家。
这样的场景在校园里反复上演着。尽管想了无数的办法,但他还是没有抢到好座位。不仅如此,因为每次都费尽心机去抢座位。第一节课也基本上没听进去,而且每次跑到第二节课的教室后,他也累得说不出话来了,加上座位位置不好,他也更没心情听课了。小胖子卢奇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卢奇越来越感到这样抢座位得不偿失。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减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效果。想抢到好座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想明白了这点之后,他反而放松了下来。既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情况,那么自己为何不做好当下的事情呢?反正也抢不到好座位,卢奇干脆静下心来好好听课。等到同学们飞奔而出的时候,他则慢条斯理地走出去。一边思考着下一节课自己学习的重点,一边和匆匆而过做着鬼脸的朋友们打着招呼。因为知道自己座位不好,卢奇在大师的课上比谁都用心聆听。也因为自己在路上已经为第2节课做好了准备,针对自己的声乐水平有了学习的重点,从而在课上更能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5年的音乐学习就这样飞逝而过。当年的少男少女们已经长成了青年,他们仍旧在学校的南北校区之间飞奔。而当初的小胖子卢奇也越来越胖,走得也更慢了,不过他已经是全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了,大师的课堂上甚至有他专门的座位。而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1971年,参加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的选手们被告知,首相要来观看决赛。知道这一消息的选手们都在后台兴奋异常地相互猜测着谁会引起首相的注意。这时,组委会负责人发现最胖的那个参赛选手独自躲在一边继续练习着发音。负责人好奇地和年轻人攀谈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么兴奋。卢奇笑着告诉他: “我也非常紧张、好奇,不过,未来还未发生,与其过度地关注分散了精力,不如做好手头的工作。现在的一切,将决定未来的结果。”因为这番话,负责人牢牢地将这个胖胖的年轻人记在了心里。
当天晚上,这个年轻人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从此之后,25岁的卢奇一步步踏上了大师之路。如今,他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音之王。人们也渐渐地熟悉了他的全名——卢奇诺·帕瓦罗蒂!
(推荐:王者归来)
意大利摩德纳市音乐学院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每周六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穿着整齐校服的声乐班学生们会拼命地从北侧的教学楼向南方的校区跑去。原来,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声乐大师波拉先生亲自教授的。而校方却在安排课程上出了一点小问题,从而使得在北校区上了第一节课的学生们要跑到最南面的教学楼里聆听大师的讲座。为了抢到最好的位置,能近距离地和大师接触。平日里斯文腼腆的学生们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一个个像高速喷射的小火箭一样,极其准确地向着目标飞奔而去。
在这些抢座位的学生里,有个小胖子最吸引人注意,因为他总是被甩在所有人的身后。这个被同学们称作卢奇的小胖子。虽然只有16岁,却比同龄人整整胖了一圈儿。因为体重的原因,所以尽管他拼尽了全力,却还是像一辆缺少燃料的坦克一样,一边擦着满脸的热汗,一边挪着沉重的脚步,勉强追赶着大家。
这样的场景在校园里反复上演着。尽管想了无数的办法,但他还是没有抢到好座位。不仅如此,因为每次都费尽心机去抢座位。第一节课也基本上没听进去,而且每次跑到第二节课的教室后,他也累得说不出话来了,加上座位位置不好,他也更没心情听课了。小胖子卢奇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卢奇越来越感到这样抢座位得不偿失。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减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效果。想抢到好座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想明白了这点之后,他反而放松了下来。既然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情况,那么自己为何不做好当下的事情呢?反正也抢不到好座位,卢奇干脆静下心来好好听课。等到同学们飞奔而出的时候,他则慢条斯理地走出去。一边思考着下一节课自己学习的重点,一边和匆匆而过做着鬼脸的朋友们打着招呼。因为知道自己座位不好,卢奇在大师的课上比谁都用心聆听。也因为自己在路上已经为第2节课做好了准备,针对自己的声乐水平有了学习的重点,从而在课上更能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5年的音乐学习就这样飞逝而过。当年的少男少女们已经长成了青年,他们仍旧在学校的南北校区之间飞奔。而当初的小胖子卢奇也越来越胖,走得也更慢了,不过他已经是全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了,大师的课堂上甚至有他专门的座位。而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赢得的。
1971年,参加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的选手们被告知,首相要来观看决赛。知道这一消息的选手们都在后台兴奋异常地相互猜测着谁会引起首相的注意。这时,组委会负责人发现最胖的那个参赛选手独自躲在一边继续练习着发音。负责人好奇地和年轻人攀谈起来,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么兴奋。卢奇笑着告诉他: “我也非常紧张、好奇,不过,未来还未发生,与其过度地关注分散了精力,不如做好手头的工作。现在的一切,将决定未来的结果。”因为这番话,负责人牢牢地将这个胖胖的年轻人记在了心里。
当天晚上,这个年轻人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从此之后,25岁的卢奇一步步踏上了大师之路。如今,他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音之王。人们也渐渐地熟悉了他的全名——卢奇诺·帕瓦罗蒂!
(推荐: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