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理论及制作技巧。针对《Flash动画制作》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较强的课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案例教学法,并且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Flash动画制作;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Flash动画在网络上快速流行,它以体积小、兼容性好、直观动感、互动性强、支持MP3音乐等诸多优点,改变了以往静态的、枯燥的网页形式,成为当今最流行、最好的网络多媒体动画。《Flash动画制作》课程也成为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极富实践性、创造性的课程,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更重在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最终能独立完成主题动画的制作。
《Flash动画制作》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较强的课程特点,使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具有可行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且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的法律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教学模式是:理论—案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是为了掌握理论。而我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选用的是不同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案例承载理论知识点,理论的掌握是为了解决案例的问题,熟练掌握动画制作技巧。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下(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教学案例——《路径动画》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
选取案例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或制作相关案例,提倡教师能自己制作案例,因为每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亲自撰写或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样的案例可使整个课堂教学更为融合、统一。
案例要有系统性任何一个案例通常都不能涵盖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就系统性而言就显得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结合《Flash动画制作》课程特点,可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浓缩在一个大的综合案例中(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Flash MV或广告等),在这个综合案例中,可以找到各章节的知识点的具体运用,以具体知识点的运用作为切入点,引出一连串的相关案例(小案例),形成“知识线”,这些“线”就是各章节内容;“线”又扩展形成面,这个面就是整个《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
图3《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案例要有艺术性《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进行动画设计制作的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习软件的使用,还要运用其进行创作,对于后者,还要求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美术、音乐、摄影等基础。Flash动画制作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因此,制作案例就不能仅停留在解决知识点的层次上,还要注重其艺术性,使其富于美感,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关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一方面,在课程中穿插讲解了与之相关的美术、音乐、摄影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鉴赏大量的优秀Flash动画作品,使他们获得创作的灵感。
(二)《Flash动画制作》课程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有较高的要求,并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一案例教学法中,前一案例的总结要作为导语引出后面的案例,这看似“巧合”的安排,既需要教师课前进行精心安排,又需要教师课堂讨论中的及时、准确引导。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价值在于讨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向书本和教师学习,而且让他们相互学习,在一种开放、轻松的情境中,分享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机会,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过程,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但这时也极有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将讨论回归主题;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最后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可能是不完整甚至是不正确的,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可以推迟结论,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有效的引导掌控能力。
(三)《Flash动画制作》课程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学为本,学生就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课堂讨论环节,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没有相关知识结构,很可能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如果学生不够主动,没有积极思考,讨论可能论而无果,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生动丰富、有序统一在这一案例教学法中,知识点的具体阐释是以综合案例为切入口,再涵盖以多个生动、有趣的小案例完成的。多个案例的呈现形成知识点的多角度表征,既能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自身的理解,又能增强对知识结构整体的理解,能保证学生构建起基于某一案例而辐射到整个课程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授《路径动画》一节时,课堂教学从综合案例中路径动画的运用——荷花丛中蜻蜓飞(案例1)导入,经过对该案例以及相关案例的讨论和即时解决,学生对完成路径动画的基本步骤已能掌握。随后,案例1的再呈现不是案例的简单重复,而是难度的升级,它解决的知识点是路径动画的制作技巧——调整到路径,属于一例两用;案例2针对的是路径动画制作的更高技巧,它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路径动画制作步骤的掌握,至此,已完成了路径动画所有知识点的表征。通过几个小案例,学生已经能够全面理解路径动画并能进行较熟练的运用。
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思维的碰撞随时都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他们还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都担负一定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自己不单要不断学习知识,同时,还要锻炼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就是现代职业能力构成中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现代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案例即时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即时进行验证,即让学习小组到教师机上现场演示。由于案例是小案例,不会耗时太多,但效果却很显著,首先,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想不到,但学生极易产生的错误;其次,其他小组的学生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还能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再次,它提供给学生进行知识即时巩固的机会,学习效率要远远大于学完理论后再上机操作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即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愉悦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学习的信心,有助于良性学习氛围的形成。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了依靠,变成一个决策者,要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结论和答案往往是不确定的、多元的,学生的思维是不拘常规的、发散的,可以向不同方向推测和猜想,思维变得灵活而又变通,创新意识得以激发,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学生提交的作品既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注意美化界面,作品中不乏新颖独特、富有美感的精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感到这种教学法亟需改进:(1)制作一个好的案例所用的时间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案例所用时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还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美学基础。因此,教师投入在备课上的精力太多,这将成为阻碍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2)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主动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路走来,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如果教师的角色不到位,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多视角,有深度的探讨,那么,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对学习表现出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真正提高,另一种是使得一些学生仍然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结果什么也学不到。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8-229.
作者简介:
王花(1978—),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刘娜(1975—),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关键词:Flash动画制作;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Flash动画在网络上快速流行,它以体积小、兼容性好、直观动感、互动性强、支持MP3音乐等诸多优点,改变了以往静态的、枯燥的网页形式,成为当今最流行、最好的网络多媒体动画。《Flash动画制作》课程也成为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极富实践性、创造性的课程,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更重在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最终能独立完成主题动画的制作。
《Flash动画制作》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较强的课程特点,使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具有可行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且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的法律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教学模式是:理论—案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掌握理论需要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是为了掌握理论。而我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选用的是不同于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案例承载理论知识点,理论的掌握是为了解决案例的问题,熟练掌握动画制作技巧。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下(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教学案例——《路径动画》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
选取案例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或制作相关案例,提倡教师能自己制作案例,因为每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亲自撰写或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样的案例可使整个课堂教学更为融合、统一。

案例要有系统性任何一个案例通常都不能涵盖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就系统性而言就显得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结合《Flash动画制作》课程特点,可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浓缩在一个大的综合案例中(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Flash MV或广告等),在这个综合案例中,可以找到各章节的知识点的具体运用,以具体知识点的运用作为切入点,引出一连串的相关案例(小案例),形成“知识线”,这些“线”就是各章节内容;“线”又扩展形成面,这个面就是整个《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
图3《Flash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案例要有艺术性《flash动画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进行动画设计制作的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习软件的使用,还要运用其进行创作,对于后者,还要求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美术、音乐、摄影等基础。Flash动画制作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因此,制作案例就不能仅停留在解决知识点的层次上,还要注重其艺术性,使其富于美感,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关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一方面,在课程中穿插讲解了与之相关的美术、音乐、摄影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鉴赏大量的优秀Flash动画作品,使他们获得创作的灵感。
(二)《Flash动画制作》课程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有较高的要求,并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一案例教学法中,前一案例的总结要作为导语引出后面的案例,这看似“巧合”的安排,既需要教师课前进行精心安排,又需要教师课堂讨论中的及时、准确引导。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价值在于讨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向书本和教师学习,而且让他们相互学习,在一种开放、轻松的情境中,分享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机会,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过程,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但这时也极有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将讨论回归主题;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最后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可能是不完整甚至是不正确的,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可以推迟结论,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有效的引导掌控能力。
(三)《Flash动画制作》课程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学为本,学生就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课堂讨论环节,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没有相关知识结构,很可能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如果学生不够主动,没有积极思考,讨论可能论而无果,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生动丰富、有序统一在这一案例教学法中,知识点的具体阐释是以综合案例为切入口,再涵盖以多个生动、有趣的小案例完成的。多个案例的呈现形成知识点的多角度表征,既能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自身的理解,又能增强对知识结构整体的理解,能保证学生构建起基于某一案例而辐射到整个课程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授《路径动画》一节时,课堂教学从综合案例中路径动画的运用——荷花丛中蜻蜓飞(案例1)导入,经过对该案例以及相关案例的讨论和即时解决,学生对完成路径动画的基本步骤已能掌握。随后,案例1的再呈现不是案例的简单重复,而是难度的升级,它解决的知识点是路径动画的制作技巧——调整到路径,属于一例两用;案例2针对的是路径动画制作的更高技巧,它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路径动画制作步骤的掌握,至此,已完成了路径动画所有知识点的表征。通过几个小案例,学生已经能够全面理解路径动画并能进行较熟练的运用。
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思维的碰撞随时都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他们还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都担负一定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自己不单要不断学习知识,同时,还要锻炼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就是现代职业能力构成中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现代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案例即时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即时进行验证,即让学习小组到教师机上现场演示。由于案例是小案例,不会耗时太多,但效果却很显著,首先,可以发现一些教师想不到,但学生极易产生的错误;其次,其他小组的学生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还能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再次,它提供给学生进行知识即时巩固的机会,学习效率要远远大于学完理论后再上机操作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即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愉悦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学习的信心,有助于良性学习氛围的形成。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了依靠,变成一个决策者,要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结论和答案往往是不确定的、多元的,学生的思维是不拘常规的、发散的,可以向不同方向推测和猜想,思维变得灵活而又变通,创新意识得以激发,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学生提交的作品既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注意美化界面,作品中不乏新颖独特、富有美感的精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感到这种教学法亟需改进:(1)制作一个好的案例所用的时间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案例所用时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还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美学基础。因此,教师投入在备课上的精力太多,这将成为阻碍案例教学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2)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主动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路走来,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如果教师的角色不到位,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多视角,有深度的探讨,那么,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对学习表现出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真正提高,另一种是使得一些学生仍然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结果什么也学不到。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8-229.
作者简介:
王花(1978—),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刘娜(1975—),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