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教学策略重要性
  
  在当今经济高速的发展时代,化工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化学教学是培养化工人才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新课程化学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1.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1需要解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1]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不仅是其他学科的教育任务,而且是化学学科的任务。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2需要解决高考和会考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高中化学学科涉及高考和会考两次统考,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对此都十分重视。会考合格,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通过,并可毕业。高考则是选拔性的考试,高考成绩优秀者就可升入高一级学校。会考与高考又有联系,会考是高考的基础,高考又可带动、推进会考。在现实工作中,有少数教师往往出现重视高考,忽视会考的倾向,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应加以纠正。教师更应该耐心帮助后进生补缺补差,使之能顺利通过会考[2]。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学习化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1.3需要解决化学竞赛与学生整体成绩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化学竞赛每年都有,它的目的是培养和选拔化学尖子,并为更高一级的竞赛输送优秀的参赛选手。虽说能够入围的学生很少,但是教师要看到它所起的重要作用: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使学生适应今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能在竞争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被淘汰,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化学竞赛中强手如林,要想在竞赛中出成绩,得名次,积极进取、顽强拼搏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2.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2.1高中新课标化学教学重视: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3]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塑性,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使尖子生吃饱,中下等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统一整体,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2.2高中新课标化学教学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的化学水平推向更高深层次,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更加完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建议
  3.1对于学生,做好预习、复习、背诵。
  学习的阶段大致分为:课堂学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在预习中,要对化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背诵,或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正确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混合物、纯净物、催化剂、氧化反应、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构成等基本的化学概念。准确掌握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化学基本常用公式,画出要求、难点、关键词,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并时刻加以巩固和重温[4]。
  3.2对于老师,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二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若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书中的定义和公式。虽然在课堂上听懂了,但是不能通过阅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很快又会变得模糊或忘记。所以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3.3对于化学实验课。
  老师要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按照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进行,因为有些化学实验是很危险的。学生要认真地做实验,正确认识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新宇.化学教材书中元素知识的系统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9.4.1.
  [2]聂济敏.中学化学实验数学模式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2.5.1.
  [3]范建军.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数学衔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6.5.
  [4]任翔宇.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设计研究[J].河南大学,2009.5.1.
其他文献
地理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订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因此,重视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能使事半功倍。  一、教学氛围愉悦化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
摘要: 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的起始阶段,对以后的物理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一、新型的教育模式的塑造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的藩篱,建构新型教学理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是应用于创造
摘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需要在思想层面学习经典理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操作层面探索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在课外层面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验,在评价层面改变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为重点。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层面操作层面课外层面评价层面    实验对物理学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学科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实验教学,但是目前,由于一些教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
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人格魅力、物理实验、物理与实践生活的联系、总结口诀、适当奖励等措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有力工
1.重视备课。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备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每次教研活动,本组老师共同探讨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总结。教学重点章节时,大家一起商讨课堂教学的引入、实验的开展、如何运用课件、应解决的难点等。上课时,注重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探究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时,在重点章节的教学中可以添加一至两节复习课。  2.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首先,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
创新是指突破原有事实框架,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激发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重塑教师形象;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化学教学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发生不孕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增加人工授精配种次数,延长奶牛的受孕间隔,降低奶牛妊娠率和受孕率等重大问题,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