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典型试题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有许多条途径,但是充分利用典型试题中出现的疑问却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下面用一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一、发现典型试题中可利用的疑问
  从做题、讲题、学生作业、学生提问、教师交流、生物学刊物、网络等发现典型试题中可利用的疑问,如2012年安徽生物高考题第29题: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A不能产生酒精是因为有氧气。从中发现的疑问为:(1)A为什么不能产生酒精?(2)B若改为加入氧气,能不能产生酒精?
  二、查找資料
  由于此问题属于细胞呼吸问题,所以确定查找的资料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等大学课本和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学、生物学通报等与中学生物教学有关的刊物,从中搜集和此有关的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请教相关的专家,得到所需的有关知识。
  1.糖酵解的调节酶与效应物
  糖酵解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两酶所催化的反应为不可逆反应。当将植物组织从无氧转到有氧条件下,三羧酸循环和生物氧化顺利进行,就会产生较多的柠檬酸和ATP。由于ATP和柠檬酸是糖酵解的负效应物,所以较多的ATP和柠檬酸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糖酵解减慢;反之,糖酵解则加快。由此可见,通过调节细胞内柠檬酸、ATP、ADP和Pi的水平,从而控制糖酵解的速度。
  2.NADH H 和丙酮酸对呼吸方式的调节
  当氧缺乏时,体内的NADH H 和丙酮酸的浓度增高,NADH H 自然使丙酮酸或乙醛还原成乳酸或乙醇并生成NAD ,以维持糖酵解的进行。当氧充足时,NADH H 进入线粒体脱氢氧化,脱下的2H 通过电子传递体系氧化成H2O,从而使NADH H 的浓度降低;此外,由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浓度也降低,糖酵解自然被抑制。
  3.人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氧无关
  红细胞携带的O2是溶解于血浆中O2的70倍。由于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提供能量,所以红细胞结合和携带O2的过程并不消耗O2。
  4.氧对厌氧菌有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关
  厌氧菌(如乳酸菌)因不能合成SOD,所以根本无法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成过氧化氢,因此,在有氧存在时,细胞内形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就使自身受到毒害。 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生物都存在SOD,所以氧对这些生物无害。
  三、设问、引导、分析及解决问题
  通过一系列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问: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是否和氧气有关?若有,有何关系?氧是否对乳酸菌有害?
  答:有;有氧时,无氧呼吸被抑制;是。
  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其无氧呼吸是否和氧气有关?若有,有何关系?氧是否对酵母菌有害?
  答:有;有氧时,无氧呼吸被抑制;否。
  问:人的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是否和氧气有关?幼稚时,更像乳酸菌还是酵母菌?
  答:否;更像酵母菌。
  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更像真核细胞(如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还是原核细胞(如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理由是?
  答:更像真核细胞(如人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之间细胞质基质更相近。
  问: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时,丙酮酸、还原剂氢进入线粒体产生CO2和H2O,酵母菌不产生酒精;而有氧、无线粒体时,你认为A 不能产生酒精的原因最可能是?
  答:缺少丙酮酸和还原剂氢。
  问:为什么不是氧?
  答:氧对酵母菌无害。
  问:B若改为加入氧气,能不能产生酒精?
  答:能。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思考并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①氧抑制无氧呼吸是因为氧对厌氧菌有害;②氧对酵母菌无害,氧抑制无氧呼吸是因为有氧时,NADH H 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使细胞质基质中NADH H 和丙酮酸的浓度过低;③若没有线粒体,酵母菌细胞质基质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照常形成乙醇;所以A 不能形成乙醇的原因不是有氧,而是NADH H 和丙酮酸的浓度低。
  【作者简介:刘明泉(1961.02-),1983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中学正高级教师(教授级) 职业:中学生物教师.】
  (作者单位:1.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微课视频是新时代互联网不断发展下的产物,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将静态的化学知识转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利用微课开展情景化教学等,为学生创设灵活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化学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 高中化学 实践教学  在微课的引用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微课视频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利用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为其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是一项固体性运动,锻炼价值很强。在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延伸式教学、游戏化足球、五人制足球运动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足球运动,切实彰显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 足球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提升,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运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作为以实验为主的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是学习内容的必经阶段,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体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性和有效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科技都注入
【内容摘要】关于微课教学,其又被称为微型视频课程教学。而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将教学中知识重难点以视频的形式对学生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得化学知识以直观且有趣的形式给学生呈现。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目标的不断深化,如今的许多的老师都在其英语教学中加入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本人为了较好的在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在备课时,先将每个单元中所包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炼出来,然后将其融入进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的初中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
【内容摘要】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不仅仅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是一种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包括对观察、分析、对比等科學方法的掌握和对科学真相和奥秘的探究精神,以及利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将会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益处。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改革,人们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的学习单词句子、语法等片面的学习方法,它转换为要求运用、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的新型学习方法,这也是全球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大多数初中教学都注意到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即整体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的运用,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应用场景,比如说通过表格,书信、新闻的格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接触
【内容摘要】本文先就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意义和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为初中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媒体技术 应用问题  引言  将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现,只有充分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供帮助,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一、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意义和问题  1.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哲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因此,高中生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把哲学知识内化,利用哲学道理来树立正确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 理性 实用教学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理性进行认识活动的再认识,是对认识的科学反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下,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下教学环境了。学生在学习时,若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很难进入学习状态,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阶段,高中语文难度更上一层楼,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失去了语文成绩优势。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应当认识到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初高中的语文衔接工作,从西北偏远地区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