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和IMF:两位女“掌门”怎样当家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担当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获得参议院认可后,耶伦将成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首位女主席。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女总裁拉加德。美联储和IMF,对全球货币金融领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两位女“掌门”如何当家以及其间的相互协调,就格外引人关注。
  拉加德临危受命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活动和贸易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下滑。在全球经济的危急时刻,IMF总裁卡恩督促各成员国加强经济和金融事务方面的全球合作,重塑全球经济和金融框架,实现平衡及可持续增长;倡导改革以强化国际货币体系,以避免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再生的体系缺陷。卡恩得到了各成员国的广泛拥护,国际社会预期卡恩将成为重新勾画国际货币体系蓝图的组织者。不期,因2011年5月性丑闻事件,卡恩黯然下台。7月,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胜出,出任IMF总裁和执行董事会主席,IMF开始了首位女“掌门”时代。
  拉加德1956年1月1日出生于巴黎,拥有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在巴黎第十大学短期任教。在25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中,专门处理劳工、反垄断与企业收购领域的法律事务。2005年步入政坛,历任法国外贸部长级代表、农渔业部长、经济财政就业部长、经济工业就业部长、经济财政工业部长。2009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选评她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拉加德临危受命,提倡服务和合作理念,竭力将合作与互助理念植入决策者心灵。拉加德履新后倡导IMF为成员国“服务”与“合作”的理念,与成员国广泛接触,落实2010年IMF关于基金份额的改革方案;提出多极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提高IMF的代表性以反映这些变化;强调“代表性”并不仅限于投票权比重或席位,还在于IMF如何与成员国接触交流,成为值得信赖的咨询顾问。2012年针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她提出合作是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条件,并用自己在国家花样游泳队的经历提醒各成员国政府,要有行动力,“世界已经踏水太久,现在是决策者们上岸的时候了”。
  拉加德倡导全球共同社区的理念,弘扬未来全球经济的三大理想,即更大的开放性、更强的包容性和更好的问责制。她强调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大转型时期,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金融部门的转型。IMF的职责就是为这次大转型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确保所有的相关方都能够在全球化中受益,都能在相互关系更加紧密的世界里获得蓬勃发展。
  拉加德勇于直面发达经济体超常规货币政策的尖锐问题。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方面,她认为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英雄”角色,其非常规行动使世界经济免于“第二次萧条”。她还提出在通货膨胀预期较为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宽松货币政策的方法来提振经济复苏是可取的。她不否认发达经济体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不利后果,并提醒新兴市场国家巩固防线,加强财政纪律和银行监管,应对债务和外汇风险,同时告诫先进经济体要实施更好的财政政策,并继续推进金融修复,从而减轻货币政策负担,承担相应责任。
  拉加德虽然才华横溢,敬业有加,雷厉风行,但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未能触手成春。拉加德上任后尽管全力以赴积极落实IMF2010年决定的份额改革方案,但是由于IMF最大股东美国未能将改革决议提交国会批准,改革迟迟未能生效。拉加德期待着与美国的合作,完成IMF在治理结构改革上的头等大事。同时,拉加德还督促各国央行行长要时不时地挽救其政治领导人,加强政策沟通,提高行动力。
  耶伦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政策取向对其他国家有巨大外溢效应。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了六年,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美国经济毕竟灾难深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仍然在2%以下浮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英雄迟暮,任期将尽,回天无力,估计终成憾事。珍妮特·耶伦即将接任,美联储百岁之际将开启女“掌门”时代。耶伦是一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主攻方向为失业率的原因、机制及影响。曾执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94~1997年任美联储理事,1997~1999年担任克林顿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她在2004~2010年担任旧金山联储主席,2010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
  耶伦谙熟市场经济与运行,关心美国劳动者,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提振美国经济。奥巴马力举耶伦:“耶伦相当胜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她没有水晶球,但她非常了解市场和经济的运行规则,不仅是在理论方面,而且是在现实世界里。”自2010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以来,耶伦一直主张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就业,强调就业才是王道,相信美国超常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改善就业市场的疲软。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提升就业仍是头等大事。耶伦将继承伯南克的衣钵,继续执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来锚定通货膨胀预期,而且要考虑设计超常规货币政策有序退出机制。美联储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是当前美国面临的问题和美联储面临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非常时期要担当起“双重使命”,耶伦没有水晶球,掌舵美联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
  耶伦如何掌舵,关系美国,也影响世界。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对美联储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忧心忡忡,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对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巨大。新兴市场国家普遍认为,美国超常规货币政策是美国行使货币特权,IMF在美国面前表现软弱。“约束美国”成为这些国家的强烈呼声。拉加德和耶伦分别作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最大经济体央行的舵手,应认真考虑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诉求。
  两人能否协调配合
  拉加德在肯定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价值的同时,也提示发达经济体执行和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风险。随着经济复苏以及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必须要终止十分宽松的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各国要为退出做出规划,退出的路径取决于经济复苏的速度。实行超常规货币政策的国家应采取正确的政策组合,首先推进深度改革,为可持续、持久的增长奠定基础,不要浪费非常规货币政策带来的空间。其次,央行应当管理退出风险,即太快退出后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以及太迟退出后维持金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两种风险,政策沟通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拉加德担心的正是耶伦面临的新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锚定通货膨胀预期,耶伦将致力于使用前瞻性指引传达货币政策,将美联储决策更加透明化,最大程度减少公众对美联储目标的困惑。2013年1月美联储向透明化迈出重大一步,公布了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以及每一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参会者对基准利率的匿名预测。美联储还推行了一些新型的沟通机制,如发布FOMC会议纪要,以及会议后按季度IMF召开新闻发布会等。
  可见,IMF和美联储都面临在“新领地”的艰辛探索。美联储的新思维与拉加德倡导的加强沟通、提高IMF信誉完美契合。当前,化解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最需要的是前瞻性指引,其最重要的条件是信誉。面对“新领地”的难题,美联储与IMF相互影响,两位女“掌门”的沟通显得格外重要。IMF强调美联储应该在充分预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条件前景的基础上,审慎管理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过程。这对耶伦将是个艰巨的研究课题和施政纲领,耶伦必须要“小心驾驶”。
  拉加德2013年10月3日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演讲中强调“IMF的精神是互助,IMF不引领,不追随,只提供帮助”。这难免让人想起阿尔贝·加缪所说的“不要走在我的前面,我无意追随;不要走在我的后面,我不能领路;做我的朋友吧,和我并排走”。全球也同样期待两位世界重量级的女“掌门”能在“新领地”携手,提振世界经济的信心。
其他文献
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构成的协调与平衡开始被打破,英法德三国关系也将迎来一次重新洗牌。    2011年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扰乱了世界经济,也震荡了欧洲政坛。为应对危机,欧洲三个主要大国——英法德领导人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见面的次数都多。但见面频繁并不等于就能迅速解决问题,在12月8~9日的欧盟峰会召开前,这种现象最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德国要求全面修改欧盟条约,法国则要求部分修改条
荣誉日掠影    所谓“荣誉日”,是上海世博会的一项创新举措。根据国展局的规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馆日,上海世博会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在“国家馆日”的基础上,另外以国际组织为主题,推出了“荣誉日”。    “全球环境基金”荣誉日  荣誉日的活动一般安排在下午。7月20日这天,荣誉日的主角是“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基金,
4月12日,马里国民议会议长迪翁昆达·特拉奥雷在首都巴马科宣誓就任临时总统。就在22天前,马里军队部分士兵发动兵变,随后迅速演变为政变,政府和国家电视台等被叛军控制,总统阿马杜·图马尼·杜尔下落不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期间,有三家当地华侨华人经营的酒吧遭到政变军人的抢砸。目前,尽管马里局势有所缓和,但在北部叛乱未平、恐怖势力渗透、人道主义危机频仍的形势下,马里新政权面临艰巨挑战,并且对马里及西
“中亚”这一地理概念的含义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每次变化往往都与当时围绕这一地区的大国角逐有关。  仅仅在20多年前,“中亚”这个地理概念在中国尚不被多数人了解。它只是作为世界历史学和文化学范畴里一个非常边缘的学科,局限在很少一部分学者的书斋里或课堂上。除此之外,关注中亚的就是一些研究当代国际政治的学者和专家,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却只是作为苏联一个组成部分的中亚,独立的、历史的中亚在他们那里呈现为一
去年10月以来,朱民一直是国内外财经媒体炙手可热的人物。当时,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的朱民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坊间盛传这是为其进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层铺路。果然,2010年2月24日,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正式任命朱民为IMF总裁特别顾问。  朱民的新职位让人自然想起2008年5月就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他是中国人进入国际金融机构高层管理团队的先行者。继世行
新总统的蜜月期真是短,奥巴马上台后即面临着与华尔街的一场博弈:对于那些面临困境的金融机构,如果政府撒手不管,它们势将倒闭,结果肯定会更加拖累美国经济,失业率剧增,民怨沸腾。如果政府主动救市,又要花费纳税人的钱,财政赤字将继续扩大。取舍之间顿劳神伤脑。    救市方案层出不穷    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奥巴马政府决定全力救市。为此,奥巴马使出了浑身解数。上任伊始就提出8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为了让
马英九当选连任之后,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与政策调整举施,这些举措不仅没有赢得掌声,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争议与批评。与此同时,开放美国牛肉进口、特赦陈水扁、文林苑拆迁、旺中并购案、人才外流等争议,让当下台湾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与焦虑。今日之台湾困境与纷扰,皆源于政治,源于民粹。笔者这里就“台湾故事”成负面教材、油电价格调涨、旺中媒体并购案等三个议题作为考察点,予以解剖。  今日台湾之困境皆源于政治  前不久
英国学界普遍担心。峰会上达成的政治共识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即使得到落实,是否能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重大作用?傅莹认为,中国、英国及与会各国都很关心峰会成果的落实情况,为此20国集团领导人已经决定将在年内再次举行峰会。审议各项承诺落实情况。  英国学者们说,峰会之前,舆论的评价比较谨慎,甚至偏于消极。但峰会公报一出来,记者们眼前一亮,因为大家发现不少有实质性的内容和数字,成果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英国《
由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武汉大学老教授刘绪贻先生口述和审定、《长江日报》记者余坦坦记录、整理的《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上卷),已于今年3月由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蒙刘绪贻先生雅意,日前传来全书电子文本,故得以先睹为快。  余坦坦在《后记》中说:2005年下半年,萌生与刘先生合作,撰写其口述自传的想法和计划,后又以书信、电邮、电话和上门拜访的方式与先生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以口述
中东:“娜拉出走以后”  “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遗留给世人的经久未衰的这个命题,如今放在剧变狂潮后的中东同样适用。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说更改甚至抛弃原有制度和秩序的变革,毫无疑问都是令人热血沸腾、意气昂扬的,给予人无穷希望,同时又使人抱持焦虑问号,但只有革命之后的安排抑或选择,才能够将持续了近两年的“阿拉伯之春”推向高潮。  革命后的角逐和跌宕起伏的革命本身一样扣人心弦。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