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方向探讨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营养生物学是重点研究植物活化、吸收、转运与利用养分的生理、分子及遗传机制的科学.在过去的30年,我国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与相关学科相比,近10多年来植物营养生物学总体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新一代领军人才.一些研究更接近于“纯”植物生物学,与植物营养应用研究出现脱节,对农业绿色发展及化肥产业升级的支撑不够.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者应该重视与作物育种、耕作栽培、生态环境、植物保护及化肥产业的合作,跟踪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需求,围绕这些领域的技术“瓶颈”开展植物营养基础研究,在提供解决途径的同时创新植物营养生物学机理,从而丰富植物营养学理论.在研究内容上,建议重视控制养分响应度的生理与遗传机制,养分信号与环境信号互作,养分×土壤×管理互作及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养分供应与抗生物胁迫,高产高效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基础,特种作物的营养机理,化肥产品升级的生物学途径等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要着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熟练掌握一次n函数模型能解决实际生活中许多热点、难点问题。
核心素养教育视域下,为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教师需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为学生建构全新的语文学习模n式。笔者论述语文教学方法改革路径时,基于传统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教学引导模式,契合新时期初中生的语文学n习诉求,建构全新的听说读写教学引导模式,旨在推动初中生语文综合学习实力的提升。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初中n语文教学方法改革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其中包括了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在中职教育中,体n育与健康承担着将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n技能人才。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当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更加全面,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和新时代发展相符合的全面型人才。特别是小学阶段,儿童处n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该阶段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指导。在小学心理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教n师要根据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的状况和教学规划对学生做出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多元化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个人能力提n升、自我肯定的发展。对此,小学低段心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优化方面迈出一大步,在课堂评价方面做出适当的改n善。本文主要通过小学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来探讨心理课堂评价的技巧及效果。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大大下降,创建了历史新低,其中农村因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居住人口大幅度地下降,其生n育率也随之呈现出较低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农村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下滑,低于三十人的小班逐渐成为农村学n校中较为常见的班级构成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学校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小班学生的优质化培养上。基n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小班化教学展开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强筋和中筋小麦植株生长、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宜氮肥种类、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强筋小麦\'藁优2018\'和中筋小麦\'济麦22\'在河北邢台进行田间试验.在相同施氮量下,设置5个氮源处理:不施氮肥(CK)、酰胺态氮肥(Urea)、铵态氮肥(NH4+-N)、硝态氮肥(NO3–-N)、硝/铵态氮肥(NO3–+NH4+).分析不同小麦品种各生育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积累及籽粒蛋白组分含量、氮效率和产量.[结果]1)酰胺态
[目的]地膜覆盖时间影响着棉田养分的迁移及氮素利用效率,我们尝试利用根区水质模型(root?zone water?quality?model-version?2,?RZWQM2)评估新疆绿洲棉田不同地膜覆盖时间下土壤氮素迁移特征和作物吸收利用率,为优化地膜覆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新疆进行了棉花田间试验,设覆膜时间分别为40、55、70、85、100天和常规全生育期覆盖对照共6个处理.在苗期—吐絮期测定0—80?cm土层贮水量和硝态氮含量,成熟期测定棉花氮素吸收量.利用全生育期
[目的]研究低钾胁迫抑制钙信号传导对植株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钾吸收的影响,为缓解作物的低钾胁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室内水培试验.烟草幼苗先在营养液正常钾(K+?5?mmol/L)和缺钾(K+?0.15?mmol/L)营养液中生长8天,然后在营养液中分别施加钙通道有机阻断剂Vp、钙通道无机阻断剂LaCl3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钙信号抑制剂,继续生长4天后取样,测定植株干鲜重、电导率、活性氧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光合特性等指标和植株地上、地下部钾素浓度及钾离子吸收相
[目的]微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以水稻根际和根表微生物为对象,探究不同微生物菌肥单施和混施对其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单施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单施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两个菌株混施处理,以清水作对照,共4个处理.在水稻收获期,采集植株10?cm?×?10?cm×?10?cm范围内的根域土壤,从中分出根表和根际土壤,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和PICRU
[目的]研究喷施萘乙酸(NAA)和生长素抑制剂(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对玉米花后营养元素吸收及转移的调节作用,为实现不同玉米生产目的效率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首先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在玉米吐丝期,设叶片喷施萘乙酸0.05、0.1和0.5?mmol/L?3个处理,成熟期测产,确定了萘乙酸的适宜喷施浓度为0.05~0.1?mmol/L.设置盆栽试验,研究NAA和NPA对不同库源条件下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在玉米吐丝前,将玉米分为两组,一组正常授粉,另一组在雌穗上套袋抑制授粉;并在吐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